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斂葬是指用紅色的礦物或其它物體進行斂葬的習俗,亦稱紅土葬或硃砂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斂葬
- 主要形式:用赤鐵礦粉粒斂屍
- 最早發生:用赤鐵礦粉粒或粉末斂屍
- 別名:紅土葬
主要形式,介紹,主旨,
主要形式
中國遠古至三代的紅斂葬主要形式有:用赤鐵礦粉粒斂屍、用朱紅顏料塗屍、用硃砂墊屍或裹屍、用紅色膠泥斂屍、用髹上紅漆的木棺、槨葬具斂屍等等。
介紹
用赤鐵礦粉粒或粉末斂屍的形式發生最早,在中國迄今所知最早的墓葬北京山頂洞人的二次合葬墓中,已出現在屍骨下鋪撒赤鐵礦粉粒的現象,廣西桂林甑皮岩、南寧地區諸貝丘遺址、廣東潮安陳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大致繼承了山頂洞人的這種傳統,在喪葬中習慣用紅色赤鐵礦粉末撒在屍骨上或屍骨周圍。廣東曲江石峽新石器晚期墓葬,則習慣用朱紅顏料粉末撒在屍骨上或屍骨周圍。陝西寶雞北首嶺、河南洛陽王灣等仰韶文化墓葬、山東膠縣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墓葬所見到的屍骨局部或全部塗朱色的現象,應是施用紅色顏料塗屍法所致。湖北天門石家河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墓葬發現的用紅色膠泥斂屍的習俗,恐怕是與紅斂葬有關的一種地方變異形式。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墓葬、二里頭、二里崗、殷墟文化和西周文化等墓葬中發現的硃砂鋪墊墓底(墊屍或棺)或撒裹屍骨的現象,則說明從中原龍山文化時期至西周時期,開始流行以硃砂為斂物的習俗。不啻於此,在流行硃砂斂屍的同時,夏商周時期又迅速流行起硃砂葬與紅漆棺槨斂組合配套的更為完善成熟的紅斂葬制。
主旨
紅斂葬的發生、發展和流行,反映了古人一種尚紅、崇紅的習俗。之所以崇紅和流行紅斂葬,是因為紅色代表和象徵生命,血是紅色的,火是紅色的,兩者都是人類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血的流失、停滯,火的熄滅,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活著的人需要血和火的支持,死去的人也需要血和火的補給。紅斂葬事實上是一種血與火環境的再造,死者在這樣的斂葬環境中,將雖死猶生,靈魂不滅,這恐怕是中國遠古至三代紅斂葬習俗發生與流行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