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鋸蛺蝶(Cethosia bibles Drury)為鱗翅目(Lep-idopterd)、蛺蝶科(Nymphalidae)昆蟲,國內分布於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雲南,幼蟲寄主植物為西番蓮(Passifloraceae)。中國有3個亞種。紅鋸蛺蝶因體態優美、色彩艷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觀光蝴蝶園和蝴蝶工藝品中大量使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史,生活習性,成蟲習性,幼蟲習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雄蝶翅正面橘紅色,兩翅具黑色鋸狀外緣。前翅中室內有幾條黑色橫線,中室端有2個小白斑,中域有1列“V”字形白色斑(4—5個),其外有1列白斑,黑色外緣帶上具白色“(”形斑列。雌翅色淡,有的呈灰色或淡綠色。翅反面黃褐色或橙黃色斑紋特殊,兩翅有淡色中橫帶及後中橫帶,其間有橄欖形黑色環列,每個環外側有2個小黑點;前翅中室內有褐色和白色橫帶,其間有黑色細條紋。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
國外分布於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
生活史
在西雙版納該蝶1年7代,以第7代3齡幼蟲越冬,越冬時間從每年的12月起至次年2月中旬止。其餘各代歷期35—40d,室內21—28℃下,卵期8-11d,幼蟲期12—16d,蛹期8—9d,雌蟲壽命12—18d,雄蟲壽命6—10d。幼蟲共4齡,1—2齡幼蟲取食嫩葉,喜群集;3—4齡幼蟲取食嫩葉、嫩枝和老葉;齡幼蟲還取食莖的綠色表皮,其食量占整個幼蟲期的78.98%。幼蟲喜食三開瓢,成蟲喜訪馬纓丹、仙丹花、九重葛等有花植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成蟲的交配率和產卵量與網室的大小和蝴蝶的密度有關。
生活習性
成蟲習性
野外成蟲多活動於林間空地、林緣向陽開闊地帶,有時也在平原地區尋找蜜源植物。喜訪馬纓丹花,有時也取食發酵水果汁液、甚至動物糞便。在產卵園內,紅色、橙色和黃色等顏色的花對成蟲最有吸引力,鋪有紅布的餵食盤能吸引大量成蟲取食。靜止取食時翅膀大多合攏,偶而將翅膀展開。飛行低緩,休息時常停棲在低矮灌叢上,翅膀合攏,但上午有展開翅膀曬太陽的習性。雌成蟲產卵前圍繞寄主植株下部長時間飛行,尋找適宜的產卵位置。如無驚擾,雌蝶一天內只產一次卵。卵大多聚產在寄主卷鬚、葉片反面、嫩葉和嫩枝上,偶爾也產在葉片正面和嫩芽上,卵粒呈片狀或串狀分布,每片或串12~134粒卵。每產下數粒卵後,成蟲即向前輕微移動位置。卵塊中卵粒的數量與雌成蟲產卵中有無驚擾及成蟲日齡有關。求偶行為屬典型的“巡遊型”,雄成蟲對於地面已死亡的雌成蟲也感興趣,未發現其有明顯的領域性。交配發生在晴天上午,交配場所多在植物葉片下等隱蔽處,有時也在產卵園壁上。交配時兩成蟲翅膀合攏、豎立背面,呈“一”字排列。受到驚擾時,雄成蟲帶著雌成蟲離去。
幼蟲習性
1~5齡幼蟲均有強烈的聚集習性,尤以1~3齡期的集群密度最大。幼蟲在上午孵化。孵化時,幼蟲以頭部頂開卵蓋爬出。不少胚胎在胚胎髮育後期死亡。初孵幼蟲取食卵殼後在附近等候同卵塊或卵串的其他幼蟲孵化,並不立即尋找適宜位置取食。同一卵塊中的卵全部孵化後,所有幼蟲群集在幼嫩葉片反面,主要聚集在靠近葉尖部位,有時多達近百隻,取食葉肉和表皮,餘下中脈和較粗的側脈,有時也餘下上表皮,在葉緣留下大的缺刻,或在葉片上形成寬大及網狀的穿孔。幼蟲將該葉片食盡後集體轉移。個別幼蟲在活動中暫時脫離群體,稍後也能再次加入集體。如幼蟲偶爾掉落地面或由於其他原因遠離原來群體,在重新爬上寄主植物後也會尋找其他同種幼蟲群體加入,即使齡期不一致。如果寄主植株上沒有同種幼蟲群體,失散幼蟲也加入到同屬的白帶鋸蛺蝶幼蟲群體中。常有大量幼蟲聚集在寄主卷鬚上脫皮,原因還不清楚。臨近脫皮時,幼蟲胸腹部各節腫脹,尤以前胸明顯,頭部前伸。先脫皮的個體仍靜候同群的其他個體脫皮。2齡幼蟲仍群集寄主葉片下面取食,可將葉片大部吃掉,有時餘下中脈微管束。3齡以後,幼蟲可聚集在葉片正面、幼嫩枝幹和葉柄處取食,直到化蛹前也大多保持聚集習性,但群體會越來越小,個別個體會離群活動。幼蟲取食葉片、卷鬚和嫩莖,可將葉柄取食殆盡,偶爾會取食老黃的葉片。食物不足時,也取食寄主主莖的表皮。老熟幼蟲喜在較為開闊乾燥的地方化蛹,如寄主葉片下、養蟲杯蓋下及飼養籠的頂部。越冬幼蟲仍然取食寄主植物基部莖皮,而未進入滯育狀態。
主要價值
紅鋸蛺蝶是國產蛺蝶中最艷麗的種類之一。成蟲飛行低矮、緩慢,非常適合在蝴蝶觀賞園中使用,也是工藝製作和喜慶放飛的優良蝶種。對經濟和園林植物無危害記錄,各地放飛利用的生態風險較低。世代周期短,卵聚產,幼蟲群集取食,適合室內飼養,應在南方各地大量推廣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