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炭疽病是由圍小叢殼引起的、發生在紅花的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莖葉、葉柄和花蕾均可受害。病斑圓形或近圓形,淡褐色到褐色,有不明顯的輪紋,上面著生黑色小點。潮濕天氣,小黑點上有粉紅色膠狀物出現。後期,小病斑連線成不規則形狀的大斑。
紅花炭疽病是紅花的主要病害之一,發生普遍,分布於中國各紅花產區,為害嚴重,流行年份能使紅花毀滅無收。
紅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和通風良好的肥沃的沙質土壤種植紅花,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選用有刺種或選育無刺抗病品種,加強栽培措施,加強田間管理。發病初期還可以進行藥劑防治,或者在發病前,每隔7-10天噴1次藥劑,有較好的防病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花炭疽病
- 別名:紅花爛頸瘟
- 病原:圍小叢殼
- 為害作物:紅花
- 為害部位:莖、葉、葉柄、花蕾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侵染循環
發生規律
- 降雨與發病關係:在紅花生長期,如在適宜炭疽病發生髮展的氣溫(20-25℃)條件下,遇連續降雨,病情就迅速發展;或在開花期降大雨或中,小雨日多,即降水量大、相對濕度高,則發病早病勢重。
- 濕度與發病關係:濕度(指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和雨量呈正相關,雨量越大,濕度越高,紅花炭疽病發生,流行也越迅速。氣溫20-25℃,相對濕度高於80%易發病。
- 溫度與發病關係:如前期溫度低,紅花生長發育慢,容易造成發病時期紅花組織幼嫩,成熟晚,細胞壁多含有果膠質,有利於病原菌的侵入和生長。且生長發育慢,則感病期延長,病原菌的侵入機會也越多。一般說紅花炭疽病在適宜溫度下,如相對濕度在60%以下,病害潛育期延長,重複侵染次數少,發病就較輕。此外,感病紅花品種種植面積的大小及播種期的遲早,病原菌致病力強的生理小種群體數量大小等也都與病害的發生流行有一定關係;但決定病害能否流行及發病程度,主要還須看上述雨量、濕度與溫度的配合是否適當。
- 播種期與發病關係:適期早播,可以加快紅花的生長發育,提前成熟收花,錯過梅雨期,避開有利於病原菌侵染和病害發生及流行的時期,則發病輕。
- 品種與發病關係:無論在中國北方或南方,紅花的有刺種抗病性強,發病輕;無刺種抗病性弱,發病重。
- 施肥與發病關係:施肥的時期、種類和數量與炭疽病的發生有一定關係。在追肥過多或偏施氮肥時,會使紅花黃青徒長,生長期延長,成熟期推遲,植株木質化晩,易於受病菌侵染,病害發生重。所以,紅花最好多施底肥,少施或不施追肥。為使植株健壯,促進開花,定苗後可追施磷、鉀肥料,如過磷酸鈣和草木灰等,或開花前進行根外噴磷。
防治方法
- 紅花炭疽病初次侵染來自種子帶菌,因此,種子必須進行消毒,可在50℃恆溫水中浸10分鐘後即行冷卻,撈出晾乾,再用30%菲醌50克拌種子5千克以消毒。
-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和通風良好的肥沃的沙質土壤種植。忌連作並避免用前作為紅花地附近的田塊,一般以選前作為禾本科作物的地為好。
- 因地制宜選用有刺種或選育無刺抗病品種。
- 加強栽培措施。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配方施肥,増施磷、鉀肥,提髙植株抗病力,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組織,減少翌年菌源。
- 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澆水,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雨季要及時清溝排水,促進植株生長,並避過雨季收花,以避免或減少炭疽病的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