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扒黑扒

紅扒黑扒,山東的兩種票式。因課則的輕重和運銷的遠近,加蓋紅扒、黑扒印記,以示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扒黑扒
  • 定義:山東的兩種票式
紅扒票課重於黑扒,黑扒票多行於近場各地,紅扒票則距場稍遠,故征課分為上、中、下三等,雜款紅扒票照例徵收,黑扒則不征。各州縣行票皆為一種,唯萊蕪一縣紅、黑兼行,紅扒占80%,黑扒20%。行銷紅扒各州縣照弓I築包舂鹽配運,其餘行銷黑扒各州縣皆拉運散鹽。至清雍正年間,黑扒票鹽亦改為築包載運,但引鹽包式用索三道,票鹽用索二道,新泰票鹽用索四道,仍與弓I鹽有別。舊例領票赴場築運,唯紅扒截角,章邱等處紅扒票因過蒲關,共截三角,新泰紅扒票必經濼關,共截四角;黑扒向不截角,致多重運。雍正二年(1724),始令黑扒票由場截一角,運至各州縣時截一角,共截二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