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杏出牆記(劉雲若創作的小說)

紅杏出牆記(劉雲若創作的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說《紅杏出牆記》,作者是劉雲若,講的是一個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江南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峰迴路轉,語言流暢自如,靈動傳神,體現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賦。劇情簡介:報社工作的林白萍一日回家,發現妻子林芷華與好友邊仲膺同床共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杏出牆記
  • 出品公司:北京新陸地文化藝術中心
  • 製片地區:內地
  • 拍攝地點:江西省
  • 導演:劉毅然
  • 編劇:劉雲若
  • 主演孫強,朱媛媛,果靜臨,謝蘭,朱宏嘉
  • 集數:24
  • 類型:劇情 情感
  • 上映時間:1997
  • 製片人:鄒小提
  • 線上播放平台:優酷
電視劇表現,基本信息,內容簡介,評論,電視劇,

基本信息

小說《紅杏出牆記》
作者:劉雲若

內容簡介

報社工作的林白萍一日回家,發現妻子林芷華與好友邊仲膺同床共枕,氣憤之餘他仍相信妻子絕非有意背叛,只是情難自已。他成全了他們,自己辭去工作,離家出走。他來到了另一座城市,當了柳家小姐柳如煙的家庭教師。清純俏麗的如煙,整日困於家中悶都悶死了,如今見了男人,又是如此溫文爾雅的男人,豆莢該有怎樣的爆裂?桌子底下用腳夾白萍小腿的調皮,樹叢中半遮半掩看白萍游泳的嬌羞,直到以身相許。
可是,林白萍還是放不下他的妻子,如煙也覺得他們畢竟是夫妻。於是當他回家看望妻子時,她懷著他的孩子當了尼姑。誰料白萍不願拆散邊仲膺和林芷華,而又愛上了芷華的朋友張疏敏。
命運弄人。柳如煙的孩子生下來就死了,棲身的廟也被一夥士兵搞毀。逃難途中,她被張疏敏的哥哥救起。疏敏怕如煙搶走白萍,把她嫁給了一個糟老頭。也許是唯恐多情累美人,白萍對如煙什麼也沒說。如煙決定殺了林白萍,結果——卻誤殺了張疏敏。
愛恨如煙,獄中她被他緊緊摟在懷裡......第二天笑著接受了死刑,臨死前唱起心愛的童謠:少年,少年,去遊蕩;中年,中年,想掘藏;老年,老年,做和尚......
雨瑩不僅愛唱這支童謠,如煙對她姐夫說:“我要去做林太太了。”她學著說“我要去做周太太了”如煙在法庭上質問:“難道只有你們這些闊少爺富小姐有權去愛,就因為我窮,就無權去愛了?告訴你們!我既有火辣辣的愛,更有火辣辣的恨!”“難道只有你們這些健康的男女有權去愛,就因為我有殘疾,就無權去愛了?告訴你們!我既有火辣辣的愛,更有火辣辣的恨!”如煙穿著黑色旗袍,挽著白絲巾,甩著水袖唱苦情戲,從此雨瑩骨子裡也有了戲子的情味,自輕自賤,自憐自愛的情味——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

