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紅腿斑秧雞成鳥兩性相似。屬中小型
涉禽,頭小,喙細長,腿和趾都長。頭、頸、胸深栗色,頭頂較暗;頦、喉稍淡;其餘上體,包括肩和最內側次級飛羽棕褐色或暗綠褐色,翅覆羽黑色,具寬闊的白色橫斑;飛羽暗褐色,內外側均具白色橫斑;腹具寬闊的白色和黑色相間排列的橫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細的白色橫斑。
雌鳥的頭、頸紅褐色更多。上體包括肩和最內側次級飛羽棕褐色或橄欖褐色,翅覆羽栗褐色有白色斑點,到大覆羽時白色斑點逐漸變為黑寬和白細的短紋。飛羽暗褐色,內外翈均具白色短紋。頭、頸和上胸栗紅色,喉淡栗色,下胸至腹以及兩脅有黑白相間排列的橫紋,其白色橫紋較粗,與紅胸田雞較細的白色橫紋且僅在腹部有所不同。尾下覆羽黑色,有細的白色橫紋。
幼鳥頭、頸和胸褐色,翅覆羽的斑紋不清晰;下體黃白色,黑色橫紋不明顯。
虹膜深紅色或血紅色。嘴黑色,基部較淡,尖端帶有綠色或鉛灰色。腿和腳紅色,爪石板灰色或角藍色。幼鳥的腿和腳為黃褐色。
頸長,喙長,腿長,脛的下部裸露,蹼不發達,後趾細小,著生的位置較高;翼圓而短;尾短,無真正的嗉囊;鳴管由氣管與支氣管的一部分構成;有的種類氣管發達,能在胸骨和胸肌間構成複雜的捲曲,有利於發聲共鳴。早成鳥。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80-180克,雌性75-110克;體長雄性220-250毫米,雌性200-230毫米;嘴峰雄性20-22毫米,雌性18-20毫米;翅雄性110-131毫米,雌性100-118毫米;尾雄性48-54毫米,雌性40-50毫米;跗跖雄性34-38毫米,雌性32-36毫米。
(註:紅腿斑秧雞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紅腿斑秧雞棲息於開闊平原濕地,河谷灌叢,以及茂密的森林中。也出現於海濱灌叢和農田地帶、蘆葦沼澤地、稻田、芋田以及河流、水邊的灌木叢和林間濕地。在菲律賓也可生活在開闊的山坡和白茅草地,在印度阿薩姆邦可生活在最密的森林中,在緬甸有時可棲息在村莊周圍的灌叢和草地中。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但在遷飛時可高達海拔1400米。
生活習性
分布區內有留鳥也有候鳥,在分布區的南部越冬。泰國為留鳥,菲律賓可能為留鳥。馬來西亞為留鳥和部分候鳥,10-12月和4-5月遷飛,在馬六甲海峽上的島嶼和燈塔上經過。加里曼丹大部分為留鳥。印度尼西尼的大巽他群島為留鳥,冬季因有從亞洲大陸飛來越冬的候鳥而數量增多。中國台灣、密克羅尼西亞的帛琉群島和澳洲西部(7月)見到迷鳥。紅腿斑秧雞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在中國僅見於台灣,應屬偶見迷鳥。
常在河岸、湖邊高草叢和灌叢中活動。善於藏匿,白天多躲藏在草叢或灌叢中,早晨、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並且經常鳴叫,叫聲清脆洪亮,很遠都能聽見,鳴叫時常常向前伸長脖子並且左右來回擺動。在地面上奔跑時迅速而敏捷,所以常常通過疾速奔跑來逃避敵害。在危急時和通過開闊的水面時也能飛翔,但飛翔的速度不快,兩個翅膀煽動緩慢,常常飛不了多遠又迅速落入草叢中。由於腳長,又有很長的腳趾,所以在濕地上行走十分方便,但在起飛和飛翔的時候,兩條長長的腿只好懸垂在下面。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性機警,遇有驚動時多在地上奔跑,有時也披驚飛從地上衝出來,停息於樹上。
雜食性,以草籽、甲殼動物和昆蟲等為食,也吃穀粒。
叫聲:
繁殖季節於晨昏發出一連串響亮的鼻音pek,音程間隔半秒;也作緩慢的降調顫音。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向東到緬甸南部、泰國、越南南部、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汶萊達魯薩蘭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向南可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和弗洛勒斯島,不規則地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大小巽他群島和摩鹿加群島,偶見於澳大利亞。偶見於中國台灣的蘭嶼和雲林。
旅鳥:澳大利亞、帛琉。
繁殖方式
繁殖期各地不同,緬甸8-9月,加里曼丹4月,印度尼西亞3月。單配製,繁殖季節有領域性,營巢於遠離水域的茂密森林中,置巢於在灌木或矮樹上、林下草叢或灌叢中地上,巢由枯草和落葉構成,極為粗糙。每窩產卵3-6枚。卵呈卵圓形,石灰白色,有光澤,有時有少數模糊的暗紅棕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9.8-34.1 mm×23.2-25.4 mm,兩性孵卵。通常一天產卵一枚。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19-20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紅腿斑秧雞在中國僅見於台灣省,為偶見迷鳥。1929年6月曾於蘭嶼見到一隻;1988年12月於雲帶濁水溪再次見到3隻,為稀少種類,需要嚴加保護。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該鳥屬中澳保護候鳥協定中受保護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