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高棉大屠殺

紅色高棉大屠殺

紅色高棉大屠殺是1975年-1979年發生在高棉的事件。參與組織是紅色高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色高棉大屠殺
  • 外文名:The Khmer Rouge Massacre
  • 時間:1975年-1979年
  • 發生地點:高棉
  • 參與組織:紅色高棉
1962年柬共總書記杜斯木神秘失蹤,波爾布特繼任。從此,“留法派”成為高棉革命的領導核心。六十年代初的高棉,是絕不允許共產黨組織存在。1963年5月,波爾布特、宋成、英薩利等被迫逃入磅湛叢林,在農村進行革命宣傳。
紅色高棉大屠殺的死難者骸骨紅色高棉大屠殺的死難者骸骨
1967年4月,馬德望三洛地區農民爆發反徵稅暴動。已正式改名的高棉共產黨,他們覺得開展武裝鬥爭的時機已成熟,於是建立起自己的武裝——高棉革命軍,並在各地發動起義。柬革命軍在政府軍圍剿下東躲西藏,疲於應付。然而,美國對高棉的干涉為紅色高棉帶來了崛起的意外機遇。正在忙于越南戰爭的美國對西哈努克政府的中立偏左政策深為不滿,1969年3月起派飛機轟炸成為北越“庇護所”的高棉領土。民族矛盾上升為柬國內主要矛盾。柬共轉而扛起抗美救國的旗幟。年底革命軍就增至2500人。
1970年3月18日美國策動柬右翼勢力朗諾、施里瑪達等發動政變,廢黜西哈努克。1970年4月美國和南越軍隊入侵高棉南部。大敵當前,西哈努克和柬共拚棄前嫌,攜手抗美,結成抗美救國統一戰線。
1971年底抵抗力量粉碎朗諾政府的“真臘二號”軍事行動,已取得戰場上的主動。1973年8月美機停止轟炸。民族解放武裝力量發展到5萬人,解放了90%以上的國土,完全控制金邊外圍地區。1975年元旦,抵抗力量發起總攻。4月1日,朗諾以去外國治病的名義離開金邊。4月17日,金邊掛起了白旗。紅色高棉取得了抗美救國戰爭的全面勝利,在世界上再創了一個農村包圍城市的成功例子。
●要“一舉建成共產主義”帶來的災難
金邊居民慶幸戰爭結束,但還沒來得及歡迎勝利者,就接到緊急疏散的命令。人們匆忙帶著點隨身用品,沒有明確目標地逃往農村。三天后,200萬人的金邊成了“居民不足三萬、只有一家商店”、“沒有小汽車,人人都靠步行”的空城。至少有兩三萬人死於疏散途中。
紅色高棉稱這是因美國飛機馬上要來轟炸,後來又說是怕城裡隱藏著大量階級敵人。事實上,是紅色高棉沒有經驗、也不準備學會管理大城市。在他們看來,城市是資本主義的醜惡象徵。它會腐化幹部和民眾。要建設理想社會,就必須消滅城市。
紅色高棉宣布要在十到十五年內使國家實現現代化。把柬變成一個農業社會後,它著手推廣原在解放區實行的合作社制度。取消貨幣和市場,實行按需分配和全民供給制。男女老少集體勞動,在公共食堂集體就餐。高棉原是個魚米之鄉,但因糧食產量逐年下降,人們只能勉強喝上稀粥。紅色高棉禁止私人擁有財產,取消家庭,甚至婚姻也由組織安排,婚後夫婦要分開居住。禁止人們從事宗教活動,勒令僧侶還俗。視知識為罪惡,不設正規學校,禁用書籍和印刷品。只唱革命歌,跳革命舞,取締傳統歌舞戲劇,嚴禁西方文化傳播。人們不能自由流動。全國沒有郵政電信,也沒有醫院。紅色高棉把人分為“舊人”和“新人”。“舊人”是攻克金邊前已在解放區的人口,主要是農民。“新人”則是舊政權的軍政人員、知識分子、僧侶、技術工人、商人、城市居民等,他們處在“舊人”的監督和管制下,食不果腹地從事超強度的體力勞動,餓死、累死和被隨意處死者不計其數。
1976年1月柬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民主高棉。4月西哈努克被迫退休,隨後遭到軟禁。他的子女親屬十幾人照樣作為“新人”下放勞動,最後下落不明。
1976年夏,一直處在幕後的波爾布特出任政府總理。年底他憂心忡忡地指出“黨的軀體已經生病了”,而後開始了對黨組織的內部清洗。大批革命志士成為自己同志的刀下鬼。僅金邊南部的“圖士楞”監獄就處決了14000名柬共幹部及其家屬。民柬對外也處在自我封閉狀態。到1978年底,除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外,全世界只有埃及在這個國家派有外交人員。柬共認為,革命後柬已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要消滅各種差別,“在高棉一舉建成共產主義”。而柬共的“組織絕對正確”論和波爾布特在黨內的絕對權威,使紅色高棉的種種極端乃至殘暴的政策得以實施。在其執政的三年多時間裡,高棉至少有100萬人非正常死亡,而當時該國總人口只有700萬人。
在十四年抗越戰爭中重整旗鼓
