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珠鳳蝶(紅紋鳳蝶)

紅珠鳳蝶

紅紋鳳蝶一般指本詞條

紅珠鳳蝶屬於鳳蝶科珠鳳蝶屬,是鳳蝶科珠鳳蝶屬的代表。本種與玉帶美鳳蝶雌性極相似。生活史油成蟲、卵、幼蟲、蛹4個階段組成。成蟲成蟲:翅展70—94 mm。體背黑色,顏面、胸側、腹部末端密生紅色毛。寄住植物主要是馬兜鈴科馬兜鈴屬的植物。分布在中國、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 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珠鳳蝶
  • 拉丁學名: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 別稱:紅腹鳳蝶,七星鳳蝶,紅紋曙鳳蝶,紅紋鳳蝶
  • 二名法:Pachliopta aristolochiae(Fabricius)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亞目:錘角亞目
  • :鳳蝶科
  • :珠鳳蝶屬
  • :紅珠鳳蝶
形態,寄主,生物學,分布,小結,

形態

成蟲:翅展70—94 mm。體背黑色,顏面、胸側、腹部末端密生紅色毛。前、後翅黑色,脈紋兩側灰白或棕褐色,有的個體前翅中、後區和亞外緣區色淡,或呈黑褐或棕褐色。後翅中室外側的白斑列3—5個,具3個斑的呈小字排列;外緣波狀,翅緣有6—7個粉紅色或黃褐色斑,多為彎月形。翅反面與正面相似,後翅斑比正面明顯,臀緣有1條紅斑紋。
紅珠鳳蝶
雄性外生殖器上鉤突很寬,端部變化大,有的不分叉,有的分2叉,有的分3叉,有的分3叉且叉上有齒突尾突消失而在背兜上長出1對上窄下寬的臂狀突;在上端有很尖的刺突;抱器瓣強烈骨化,呈三角形;抱器端尖,具有長而粗的毛;陽莖細長,末端尖;囊形突長,半圓形。
雌性外生殖器產卵瓣半圓形,有少量粗刺和細長毛;交配孔圓形,導管端片圓筒狀,在鳳蝶中比較少見;前陰片和後陰片呈片狀,不發達;囊導管及囊體呈膜質,囊突很小。
:球形,暗橙紅色,表面覆蓋有雌蝶的顆粒狀分泌物。直徑約1.4—1.45 mm,高約1.20—1.25 mm。
幼蟲:初齡幼蟲橙紅色,其後體色逐漸深而呈暗紅色或紅黑色。頭部圓形,黑色。體上有肉瘤,第3腹節有橫走白斑,使該腹節的亞背部及側面的肉突呈白色。氣門黑褐色。臭角橙黃色。
:頭頂部有向兩側伸出的扁平突起。中胸側面有指向斜前方的耳狀突起;背中央則有倒“V”形的棱突。腹部第4—7節亞背部有板狀突,其末端鈍圓;第4腹節兩側的突起圓形。

寄主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的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spp.)的植物。

生物學

成蟲7~8月出現最多,喜歡在山區和平原地區飛翔,庭園有時亦出現,有群集性。多斑亞種分布在台灣的平地至海拔1000 m的山區,成蟲全年可見,春、秋季較多。在氣溫平均25℃時,卵期約5天,幼蟲期約21天,蛹期約12天。成蟲喜歡光照充足的寄主植物上產卵,卵多產在葉背、莖上或嫩芽。幼蟲不愛活動,多在葉背或莖蔓上棲息,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的莖上、老葉背或附近的植物上化蛹。成蟲飛行緩慢,常見於山區路旁林緣的花叢中飛舞或訪花吸蜜。

分布

河北、河南、陝西、江西、湖南、浙江、廣西、四川、雲南、福建、海南、台灣、香港;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

小結

本種與玉帶美鳳蝶雌性極相似(後者摹擬前者),主要不同處是後翅外緣區的紅色斑紋,本種紅色斑紋呈扁圓形,而玉帶美鳳蝶呈彎月形。此外,玉帶美鳳蝶腹部無紅色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