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指標是套用粘度法間接測出的紅細胞變形能力,它是從相同切變下相同紅細胞比積懸浮液相對粘度的比較。 檢查方式:用旋轉式或毛細管粘度計測量全血在高切變率下的粘度值,再用毛細管粘度計測量血漿粘度,用粘度方程計算出TK值,即表明紅細胞變形性變化。
基本介紹
- 名稱:紅細胞流動係數TK值
- 所屬分類:血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0.9。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在病理條件下往往高於1.0;有時高達1.3,表示紅細胞變形性愈差,紅細胞剛性指數與變形性呈負相關較高的TK值代表紅細胞變形性惡化。 需要檢查的人群:有心悸、氣促、高寒等症狀的人群。
注意事項
檢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 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 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檢查後: (1) 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 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 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4) 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檢驗前請告知醫生近期用藥情況及特殊生理改變。
檢查過程
檢查過程:抽血,抽血檢查一般采靜脈血,由醫生或護士抽血。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據化驗內容的不同及項目的多少來決定的,抽血量一般在2-20毫升,最多不會超過50毫升,然後由醫生套用粘度法間接測出的紅細胞變形能力。
相關疾病
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出血症,巨大血小板病,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症,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繼發於嚴重肝疾患的棘紅細胞增多症,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貧血,鉛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貧血,砷化氫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相關症狀
貧血,脾腫大,便血,休克,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