評論

劉雲若是30年代名噪一時的通俗小說家。與張恨水齊名,時稱“南張北劉”。其發表的第一篇作品為《春風回夢記》,其後又有《紅杏出牆記》、《情海歸帆》、《舊巷斜陽》等40餘部作品問世。其中尤以 《紅杏出牆記》最負盛名。《紅杏出牆記》以天津、北京兩城為背景,講述了幾個青年男女悲歡離合的故事。男主人公林白萍因撞見妻子芷華和好友邊仲膺的私情,傷心之下決定離開。芷華見丈夫離去,亦覺內疚,便拋下仲膺,去追尋白萍。然而趕到車站,發現白萍已經離去。故事的情節便由此展開。其間穿插若干男女的多角戀愛,而終以白萍和芷華的複合告終。
就《紅杏出牆記》而言,小說中的女子不僅有芷華、淑敏這樣受過新式教育的女性,也有龍珍、祁玲、柳如眉這類或出身於娼家、或為人小妾的女子,這些人物的言談、思想和作派都和傳統意義上的閨秀形象大相逕庭。就連出身於舊式家庭的小姐式蓮,也沒有傳統小說中閨閣女子的那種矯揉風氣。劉雲若的視角是平民化的,他所關注的是不同身份的人人性中一些共性的東西。比如芷華、龍珍和淑敏對於白萍,以及白萍、仲膺、式歐對於芷華,這些身份、地位迥然不同的人,在陷入愛情、為情所困時都回歸到人性的最質樸、最本原的面目,不論美、醜、賢、愚,都顯示出一種真淳的可愛。張恨水的小說,像《啼笑因緣》《金粉世家》等,往往以上層階級對貧寒女子的引誘以及貧寒女子對富貴榮華的貪戀,來作為小說衝突和悲劇的根源。社會貧富等級之間的壁壘貫穿著小說全篇。劉雲若的小說則有意泯滅這種等級之差。劉雲若筆下的人物,對於身份、地位是並不看重的,他們只是用情感說話,通過面臨情感問題時各自的思考、言行來表現自身的性格。他們所扮演的是情感角色,而不是社會角色,這和張恨水小說中的現實主義觀照迥然不同。像《紅杏出牆記》中愛慕白萍的龍珍,一開始見到芷華,尚且感到自卑,向芷華表明願意退居其次。後來發現芷華性格十分溫婉可親,並非兇惡的主婦一流,便逐漸和芷華親近起來。及至淑敏和白萍訂婚,她便為芷華覺得不平。在她看來,芷華才是白萍真正的妻子,他們二人的情分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此時的她已經不再拘泥於“正室”“側室”這種舊式的觀念,而是用情感來衡量婚姻關係了。又如式歐,一開始去見朋友給介紹的祁玲,被她的容貌和風儀所吸引。後來得知她是一位大戶人家逃出來的姨太太,便有些猶豫。但轉念又想這樣的美人實在是萬里挑一,即使是潛逃的姨太太又有何乾,便又欣然應允了朋友為他們安排的約會。劉雲若的小說對人物的塑造超越了身份的界限,直接深入於心靈的洞察,將最不易捕捉和描寫的瞬息萬變的情感刻畫得淋漓盡致。也無怪鄭振鐸會評價劉雲若說“造詣之深,遠出張恨水之上”。
劉雲若的小說在價值取向上也是非常寬容的。張恨水的小說往往具有道德批判的色彩。對鳳喜的貪慕虛榮,以及金燕西的始亂終棄,都有著比較強烈的貶斥意味。而在劉雲若的小說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道德的批判,即使是違背道德的情感,在劉雲若這裡也得到了充分的寬容與諒解。就《紅杏出牆記》來說,儘管是以妻子對丈夫的不忠為開端,但作家對妻子的所作所為並沒有任何批評之意。並借白萍之口對芷華和仲膺做出了諒解。而芷華面臨白萍離家出走時的愧疚,也不是道德上的自責,而是感到自己在情感上一分為二,對不起丈夫。此後式歐向她表白之時,她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自己作為一個有夫之婦不能如何如何,而是覺得自己的感情生活已經一團亂麻,不想再搞得更糟。情感的判斷在這裡取代了道德的判斷。至於芷華在失去白萍,白萍在失去芷華時,兩人都痛苦得死去活來,吐血不止,這又和魏晉名士的舉動暗合。頗有些“禮法豈為吾輩而設”的意味。大概在劉雲若看來,情感即是道德。內在的真淳的情感遠遠高於外在的虛飾的道德規範之上。
當然《紅杏出牆記》中也存在著一些瑕疵。前後情節時有矛盾之處,巧合的設定也顯得過於戲劇性,但瑕不掩瑜,這些缺點並不足以影響作品在藝術上的傑出成就。《紅杏出牆記》作為劉雲若的代表作品,它在文學史上的價值有待於進一步的發掘和評說。

電視劇

《紅杏出牆記》,根據同名小說改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