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粘泥

紅粘泥是一種典型紅壤土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粘泥
  • 土壤亞類:典型紅壤
  • 土壤類型:紅壤
  • 土種編號:10077
土壤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分布地貌,

土壤描述

1. 歸屬與分布 紅粘泥,屬於紅壤亞類粘紅土土屬。 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新嵊盆地及寧海縣的台地上,呈塊狀、條帶狀分布,共有63.2萬畝(其中耕地12.0萬畝),以新昌、 嵊縣的面積最大。 2. 主要性狀 該土種的母質為玄武岩、輝綠岩、輝長岩、安山岩、 閃長岩等基、 中性岩風化殘坡積物,剖面為A—B—C型,土體深厚,一般在70cm以上,質地粘重, 粘粒含量可達50%左右,以粘土為主;亮紅棕色(乾,2.5YR 5/8)或橙色(乾,7.5YR 6/8), 紅 色率為7.25。土體下部常有鐵錳結核;酸性至微酸性反應,pH4.4—6.0,酸度較高,但鹽 基飽和度略高,在36%以上。粘土礦物中高嶺石占絕對優勢。表土層有機質1.87%,全氮 0.111%,速效磷6ppm,速效鉀113ppm(n均為193);有效微量元素銅0.87ppm、鋅1.03ppm 、鐵28ppm、錳29ppm(n均為38)、鉬0.13ppm(n=5)、硼0.12ppm(n=18)。 3. 典型剖面 采自嵊縣友誼鄉沈塘村。低丘台地,海拔80m,母質為玄武岩風化物。 年均溫16.5℃,年降水量1272.8mm,無霜期234天,≥10℃積溫5156℃。植被為茶樹。 A11層: 0—25cm,棕色(乾,7.5YR 4/6),粘土,屑粒狀結構,疏鬆多孔, 植物根系 密集,緊實度1.4kg/cm3,pH5.2。 B1層: 25—55cm,亮紅棕色(乾,5YR 5/6),重粘土,塊狀結構, 有少量鐵錳結核, 多量根系,較緊實,緊實度3.8kg/cm3,pH4.9。 B2層: 55—115cm,亮紅棕色(乾,5YR 5/6),粘土,塊狀結構,少量根系,有較多的 鐵錳結核,較緊實,緊實度3.5kg/cm3,pH4.9。 4. 生產性能綜述 該土種具有土體深厚,速效鉀含量豐富等優點, 但也存在質地 粘重,透水性差,適耕期短等不足之處。適宜發展旱糧、茶、果以及毛竹、中藥材等, 如 在磐安縣玉山一帶的紅粘泥土,推廣旱地分帶種植經驗,實行小麥—春玉米—秋甘薯耕作 制度,常年糧食畝產達600kg。並間、套種夏、秋季綠肥,培肥地力。 目前分布部位較低的紅粘泥利用較好,高台地上的利用較單一,以種植茶樹為主,疏林與草地墾殖利用潛力 較大。墾殖後需增施有機肥,推廣旱地綠肥,點施磷肥,適量摻砂等措施。

主要性狀

質地粘重,粘粒含量可達50%左右,以粘土為主;亮紅棕色(乾,2.5YR 5/8)或橙色(乾,7.5YR 6/8), 紅色率為7.25。土體下部常有鐵錳結核;酸性至微酸性反應,pH4.4—6.0,酸度較高,但鹽基飽和度略高,在36%以上。粘土礦物中高嶺石占絕對優勢。

生產性能

該土種具有土體深厚,速效鉀含量豐富等優點, 但也存在質地粘重,透水性差,適耕期短等不足之處。適宜發展旱糧、茶、果以及毛竹、中藥材等, 如在磐安縣玉山一帶的紅粘泥土,推廣旱地分帶種植經驗,實行小麥—春玉米—秋甘薯耕作制度,常年糧食畝產達600kg。並間、套種夏、秋季綠肥,培肥地力。目前分布部位較低的紅粘泥利用較好,高台地上的利用較單一,以種植茶樹為主,疏林與草地墾殖利用潛力較大。墾殖後需增施有機肥,推廣旱地綠肥,點施磷肥,適量摻砂等措施。

分布地貌

在浙江省新嵊盆地及寧海縣的台地上,呈塊狀、條帶狀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