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蓼(水紅花子)褐斑病,又名蓼尾孢,於東北、華北地區8月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蓼(水紅花子)褐斑病
- 外文名:CercosporapolygonaceaE11
- 又名:蓼尾孢
-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介紹,發病症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介紹
屬
病原:CercosporapolygonaceaE11。稱蓼尾孢,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葉兩面生,子座不明顯,僅具少量褐色細胞。8—15根分生孢子梗束生,淺欖褐色,不分枝,正直或具膝狀節1—2個,頂端近截形,孢痕明顯,具隔膜l—6個,大小28—93×3.5—5(μm)。分生孢子無色透明,鞭形,直或稍彎,基部近截形,頂端略尖,有隔膜不明顯。
病原:CercosporapolygonaceaE11。稱蓼尾孢,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葉兩面生,子座不明顯,僅具少量褐色細胞。8—15根分生孢子梗束生,淺欖褐色,不分枝,正直或具膝狀節1—2個,頂端近截形,孢痕明顯,具隔膜l—6個,大小28—93×3.5—5(μm)。分生孢子無色透明,鞭形,直或稍彎,基部近截形,頂端略尖,有隔膜不明顯。
發病症狀
病斑生在葉兩面,圓形或近圓形至不規則形,大小3—6mm,病部現灰黑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發病條件
件東北、華北8月發生。
防治方法
:
(1)秋末冬初,清除病殘體,以減少菌源。
(1)秋末冬初,清除病殘體,以減少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