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草匍柄霉污斑病

紅豆草受侵後在葉部形成初為圓形或闊橢圓形,後匯合成不規則的褐色病斑,長度可達8毫米,後期病斑中央色變淺,或具輪紋。

症狀,病原特徵,寄主範圍,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莖部病斑多為長圓形或不規則形,紅褐色至褐色,病斑中央有時色變淺。潮濕條件病斑上產生黑灰色霉層,即病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種子受侵可引致種腐和苗腐。

病原特徵

其病原以束狀匍柄霉(Stemphylium sarciniiforme(Cav.)Witsh)較多見,英國報導(Hughes ,1945),匍柄霉(S.botryosum Wallr.)造成紅豆草較大損失。

寄主範圍

束狀匍柄霉可為害多種三葉草。據戈登等(1976)報導,感病性在種間差異較大,如紅三葉、亞利山大三葉(T.alexandrinum)、T.cherleri、T.diffusum、芒剌三葉(T.lappaceum)、蒼白三葉(T.pallidum)等較感病,白三葉、地三葉、雜三葉、絳三葉、草莓三葉、間三葉、黃白三葉(T.ochroleucum)、潘諾尼亞三葉(T.pannonicum)和高山三葉(T.alpestre)表現出中度抗性,而平原三葉(T.campestre)、加羅林三葉(T.carolinianum)和T.dubium則具較高抗性。且多數三葉草,種類也表現出抗性差異。此外,該菌還侵染紅豆草、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休眠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殘體上越冬,次年生長季節,分生孢子藉助風雨重複侵染,擴展蔓延至流行。花器受侵為害種子或使種子帶菌,花器受侵越早,種子帶菌率越高。帶菌種子也是重要的初侵染源。可造成遠距離傳播。高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流行,故夏末和秋初發病較重。

分布與危害

紅豆草匍柄霉污斑病又稱紅豆草輪紋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紅豆草種植區。適宜條件下,發病率可達80%(斯洛加諾維克,1972)。在我國甘肅省發生較普遍,在武威灌區、榆中山區、天水等部分地區為害較重,內蒙古也零星發現。兩地的病原菌均為束狀匍柄霉。

防治方法

1、使用抗病品種 根據種間和種內的抗性差異,從中選育抗病品種。
2、管理措施 無病草地留種,或用藥劑處理病種,以控制種子傳病。
3、藥劑防治 種子繁育基地或科研地,可用退菌特、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錳或疫霜靈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