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巡天(galaxy survey),天文學名詞,取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
內容簡介
中文譯名 | 星系巡天 |
英文原名/注釋 | galaxy survey |
紅移巡天一般指本詞條
星系巡天(galaxy survey),天文學名詞,取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
中文譯名 | 星系巡天 |
英文原名/注釋 | galaxy survey |
CfA紅移巡天是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第一次嘗試描述宇宙大尺度結構所進行的觀測,開始於1977年,在1982年完成最初的數據收集 。第二次的CfA紅移巡天(1985-1995年...
深度2紅移巡天或DEEP2是接續第一次紅移巡天的後續紅移巡天的計畫,使用凱克望遠鏡(在2005年時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測量了將近60,000個星系的光譜和紅移。...
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 (Two-degree-Field Galaxy Redshift Survey),或2dF、2dFGRS是天文學在1997年至2002年4月11日之間使用AAO天文台的3.9米AAO望遠鏡進行的...
外文名Point Source Catalog Redshift Survey縮寫PSCz survey語種英語中文名點源星表紅移巡天拼音dian3 yuan2 xing1 biao3 hong2 yi2 xun2 tian1中文繁體點源...
數字巡天,即斯隆數字巡天(SloanDigitalSkySurvey,縮寫為SDSS)是使用位於新墨西哥州阿帕奇山頂天文台的2.5米口徑望遠鏡進行的紅移巡天項目。...
斯隆數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縮寫為SDSS)是使用位於新墨西哥州阿帕奇山頂天文台的2.5米口徑望遠鏡進行的紅移巡天項目。該項目開始於2000年,以阿爾弗雷德...
大尺度結構(英語:Large-scale structure)在物理宇宙學中指可觀測宇宙在大範圍內(典型的尺度是十億光年)質量和光的分布特徵。巡天和各種不同電磁波輻射波長的調查和...
基於條件光度函式模型,構造了理想的紅移巡天樣本,這種方法被全盤採用來構造DEEP2的模擬巡天樣本。建立了基於暗暈的找團方法,構造了2dFGRS和SDSS星系團樣本;第一次...
團隊使用來自斯隆數位化巡天(一個紅移巡天項目)DR7QSO的數據。團隊宣稱U1.27是當時可見宇宙中已經確定的最大結構。該結構於2012年11月首次發現,團隊花了兩個月的...
於1989年被天文學家瑪格利特·蓋勒(Margaret Geller)和約翰·修茲勞(John Huchra)從天文物理中心的CfA紅移巡天數據中發現。中文名 CfA2長城 外文名 CfA2 Great ...
CfA紅移巡天是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第一次嘗試描述宇宙大尺度結構所進行的觀測,開始於1977年,在1982年完成最初的數據收集 。第二次的CfA紅移巡天(1985-1995年...
團隊使用來自斯隆數位化巡天(一個紅移巡天項目)DR7QSO的數據。團隊宣稱U1.27是當時可見宇宙中已經確定的最大結構。該結構於2012年11月首次發現,團隊花了兩個月的...
美國哈佛-施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一個科學小組(cfA)的科學家們在做紅移巡天觀測中發現,宇宙中有泡沫樣的結構,即宇宙中有些天區幾乎空無一物,被稱之為“宇宙空洞...
公元前1800年,巴比倫人已有星表,1447年,蒙古天文學家烏魯伯格《新古拉乾曆書》,記載了1,018顆恆星的位置。2003年,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出版,2MASS全部完成。...
▪ 大白斑 ▪ 大尺度噴流 ▪ 大尺度射束 ▪ 大紅移 ▪ 大角星群...▪ 分光巡天望遠鏡 ▪ 分光周期 ▪ 分界 ▪ 分子激波 ▪ 分子脈澤...
2001年-澳大利亞/英國團隊在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觀測顯示物質密度接近臨界密度25%,提出宇宙學數或類似暗能量證據。 2003年-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得到全...
紅移巡天 參考資料 1. North, Gerald, (2004). Observing Variable Stars, Novae and Supernovae, Cambridge, ISBN 0-521-82047-2 Jump up ^ 2. Hubbell...
研究宇宙大尺度結構依賴於星系紅移巡天的工作。獲取星系的光譜就能得到星系的紅移,有了紅移就有可以知道它的距離,有了距離就有了三維分布,這樣就可以了解整個宇宙...
國家天文台副台長趙剛告訴記者,“巡天計畫”主要鎖定星系紅移巡天、恆星以及銀河繫結構和多波段天體目標證認等三大科學目標,開展銀河系內研究和銀河系外研究:前者...
工作的基本方向是大尺度結構的理論和數據分析,側重於以統計方法來分析大規模星系紅移巡天數據和數值模擬數據以檢驗結構形成理論,特別是非高斯和非傳統的方法。研究...
而且光譜結構相同,紅移量都是1.405,因而被判斷是同一個類星體的孿生像。這是天文學家觀測到的第一例引力透鏡效應。1985年,地面望遠鏡的巡天觀測發現了一例著名...
一項名為“DEEP2星系紅移巡天”的研究共發現22對黑洞,但只有在這些黑洞從周圍吸入氣體以及其它物質時,天文學家才能對它們進行觀測,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它們才是看得見...
這項發現是一個天文學家小組10年努力的結果,他們利用3.8米的英澳望遠鏡(AAT),繪製了22萬個星系的空間分布圖,這項合作計畫被稱為2dFGRS(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