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征途:北京理工大學輝煌70年訪談錄

紅色征途:北京理工大學輝煌70年訪談錄

《紅色征途:北京理工大學輝煌70年訪談錄》近38萬字,配300餘張珍貴的校史圖片,記載了學校從延安到北京,從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到改革開放的建設時期,一代代不同時期的北理工人薪火相傳延安精神,用訪談問答的形式記錄了他們當年火熱難忘的校園生活,講述了他們秉承學校人文精神、取得人生成就的動人故事。這些事例生動再現了學校不同時期辦學條件、發展成就和人才培養成果,生動再現了學校篳路藍縷一路走來的艱苦卓絕,生動再現了北理工人刻苦奮鬥、矢志報國的赤子情懷,生動再現了學校七十餘年發展建設輝煌成就,令人感佩,催人奮進!希望通過分享校友們在校園裡那些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記憶,為廣大在校學生和各界校友匯聚起堅定前行的磅礴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色征途:北京理工大學輝煌70年訪談錄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5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作者:桑硼飛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05126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紅色征途:北京理工大學輝煌70年訪談錄》既是一部側面記錄學校建設歷史的文獻書,又是一部展現校友發展成就的勵志書,還是一部見證北理工電視台創立、承載學校籌辦70年校慶慶典活動的工作紀實書

作者簡介

桑硼飛,男,1980年2月生,吉林長春人。1999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曾任校辯論隊隊長、校桌球隊隊長、機電學院第4屆學生會主席、第27屆校學生會副主席。畢業後留校,先後在機電學院、校長辦公室工作,曾任校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副部長(副主任),兼任北京理工大學電視台首任台長。2011年4月後,先後調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大柵欄街道工委副書記、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辦公室副主任。在校期間,參與籌辦學校70周年校慶慶典活動,擔任總導演與香港鳳凰衛視合作拍攝《紅色征途——北京理工大學建校70年》《大愛育人中華魂——徐特立》兩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者榮獲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提名獎”

圖書目錄

緒篇北京理工大學輝煌70年曆程
上篇口述歷史——校友訪談錄
一、回溯源頭,傳承命脈啟新篇
徐禹強:我的祖父——人民教育家徐特立
曾憲林:延安精神是我生命中的寶貴思想財富
黎揚:延安自然科學院的老師們
師秋朗:窯洞大學裡的多彩生活
謝紹明:延安求學為我一生的革命道路奠定基礎
彭士祿:我與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不解之緣
吳大蘭:戰火紛飛下的科技強國夢
二、馳騁千里。轉戰華北育英才
戴永增:大愛育人中華魂——徐特立
馬志清:我記憶中“紅透專深”的北京工業學院
毛二可:為祖國的雷達事業奮鬥終生
三、矢志軍工,紅色搖籃多奇志
金振玉:參與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研發的難忘記憶
魏宸官:中國第一輛輕型坦克研發始末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總設計師的光榮與夢想
四、激情進取。科學發展向未來
王越:新階段為強國富民打造綜合型知名高校
焦文俊:為國家培養跨世紀德才兼備棟樑之才
馮順山:服務國家軍民兩用的爆炸與毀傷技術
項昌樂:車輛工程專業服務國防民用雙線告捷
趙家玉:璀璨焰火令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大放異彩
丁剛毅:智慧型仿真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美輪美奐
下篇展望未來——書記、校長訪談錄
郭大成:圍繞中心激情進取強化特色科學發展
胡海岩:大樓大師大氣以內涵發展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
附錄1《紅色征途》紀錄片文學腳本
附錄2《紅色征途》紀錄片台前幕後的故事
編後語

後記

我從1999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以來,不知不覺中在校學習、生活、工作已走過了12個春秋。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青春歷程,那是一段鏗鏘執著的事業起步,那更是一段溫暖難忘的人生感懷……北理工,注定是人生際遇中最美麗的風景,也必將是人生成長里最深刻的銘記。
離開母校轉眼已兩年整了。我從組織關係調動之日起,就油然而生一種要為母校留下點文字以作紀念的衝動,以此表達自己對母校多年培育的拳拳赤子之心,以此答謝給予我悉心教導和無私幫助的恩師、領導和摯友,以此紀念和校電視台首屆全體同仁並肩戰鬥的難忘歲月……
七十餘年北京理工大學風雨兼程輝煌史,可歌可泣,歷經太多磨難、抗爭與奮起。
十六萬多北理工校友奮鬥求索動人事,有滋有味,書寫無數成長、感動和綻放。
正是懷著對70年恢宏校史的敬畏之心,懷著對母校12載培養的感恩之情,帶著搶救性挖掘保護這段珍貴史料的職責使命,是成此書。希望通過分享校友們在校園裡那些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記憶,為廣大在校學生和青年校友匯聚起堅定前行的磅礴力量……
兩年來,我因為在北京市西城區新崗位的工作任務比較繁重,撰寫和修改書稿也只能在業餘時間斷斷續續進行。但值得慶幸的是,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既有學校籌辦建校70周年慶典時黨委宣傳部各位同志忘我工作積累下來的豐厚工作基礎,更有從策劃撰寫本書之時起,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有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郭大成書記親自為本書題寫書名,胡海岩校長代表學校向各界朋友致感謝詞,侯光明書記擔綱總策劃,楊賓副校長仔細審閱每個篇章文字。此外,劉明奇部長、賀亞蘭處長帶領編委會全體成員為本書校友選擇、撰寫成稿、校史考證、圖片配位、文字校對等各環節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辛勤勞動。在此,謹向所有為本書順利出版給予大力支持和熱情鼓勵的各位領導、同事和朋友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清清延河水,
撫育我茁壯成長。
悠悠歲月長,
磨鍊我意志如鋼……
在我即將寫完編後語之際,仿佛耳畔間又響起了這悠揚的校歌旋律,已然內心裡又升騰了那久違的溫暖徜徉……
桑硼飛
2013年6月於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辦公室

