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報恩寺

紅山報恩寺

紅山報恩寺原是宏偉壯觀,獨具規模的大型佛教勝地。原址坐落於紅山村原城堡中心大街東部,寺院坐東向西,中軸線自東城牆根全長約百米,占地面積十畝余。原主要建築有歇山頂式斗拱重檐,雕樑畫棟,氣勢雄偉壯觀,幽雅古樸的大殿和配殿,還有廂房、偏房、膳房、後囊、山門、花園、廣場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山報恩寺
  • 地理位置紅山村原城堡中心大街東部
  • 占地面積:面積110畝
  • 始建:西漢漢武帝劉徹
簡介,紅山寺,報恩寺,主持轉生,重建報恩寺,價值,

簡介

寺院鼎盛時期寺僧達百餘人,香火十分旺盛。紅山古城始建於西漢,漢武帝劉徹平定匈奴後設河西四郡,修築邊塞,建城稱“浩?古城”。紅山古城中的街道布局,呈八卦中的兌卦,城堡東有水渠,西有河水,南北各有沙溝,稱“四水環城”,易守難攻。城牆高達三丈余,南北長360米,東西寬210米,面積110畝,南北各有城門,城門外有瓮城,城堡中心街道以東建有寺院,稱“紅山寺”。

紅山寺

紅山寺在宋元時期,是政教合一的佛教寺院,周邊村莊鄉民均向寺院繳納糧草。明初,脫歡三子把只罕隨文降明,授掌印指揮僉事,後賜姓魯,初居河橋驛,旅居紅山古城北大莊子,後買得海土司衙署,定居紅山堡。到明中葉設紅山咀分衙門,防守冰溝口,轄土民16莊,居民訴訟,繳納糧草,俸銀由分衙門接管。
據史料記載:紅山報恩寺於明宣德二年(1427年)由宣武帝賜教修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這坐數百年佛教勝景古建築在兵燹中大部被焚,僅剩的8間廂房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全部拆毀。寺址原地劃給供銷社和村民作宅基地使用。相傳,大殿和配殿內原塑有數尊高大惟妙惟肖、形態逼真佛像和懸掛多幅畫幀,均惜毀於那次兵燹。原寺中住寺喇嘛較多,戰亂後逐漸減少,大多投奔異地它寺,至1958年宗教改革時尚有佛僧5人。

報恩寺

報恩寺從始建、兵燹至今已有五百七十年多年的悠久歷史,數百年中各代活佛多有赴京進貢受到當朝皇帝晉謁,並賜贈佛教職銜。有的在治理當時國內某些地區動亂中還建有功勳,受到朝廷褒獎,因此,報恩寺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本地及周邊地區也享有較高的聲望和影響。
五涼時期,南涼(公元397?414年)建都樂都,佛教十分興盛。這裡是聯繫中原與西域的交通孔道,東漸的佛教與來往的僧侶首先在紅山報恩寺駐足誦經念佛,爾後西渡上冰溝驛而達西寧。

主持轉生

報恩寺住持皆為轉僧,第一輩始明季,名閆羅漢,在寺圓寂:第二輩轉生番地,於清順治九年(1652年)沐化投城,十年奉旨進京上貢,蒙賞賜“額爾德尼溫布”名號,後回寺園寂;第三輩轉生碾伯縣(今青海省樂都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赴京進貢,亦回寺圓寂;第四輩轉生番地,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接來寺院,乾隆八年(1743年)四世住持去京進貢,奉旨在圓明園聖華寺祈雨大驗。當朝皇帝乾隆欽賜“呼圖克圖”名號,亦回寺圓寂。第五輩轉生碾伯縣(今青海樂都縣),接回寺院後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貢留京,當差12年,因患腿疾,準假回寺。
嘉慶十二年蒙陝甘總督部堂長那代赴貴德軍營收撫野番,番兵見活佛到來,不戰而降,為褒其功,賞授“札薩大喇嘛”職銜,紅山寺喇嘛因平番有功,赴京進貢報答皇恩,道光十一年(1831年)圓寂於寺。
第六輩轉生平番西鄉金沙溝(今天祝縣金沙鄉),同治二年(1863年)接回本寺,民國九年(1920年)圓寂於本寺;第八輩轉生樂都縣蘆花鄉拉拉毛溝,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來寺,即轉世閆旦僧。這是報恩寺最後一代活佛,於1992年在天祝縣華藏寺金兒溝去世,享年58歲。觀其以上各輩轉僧住持,雖轉世地不同,而歸寺圓寂則同(閆旦僧例外)。其歷輩管理寺務之僧號“都綱”,皆由閆氏僧人充任。報恩寺故此又稱“閆家寺”。紅山寺由此更名為“報恩寺”。紅山報恩寺歷史上有四位皇帝先後為寺僧賜象牙印和名號,其知名度為西北諸多寺院之罕見。
明宣德二年(1427年)三月二十二日,明宣帝賜報恩寺喇嘛班丹領占象牙印一方,上書九疊篆書“莊嚴妙相”四字,讚譽其不僅功德依身且具有外在美形象,並下“?書一道,都綱一員,印信一顆”,以上文書現保存於拉卜楞寺。寺院在明清時期由閆氏族中僧人擔任都綱,每輩都綱逝世後葬於古城東北大坪上,稱“都綱墳”。象牙印現珍藏於省博物館;另有楷書“報恩寺記”木質印一枚。

重建報恩寺

改革開放,國運昌盛。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又使那些古老燦爛的歷史文化得以發揚光大。社會各界、善男信女、有志之士又將重修報恩寺提上議事日程,成立籌建委員會,選址集資。終使重修報恩寺宏願成為現實。
新建報恩寺位於紅山楊家坪桌子山,計畫先修建仿古建築大殿五楹,佛塔、山門、廂房等其他房屋若干間,並於公元2005年3月31日(農曆二月二十二日)舉行了開工大典。

價值

報恩寺歷史悠久,它是偉大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重建修復這座久負盛名的寺院,既是恢復保護歷史遺蹟,功在父老鄉親,利在國家、民族的民心工程;又是展示紅山新貌的形象工程,也是發展旅遊經濟,促進宗教文化交流的視窗工程,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善義之舉。報恩寺的順利建設是紅山村所有鄉親們的功德和榮耀,必將在民族歷史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