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翅鵙鶥
- 拉丁學名:Pteruthius flaviscapi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雀形目
- 科:鶯科
- 屬:鵙鶥屬
- 種:紅翅鵙鶥
- 定名人及年代:Temminck,1835
- 英文名稱:White-browed Shrike-Babbl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生活習性,亞種分化,
外形特徵
體中小型,頭似伯勞,但尾較短,上體色暗,下體色淡,翅具紅斑。雄體額頭頂及枕黑色,具黑藍色金屬光澤;背、腰及尾上覆羽灰藍色;眼先黑色;頰及耳羽黑色染灰;眉紋白色從眼前緣後伸達頸側;頦、喉、上胸灰色;下胸、上腹及兩脅淺灰色,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除第1枚外,均具白色端斑,其中以第5枚白斑最大,兩側較小;自第3枚初級飛羽始以內的各飛羽外翈緣具藍黑色金屬光澤。最內側3枚飛羽內明棕紅,外明鮮黃,並具藍黑色羽端斑,倒數第4枚最內側飛羽中部的外翈鮮黃;餘部與其餘4枚飛羽同。翼上各覆羽黑褐,具藍黑色外珝緣,翼緣白色,羽下覆羽白色;尾羽黑褐,外翈緣具藍黑色金屬光澤;尾羽具細的隱橫紋。
雌體額、頭頂及枕藍灰色,背及尾上覆羽黃褐色;眼先、頰及耳羽似頭頂,但色較淡;眉紋灰白,自眼前上緣後伸達枕部;頦、喉和上胸淡藍灰色,下胸及上腹灰褐色,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兩脅淡灰褐;飛羽內珝黑色,自第2枚初級飛羽以內各羽的外翈羽緣橄欖綠,且愈內側者綠緣愈寬;第3~6枚初級飛羽外珝羽緣的遠段灰白色;除外側3枚初級飛羽外,各初級飛羽具白色端斑,初級飛羽內珝中部具白斑,最內側3枚飛羽的內嘲棕紅色,第36枚初級飛羽具切跡;飛羽式:4>5>3>6>7>2>8>9>10。第1枚初級飛羽較長,其長度大於最內側飛羽,而小於次內側飛羽;尾羽12枚,黃綠色,具黃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愈外側色斑愈大。上喙黑色,具明顯的鉤和缺,下喙角白色。足肉紅色,爪色更淡,虹膜棕褐色。
生活習性
湖南不多見的留鳥,主要棲息於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山地森林中,除繁殖季節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集小群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繁殖期5-7月,每年1~2窩,每窩產卵2~3枚,巢由枯草、細根等構成,多置於樹頂細而下垂的樹枝末梢。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巴基斯坦東北部至中國、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留鳥于海南島(lingshuiensis);華中、東南(ricketti)及西藏東南部(validirostris);為海拔350~2440米山區森林的偶見鳥。
生活習性
習性:成對或混群活動,在林冠層上下穿行捕食昆蟲。在小樹枝上側身移動仔細地尋覓食物。
亞種分化
- 紅翅鵙鶥海南亞種(學名:Pteruthius flaviscapis lingshuiensis),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尖峰嶺。
- 紅翅鵙鶥華南亞種(學名:Pteruthius flaviscapis ricketti)。分布於緬甸、泰國、寮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廣西、福建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
- 紅翅鵙鶥西藏亞種(學名:Pteruthius flaviscapis validirostris)。分布於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印度、孟加拉、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邦Kohima,NagaHills。
- 紅翅鵙鶥雲南亞種(學名:Pteruthius flaviscapis yunnanensis)。分布於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廣西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西北部怒江和龍川江間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