序言

70個春夏秋冬,70度雨雪風霜,70年開山劈嶺,70載起伏跌宕!北京理工大學走過的極不平凡的70年光輝歷程,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創辦理工科高等教育的70年,更是北理工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輸送16萬餘名各類優秀人才的70年。
如果說,1940年誕生於革命聖地延安的“窯洞大學”——自然科學院,讓當時的人們看到了“抗戰建國”的民族之光,那么,今天坐落在祖國首都正激情進取的北京理工大學,更有理由令世人相信,她將繼續為國家的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擔當重任,書寫光榮與夢想。
翻開北京理工大學70年的歷史畫卷,探尋這樣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厚重文化底蘊的高等學府的發展變遷,凝練16萬餘北理工人的精神氣質和道德理想,展現近年來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引領”各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勾勒北理工在未來百年校慶之際的奮鬥目標和宏偉藍圖……
本書編委會全體成員直接參加了學校籌辦70周年校慶紀念活動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見證了一屆高規格、高水平、有特色、有亮點的校慶慶典活動的全過程。雖然隆重慶祝的70周年校慶活動已經過去了,但每每回憶起並肩戰鬥的那些令人緊張難忘的時刻,我們內心總是感到一份深深的眷戀和樸素的溫暖。
2010年,在學校70周年校慶籌備之際,在學校黨委的支持下,籌備多年的北京理工大學電視台於2010年9月正式獲批成立。校電視台成立之初,即與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合作,歷時3個多月聯合拍攝大型歷史文獻片《紅色征途——北京理工大學建校70年》,作為此次學校校慶活動的重要獻禮。該片於校慶期間在香港鳳凰衛視面向全球播出3次,在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校友中引起了熱烈反響,提升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觀看了該片的部分海內外校友、離退休教師、在校師生,通過致電致信等各種方式,表達了對母校的祝福之意,感慨一代代北理工人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艱辛努力,表示將時刻關心關注母校的發展建設,祝母校明天更輝煌、更美好。
這部濃縮了北京理工大學70年輝煌歷史的紀錄片,拍攝期間得到學校各級領導和各屆校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傾注了北京理工大學和香港鳳凰衛視雙方主創人員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我們曾先後組織召開了5次腳本策劃工作會,邀請20餘位專家學者凝練學校各個歷史時期的辦學思想、主要成就和亮點工作;組織了兩次自然科學院老校友座談會,邀請了50餘位延安時期的老學長來校交流,深入挖掘並點滴積累學校創立伊始艱苦卓絕的動人故事;邀請了29位採訪嘉賓來學校演播室進行訪談錄製,詳細講述他們與北理工的不解之緣;在北京市走訪拍攝了彭士祿、郝岩、徐克俊、樊邦奎、徐禹強等5位重要人物,分5個工作組奔赴東營、長沙、上海、深圳、延安等市進行校友訪談和外景拍攝,收集了大量珍貴翔實的影像資料素材;赴中央新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等4家單位翻閱、查詢、購買珍貴歷史影像資料。這些繁重而又細緻的工作,都凝結著同志們創作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也寄託著數萬師生校友的熱切期盼。
伴著《紅色征途》紀錄片播出後受到如潮好評的欣慰,在為學校積累、梳理、保存大量歷史珍貴資料的使命下,出於深入挖掘北理工特色文化底蘊、弘揚理工人優秀精神品質的職責,我們決定進一步將籌辦學校70周年校慶活動取得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成果編輯成書。同時,獻給熱情幫助《紅色征途》紀錄片順利拍攝的各界朋友以示感謝,獻給辛勤奉獻的北理工廣大師生員工以為回憶,獻給關心支持北京理工大學發展建設的各屆校友以志紀念。
《紅色征途》紀錄片創作以及本書編撰過程中,我們得到北京理工大學黨委的高度重視,得到校黨委原副書記侯光明、黨委宣傳部原部長賀亞蘭等領導的悉心指導,得到學校辦公室、校友會辦公室、檔案館、校史館、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廣大校友及各界朋友的熱情鼓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了我們與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的精誠合作,尤其是鳳凰衛視資深製作人、知名導演曹偉先生的全心投入和傾力付出,才有了《紅色征途》紀錄片的成功拍攝和本書的順利成稿。在此,我們一併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本書內容多以不同時期校友代表回憶訪談為主,以此從一個側面記錄北理工70年發展史。由於時間倉促,全書在編撰過程中肯定會有史實考證和文字凝練等方面的不足之處,萬望各界讀者批評、海涵。
編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