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松皰鏽病

紅松皰鏽病,主要危害對象為紅松等,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松皰鏽病
  • 主要危害對象:紅松等
  •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
  • 病害發生部位:紅松枝、乾的皮部
分布與危害,症狀,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與危害

紅松皰鏽病是世界有名的紅松危險性病害,已被列為國內外的森林植物檢疫對象。該病主要危害20年生以下幼樹。七十年代在本地區的紅松林普遍發生。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湖北、內蒙古、陝西、甘肅、四川、山西、山東、安徽、河南、貴州、雲南、新疆。
寄主:紅松(Pinus koraiensis)、新疆五針松(P.sibirica)、華山松(P.armandii)、喬松(P.griffithii)、偃松(P.pumila)。
轉主寄主:返顧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穗花馬先蒿(P.spicata)、東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s)、黑果茶藨子(R.nigrum)、狹萼茶藨子(R.glaciale var.laciniatum)等植物。

症狀

病害發生在紅松枝、乾的皮部。病初,皮部略腫變軟,病部逐漸擴大,8月下旬在病皮裂縫處出現混有病菌的性孢子的蜜滴,初為乳白色,後變桔黃色,具甜味。9月初為蜜滴出現盛期。生蜜滴的皮下乾後,可見血跡狀斑痕。翌年4月中、下旬病皮長出桔黃色皰囊,囊破散出黃色的銹孢子,銹孢子飛散後留下白色膜狀物。至6月末,銹孢子及膜狀物全部消失,老病皮明顯粗糙。當年的8月末又在老病皮上、下兩端或其中任何一端出現混有病菌性孢子的蜜滴,第3年的春季仍會出現皰囊。因連年發病,病皮變厚,並流出松脂。

病原

病原菌為茶藨生柱鏽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 Fischer ex Rabenhorst)共產生五種孢子。在自然條件下,性孢子和銹孢子產生在紅松枝幹皮部,夏孢子和冬孢子產生在返顧馬先蒿和東北茶藨子的葉片上。
性孢子器扁平,生於皮層和韌皮部之間。性孢子梨形,無色,大小為2.4-4.2×1.8-2.4µm..
銹孢子器皰囊狀,桔黃色,高4-6mm,直徑3-5mm,長徑4-40mm。包被囊狀,白色,由多層細胞組成,最外層細胞為梭形。銹孢子器球形至卵形,單個鮮黃色,成堆時桔黃色。銹孢子表面具平頂柱形粗疣,但表面也有一部分平滑區。大小為14.4-28.8×22.0-33.6µm。
夏孢子堆初為帶光澤的桔紅色丘疹狀,破裂後成桔紅褐色粉堆。夏孢子球形至橢圓形,表面有細刺,鮮黃色,大小為17.1-20.6×15.6-30.0µm。
冬孢子堆柱形,密生在寄主葉背面,赤褐色,初直立,後扭曲。直徑為8.7-16.5µm,長50-190µm。冬孢子圓筒形,褐色,36-59.1×3.6-13.5µm。
擔孢子球形,帶一鳥嘴狀突起,淺桔黃色,10-12µm。

發生規律

秋季8-9月冬孢子成熟不經休眠,即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擔孢子借風傳播,落到紅松針葉上萌發產生芽管,大多數由氣孔,少數從韌皮部侵入松針。侵入後15天左右在松針上出現很小的退色斑點,在葉肉上產生初生菌絲並越冬。翌年初生菌絲繼續生長蔓延,從針葉逐步擴展到細枝、側枝直至樹幹皮部或樹幹基部,此過程需3-7年,甚至更長。
在侵染後的2-3年,枝幹皮上開始出現病斑和裂縫,秋季滲出蜜滴,為性孢子和蜜滴的混合物。次年春季在病部產生鏽孢子器,內有大量的銹孢子,以後每年都可產生鏽孢子器。銹孢子借風力傳播到轉主寄主葉上,萌發後產生芽管,由氣孔侵入葉片,經15天的潛育期,產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重複侵染。秋季產生冬孢子柱,冬孢子柱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擔孢子借風力傳播松針上再進行侵染。
紅松皰鏽病的發生,在林內多呈團塊狀。因林地濕潤,雜草叢生,山勢平緩的椅座形地勢及溝谷、溪旁等地,幼林病害發生嚴重。但林分鬱閉後,病害發生有所減輕,因為轉主寄主植物在林下不宜生長, 減少了病菌在林內的傳播,因而促進了紅松的生長和及早鬱閉成林,對抑制此病的發生具重要意義。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 從苗圃調出或上山造林的苗木,應進行嚴格檢疫,發現病菌要及時清除集中燒毀。對當年採伐的小徑材及帶皮原木,可採用溴甲烷熏蒸處理,用藥量為20g /m3或在林區擱置一年後調運。
2.造林後加強撫育管理,剷除林內雜草和轉主寄主。有條件地區可用五氯酚鈉、2.4D鈉鹽或胺鹽、2鉀4氯鈉鹽、50%莠去淨等消滅轉主寄主。
3.成林後要及時修枝、間伐、通風透光。
4.剪除發病的病枝,伐除病株深埋或燒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