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疫

紅疫

“紅疫”(Red Plague)是在航天用鍍銀導線上發現的,又叫“紅斑”腐蝕,或者“小孔”腐蝕。它是在有水或者水汽存在時,導線表面上小孔露出的銅與空氣中氧的反應產生的。水在與銅與氧的反應中起一種媒介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疫,紅斑腐蝕,小孔腐蝕
  • 外文名:Red Plague
形成“紅疫”的化學反應如下:
陽極(銅)4Cu+4OH=2Cu2O+2H2O+4e-
陰極(銀) O2+4H+4e=2H2O
4CU+O2+4H+4OH=2Cu2O+4H2O
反應結果生成由紅色到黑色的氧化銅沉澱。紅色的腐蝕產物是氧化亞銅,黑色的腐蝕產物的氧化銅。這兩種腐蝕產物填滿小孔。作為這種反應的基礎是,在電動勢及電動勢序中,銀相對於銅是惰性的,銅相對於銀是活性的。因此當銅與銀接觸時,或者鍍銀銅腐蝕時,是以電偶腐蝕的形式進行的,即銅失去電子變為銅離子被腐蝕而銀得到保護。
從上述反應中還可以看出,水在反應中不被消耗(只起到媒介作用),因此,在有少量水存在時,只要氧和銅接觸,這個反應就可以無限期地繼續下去。最後將鍍銀銅線爛成局部空心,乃至爛斷。因此,“紅疫”是一個潛在的比其他腐蝕形式更為嚴重的腐蝕問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