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直立,乾時不變黑;根粗壯,有分枝。莖單出,或在下部分枝,老時木質化,壯實,密被短捲毛,老時近於無毛。
紅紋馬先蒿
Pedicularis striata Pall. Reise III (1776) 737, t. R, f. 2c; Maxim. in Bull. Acad. St. Petersb. XXIV (1877) 82, et XXXII (1888) 613, f. 159, et in Mel. Biol. X (1877) 123, et XII (1888) 910, f. 159; Limpr. in Repert. Sp. Nov. XX (1924) 215; Pai, in Contr. Inst. Bot., Nat. Acad. Peiping II (1934) 220; Vved. in Flola URSS XXII (1955) 743.
紅紋馬先蒿紅紋亞種 圖版VIII, 9-12
Pedicularis striata Pall. subsp. striata——P. striata Pall. var. typica Li, in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 CI (1949) 12, et in C (1948) f. 89.
葉互生,基生者成叢,至開花時常已枯敗,莖葉很多,漸上漸小,至花序中變為苞片,葉片均為披針形,長達10厘米,寬3-4厘米,羽狀深裂至全裂,中肋兩旁常有翅,裂片平展,線形,邊緣有淺鋸齒,齒有胼胝,葉柄在基葉中與葉片等長或稍短,長達8-10厘米,莖生葉柄較短。花序穗狀,伸長,稠密,偶然下部的花疏遠,或在結果時稍疏,長6-22厘米,軸被密毛;苞片三角形,或披針形,下部者多少葉狀而有齒,上部者全緣,短於花,無毛或被捲曲緣毛;萼鐘形,長10-13毫米,薄革質,被疏毛,齒5枚,不相等,後方一枚較短,三角形,側生者兩兩結合成端有2裂的大齒,緣有捲曲之毛;花冠黃色,具絳紅色的脈紋,長25-33毫米,管在喉部以下向右扭旋,使花冠稍稍偏向右方,其長紅等於盔,盔強大,向端作鐮形彎曲,端部下緣具2齒,下唇不很張開,稍短於盔,3淺裂,側裂斜腎臟形,中裂寬過於長,迭置於側裂片之下;花絲有一對被毛。蒴果卵圓形,兩室相等,稍稍扁平,有短凸尖,長9-16毫米,寬3-6毫米,約含種子16顆;種子極小,近扁平,長圓形,或卵圓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自蘇聯西伯利亞經蒙古人民共和國至我國北方諸省,自河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於海拔1,300-2,650米的高山草原中及疏林中。
紅紋馬先蒿蛛絲亞種
這一亞種與前一亞種之別,在其花序軸、苞片和萼均有蛛絲狀毛。
產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部,可能在內蒙古阿拉善旗也有;亦產甘肅南部洮河流域。
佛氏與第氏的兩個變種,毛被是一樣的,只是前一個花色說是黃色,而後一個則花為紅紫色,本來條紋亞種的花也是黃色而有紅色條紋,故也可說是黃的,也可以說成是紅的,他們兩人所根據的都是乾標本,花色是難斷定的;而且花色在馬先蒿屬中變化極多,在分類位置上最多只能得到一個變型 (forma) 的地位,所以把它們都合併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