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兵之墓》是現代詩人顧城所創作的一首詩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紅衛兵之墓
- 作者:顧城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顧城詩全編》
- 文學體裁:詩歌
《紅衛兵之墓》是現代詩人顧城所創作的一首詩歌。
紅衛兵墓園是一段特殊歷史的真實記錄。這裡有131座墳塋,埋著573人的遺骨。造墓立碑時間從1967年6月到1969年1月。絕大多數死者犧牲於1967年到1968年的重慶武鬥。墓園介紹 墓園占地面積50餘畝,每一塊墓碑上都鐫刻著文革戰團“八一五”...
《紅衛兵之墓》是現代詩人顧城所創作的一首詩歌。作品原文 紅衛兵之墓 淚,變成了冷漠的灰,荒草掩蓋了墳碑。死者帶著可笑的自豪,依舊在地下長睡。在狂想的銘文上,湮開一片暗藍的苔影。不幸的倖存者呵,還在默默地追悔……作者簡介...
》、《紅衛兵墓地》對於祖國命運的沉痛思考和政治承擔、顧城的《一代人》和梁小斌的《雪白的牆》對於被隱喻為“黑夜”和“曾經那么骯髒”的“文化大革命”的批判,都相當突出地體現了“朦朧詩”人的政治意識。作品原文 一片落葉,悚然 ...
石雕工藝精湛,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大革命”期間,所有石雕被“紅衛兵”砸毀,墓碑也被用作牆基石。“文化大革命”以後,該墓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松為明朝吏部尚書,字汝茂,湓號莊肅公。《明史》有傳。
黑白子嘆曰:“此紅衛兵之墓也。疇昔盲信蒂固,事權猶疑。法失常度,毒流禍遺。激情惑蠱,熱血狂迷。烽煙處處,漫天羽檄。至於相親屠戮,同胞戕擊。夢鎖重霧,魂散荊棘。乃葬於群墓,長眠永棲。幸矣,汝非生於當時。亂世乖謬之未睹...
這裡已經成為武漢當地辛亥革命的紀念勝地之一,每天到這裡來遊玩的人絡繹不絕。到訪華中師範大學的各界朋友,都一定要抽出時間,到黎元洪墓參觀。這裡已經成為到華中師範大學的必游之所。紅衛兵毀墓 紅衛兵來自華師和武大 “文革前,我—直...
《永別了,墓地》是現代詩人顧城所作的長詩,在顧城去世後被其父編輯在《顧城詩集全篇》。作品原文 永別了,墓地 作者:顧城 在重慶,在和歌樂山烈士陵園遙遙相望的沙坪壩公園裡,在荒草和雜木中,有一片紅衛兵之墓。沒有人跡。偶然到來...
1980年,趙登禹墓重建於盧溝橋城東關文子山,墓碑正面鐫刻著:“抗日烈士趙登禹將軍之墓(1898-1937)”。1980年至2003年,北京市和豐臺區政府又三次為趙登禹烈士墓整休擴建和立碑,並列為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趙登禹路 1946年11月25...
寫作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紅衛兵之墓》等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和社會意識的作品。顧城寫了很多獻給謝燁的詩。這些詩中有著超越現實圄地的異想,努力追求一個物外的、單純的、與世隔絕的世界。人物評價 各家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