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龍纏柱
- 英文名:The red dragon wrapped around the column
- 節日時間: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一及其他喜慶日
- 流行地區:連南地區
- 節日起源:廟前
- 節日活動:春節 元宵節等
- 節日意義: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設定地點:連城縣廟前鎮
- 設定時間:清康熙年間
舞蹈來源,舞蹈來源,紅龍製作工藝,歷史榮譽,
舞蹈來源
[4]清朝嘉慶五年,廟前村江氏,自創一種長約10米長的龍。此龍由用竹扎的龍架和在龍架上糊上紅色為主的彩紙構成。這是廟前,新泉鄉春節民眾娛樂的舞蹈。[5]連城縣廟前鎮江氏六世祖初創紅龍纏柱,至今近300年歷史。十七世祖江流民曾把此龍舞帶到廣東韶關的“福建會館”傳藝,受粵人歡迎。當時,初創者認為連城有滾龍,可舞沒有燈;姑田有燈龍,有燈不可舞。於是,各采其長,自創一種可舞有燈的紅龍。一般配以1—4個龍珠套路,用武術“六九拳”或少林拳術“四平步”為龍頭舞步,用武術棍棒的“四勾撥”為龍珠的舞步,伴以六件樂器組成“蘇州鑼鼓”打擊樂,融武術、舞蹈、圖畫、音樂於一體,既健身又營造春節吉祥喜慶的濃厚氛圍。歷史上在連城南部的廟前、新泉各地皆有流傳。[5]紅龍纏柱是連城縣廟前鎮廟前村的傳統民俗表演。每逢正月,天色微暗,鞭炮轟鳴。在花燈鼓、銅鐘、鑼、小鑼、大鈸、小鈸六種打擊樂聲中,紅龍出場。紅龍以竹編骨架、紅色紙糊,由龍頭、龍尾、四節龍身和四個龍珠(其中一個備用)組成,全長約10米。只見龍身與龍珠皆用草紙捻成的油浸紙繩點火後,在夜色中煞是好看。龍頭擺動,龍珠翻轉;龍身及龍尾不舞動,只隨龍頭行進。龍頭先在廳堂點頭致禮,即開始搶珠;從一珠搶到三珠,然後在上下廳堂的四根柱頭間走倒“8”字形,龍身隨著從左到右分別纏柱身,每纏一柱,都要以搶一次珠的舞步起舞。舞者或盤步如松、揮手雄勁,或騰躍俯身、翻轉靈巧;整套珠逗龍、龍搶珠、戲珠、藏珠、找珠、纏柱等優美舞姿,剛柔相濟,歷經20餘分鐘,讓人大飽眼福。[6]
舞蹈來源
廟前的紅龍,由龍頭、龍尾、四節龍身和五個龍珠(其中一個備用)組成。全長約十米,竹編的骨架,以紅色為主的彩紙糊就,故稱紅龍。龍頭與第一節龍身之間,用一條約二米長的紅色龍布連線,全龍與龍珠皆用草紙捻成的油浸過的紙繩點火。每年春節正月初一至初六期間活動,初九夜再出動一次,即待來年。
整套舞龍的過程配在以六件鑼鼓組成“蘇州鑼鼓”的神韻節奏擊樂中,音樂與舞步的結合,把紅龍的靈活、威武表演到極致。
連南地區紅龍纏柱是中華客家民俗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已在2015年被評為龍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舞蹈價值
紅龍纏柱是集武術.舞蹈於一體的藝術,有利於身心健康,增強體質,龍是一種吉祥物,也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會給百姓帶來無形的保佑和賜福。
舞龍要先練基本功,坐樁.弓步.套路.舞姿,還有打鑼,都要勤學苦練,下一番苦功。
在歷代舞龍的過程中,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培養了藝術人才,特別是在當代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共圓“中國夢”,必將產生重要的作用。
紅龍製作工藝
紅龍以生長3~5年的本地老竹為骨架,用上好的紅色宣紙或紅綢絲布包裹,工藝考究,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通體呈現紅色,象徵喜慶節日裡,紅龍降福,日子紅 紅火火,故稱紅龍。
歷史榮譽
1986年參加龍巖地區六縣山茶花節暨舞龍匯演.獲得二等獎。
2012年正月十四日特邀又參加連城縣“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節”演出。
2014年被市.縣文聯推薦出席全國在蘇州舉辦的“全國山茶花節暨舞龍比賽”。
2017年4月15日"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舞龍公開賽暨第13屆全國運動會舞龍項目福建選拔賽"上,在13名來自廟前鎮廟前村、平均年齡超過45歲的江氏農民舞龍運動員精彩演繹的“紅龍纏柱”表演後奪得此次比賽傳統套路一等獎殊榮!
2017年4月15日,在廈門集美大學參加第13屆全國運動會舞龍項目福建選拔賽中,廟前江氏“紅龍纏柱”舞龍隊榮獲傳統套路一等獎
這個在連南當地流傳了數白年、極具特色的客家傳統民俗舞龍活動,獲得了專家評審、廣大網民的高度認可,這也是連城客家民俗傳統舞龍項目首次登上全國大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