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草尾孢霉斑病的病原特徵和發生規律及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豆草尾孢霉斑病
- 外文名:Sainfoin tail spore mildew disease
- 性質:尾孢屬的一種
- 發生規律:大小莖上越冬,次年遇溫暖潮濕
- 大小:17.5-145微米×4-5微米
病原特徵,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病原菌為尾孢屬的一種(Cercospora sp.)。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向頂漸淡至近無色,具隔膜,有膝狀彎,孢痕明顯,大小為20-50微米×4-5微米。分生孢子無色,鞭狀,基部較粗,向頂漸細,具1-15個隔膜,大小為 17.5-145微米×4-5微米。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莖上越冬,次年遇溫暖潮濕(溫度達24-28℃,相對濕度接近100%)的條件,產生大量分生孢子。當植株高達10厘米以上,並形成稠密冠層,其下部葉片間常有上述情況出現。持續近100%相對濕度,不僅對大量孢子產生是必需的,對孢子發芽和侵入也是必需的。分生孢子在葉和莖上產生,借風、雨傳播。病害發生、發展的適溫,對美國分離物為24-28℃,而對澳大利亞的條斑尾孢分離物,在日溫18℃和夜溫13℃的條件,侵染率最高。在感病品種上,侵染後96小時內,病斑便可出現。接種後5天內,子座在氣孔下室或表皮和柵欄或海綿狀的薄壁組織間形成,分生孢子梗從這些子座上通過病斑中部的氣孔或直接通過表皮長出。通常第二三茬牧草發病較重。偶爾種子帶菌,但不是主要傳播方式。
分布與危害
此病發現於我國山東省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為害葉片,形成近圓形或不規則的葉斑。病斑初為褐色,後中部呈現灰白色,上生霉狀物,即病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提早刈割減少損失。
2、品種抗病性不同,但沒有高抗品種,來源於土耳其斯坦或弗來密斯(Flemish)的種質是特別感病的。
3、草地管理措施 與禾本科牧草混播,可明顯降低發病率。留種草地應寬行條播;冬季燃燒病殘株體,減少次春初侵染菌源;根據當地苜蓿生長發育情況和病害發生情況,第一次刈割利用宜在病害高峰之前,以減輕下茬草的病害程度;播種前認真進行種子的清潔去雜工作,或用菲醌(種子重量的0.3%)或福美雙拌種。
4、藥劑防治 科研地、種子田等,必要時可用以下藥劑定期(7-10天一次)噴施保護:
①70%代森錳600倍液
②75%百菌清500-600倍液,
③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
④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⑤40%滅菌威(多硫膠懸液)800倍液,
⑥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⑦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均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