1978年12月25日,越南10萬“志願軍”兵分七路入侵高棉。1979年1月7日越軍占領了柬首都金邊。翌日越南拼湊成立韓桑林傀儡政權,即“高棉人民共和國”。民柬執政時代結束。僅僅兩周時間,民柬就兵敗如山倒,政權不保。除兵不如人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普通百姓希望早日結束民柬的恐怖統治,並不回響政府發出的抗敵號召。四下逃散的紅色高棉官兵漸漸聚集起來。他們整編軍隊,在西北和西南山區建立根據地,進行有組織的武裝抵抗鬥爭。1981年後民柬國民軍逐漸恢復了元氣,擺脫被動防禦。民柬領導人也多少進行了一些反思,在經濟、社會和文化、宗教政策上,民柬也作出重大調整,重新贏得了部分民心。1981年12月柬共宣布自動解散。1985年波爾布特、農謝和切春宣布退休。這些舉措改善了紅色高棉的外部形象。實際上柬共仍然存在,而且這些“退休者”仍決定著紅色高棉的一切。
儘管西哈努克憎惡紅色高棉,為了共同的抗越大計,還是再度與之攜手合作。1982年6月,民柬、西哈努克和宋雙三方決定成立民柬聯合政府。西哈努克任主席,喬森潘任副主席兼國民軍總司令,宋雙任總理。團結抗越局面的形成為紅色高棉贏得了極為有利的外交環境。到八十年代末,紅色高棉是抗越力量三方中最大的派別,也是僅次於金邊當局的柬第二大政治軍事勢力。
戰略失策和內部分裂導致衰亡
1989年9月越南從高棉撤軍。1991年10月23日,柬衝突四方在巴黎簽署《巴黎和平協定》。柬將實現民族和解,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大選。組成新政府。從1992年2月起,聯合國陸續派出2.2萬工作人員,花費近28億美元來幫助柬實施和平協定。而作為協定簽字方之一的紅色高棉卻拒絕與聯合國合作,抵制大選。除紅色高棉外,其他19個政黨都參加了1993年5月舉行的大選。而紅色高棉白白葬送了合法回歸柬政壇的歷史性機遇。大選後柬組成王國政府,奉辛比克黨和人民黨達成妥協聯合執政,拉那烈任第一首相,洪森為第二首相。紅色高棉失去國內盟友和國際支持,陷入全面孤立。紅色高棉雖想在新政府中謀取一席之地,但又不願面對宿敵洪森派控制新政府的現實,更不願交出控制區和解散武裝。雙方的兩次圓桌會議都無法達成協定。1994年7月7日,柬議會宣布紅色高棉為非法組織。
在政府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紅色高棉內部思想混亂,官兵厭戰思鄉,開始逃離。對此,強硬派領導人始終沒有制定切合實際的對策。波爾布特對外迷戀軍事鬥爭的魔力;對內他堅持抗美時期的做法,反對自由經濟和私有財產,強化他的絕對領導,清除不同意見者,結果激起內變。紅色高棉二號人物英薩利主張政治和談和內部改革,但不為波爾布特所容,作為“享樂主義”和“投降主義”傾向受到批判。1996年8月他率領兩個師“與波爾布特派分道揚鑣”。拉那烈和洪森馬上與他達成和解協定,允許他在其控制區享有自治權利。西哈努克國王還下令赦免英薩利。英薩利的分裂使紅色高棉喪失了4000人的精銳之師,又失去了重要的木材和寶石等經濟來源。而政府既往不咎的和解政策,則摧垮了紅色高棉官兵的心理防線。紅色高棉的解體已是不可避免。不久又有十幾個師脫離波爾布特,而後改組併入政府軍隊。到1997年5月,紅色高棉已喪失了近80%的作戰部隊,大勢已去。
1997年6月民柬國民軍總司令宋成密謀投誠,波爾布特得知後派人槍殺宋成夫婦及其8個子女。紅色高棉官兵忍無可忍,第一次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一號大哥”。波爾布特倉皇逃命,但為部下抓獲,隨後被公審判處終身監禁。紅色高棉希望通過此舉改善形象,尋找出路,但因波爾布特是紅色高棉的靈魂和象徵,對他的審判顯然更使民柬民眾士氣渙散。
1997年奉辛比克黨與人民黨明爭暗鬥,又給殘存的紅色高棉一線希望,部分民柬武裝甚至與拉那烈派結盟反對人民黨。然而,7月初洪森以武力驅逐了拉那烈,完全控制了局勢。紅色高棉的如意算盤又一次落空。此後在國際壓力下,柬再次舉行大選,拉那烈派與洪森派重新妥協,聯合執政。紅色高棉對前途已完全絕望。
波爾布特1998年4月去世後,剩下的紅色高棉領導人陸續走出叢林,形成又一輪投誠浪潮。最後是12月5日肯農等8位將軍率數千餘部的投誠,以及民柬前主席喬森潘和前人大委員長農謝的回歸。1998年成了紅色高棉的投誠年和終結年。
西方一些國家認為波爾布特執政期間導致了成百萬人的死亡,要求國際法庭以種族滅絕罪對他進行審判。在金邊,洪森政府時期早已對他實行了缺席審判,宣布了他的死刑。 波爾布特的個人經歷,生活背景,政治理想,統治手段,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的歷史學家和政治家,乃至情報專家們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