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口迴響:烏蘭察布走出貧困紀實

紅山口迴響:烏蘭察布走出貧困紀實

《紅山口迴響:烏蘭察布走出貧困紀實》是溫欣華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21年12月。

該作品以全景式的記述,把烏蘭察布市整個脫貧攻堅、奔向小康的歷程記錄下來。作為時代的報告,以文字為一個地區的奮鬥者、奮進者留存記憶,賡續精神。作者書寫大地細節,觀察和記述薯鄉光陰、綠色鄉村、田野大舞台、新牧業雄飛,她的生活、情感與這片土地息息相關,她用眼睛看、耳朵聽的感官式的寫作,書寫其中生活的人,在其中發生的事,書寫新時代的田園,建構起自己地理意義、經驗意義,也是精神意義的故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紅山口迴響:烏蘭察布走出貧困紀實
  • 作者:溫欣華
  • 文學體裁:長篇報告文學
  • 字數:179千字
  • 首版時間 :2021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作品以烏蘭察布市整體擺脫貧困的歷程為題材,從解放以來到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到1987年國家實施八七扶貧計畫、從1987年到黨的十八大召開、從十八大到十九大四個階段,反映烏蘭察布70餘年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的歷史征程,描寫烏蘭察布兒女歷經千難萬險、艱苦奮鬥、英勇奮進的故事。該作品以京包鐵路沿線火車站站所在的平地泉鎮榆樹灣村千年老榆樹為切入點,連結察右後旗佛教寺廟阿貴廟周邊的貧困戶信民和商都縣草原絲路、張庫大道七台鎮驛站輻射地、20世紀50年代電影《北國江南》拍攝地白海子村的一群小人物的生活變化展開描寫,涉及鄉村老支書、鐵姑娘隊長、光棍、先天性患者、種養大戶、返鄉青年、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等,從普通民眾的視角真實地記錄深陷貧困泥潭的老百姓在擺脫貧困的艱難跋涉中的酸甜苦辣和所表現出的道德情操,以及脫貧攻堅道路上基層幹部的作風轉變,反映出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脫貧攻堅的人民戰爭中,勝利沒有捷徑,根本原因就是千千萬萬幹部民眾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地苦幹實幹,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古道長歌
第二章 薯鄉光陰
第三章 綠色鄉村
第四章 阿貴廟傳奇
第五章 火山風骨
第六章 忠誠察哈爾
第七章 田野大舞台
第八章 青春,青春
第九章 新牧業雄風
第十章 邊關明月

作品鑑賞

該作品是一部人物群像譜。作者貼著生活寫,貼著人物寫,首先聚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因年老、疾病、殘疾、或家庭變故,陷於貧困之中,又因家鄉土地貧瘠而遠走他鄉。每一個新成立的小家庭都曾生龍活虎地向前奔,但是,一場疾病、一場意外就可能讓一個家庭陷入貧困。這就是國家要精準扶貧的意義,打通扶貧攻堅戰爭的最後一公里。個體和家庭不能夠承擔的,需要國家體制機制的保障,需要駐村幹部和村幹部的有力幫扶,需要有智慧有幹勁的人們帶動,讓他們在命運面前,葆有生命的莊嚴。該作品人物群像譜中,作者重點聚焦的還有幹部群體,包括組織部門下派的駐村幹部,也包括一直在村里任職的村幹部。他們是國家脫貧政策和貧困人群架起的橋樑。這些幹部有大學生、退伍軍人、回鄉創業者,他們落實國家對貧困群體的生活、法律、醫療、教育、衛生等等保障機制,他們也因地制宜,引進企業,發展產業,脫貧更致富,讓貧困人群在不愁吃穿中,立智慧立志向。他們為鄉村所做的不僅僅是物質的保障,更是精神世界的重建。當然,在脫貧攻堅一線,成長的不止是農民的物質富裕、精神富裕、智力和志向的富裕,更有許多幹部的成長。他們騎著二輪寶馬,在走村竄戶中更深切了解貧困群體的生存現狀,理解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之於整個國家的重要性。在精準扶貧的工作中,每一個幹部與民族、國家的大政方針,與每一個農民的切實利益同向而行,在為一個個具體的家庭紓危解困中,真正成長為人民辦事的好乾部。這樣的成長,對於國家幹部體制、對於個人都是彌足珍貴的。當然,該作品脫貧致富的人物群像中,還有回鄉創業的大學生,致富不忘家鄉的企業家,身殘志堅的創業者等等,他們和農民、幹部一樣,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奮鬥者、奮進者。
該作品以文學的手法,把人物群像樹立起來,也把這個地區的精神譜系展示出來。烏蘭察布土地貧瘠、資源匱乏,新中國成立70多年,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為過上好日子,一直勤勤懇懇地生活著、耕耘著。他們就像生長在這裡的乾枝梅一樣,只要有一點土壤就可以旺盛的生長,而且還能開出繁茂的花朵。這片土地上,有守衛邊關17年的戰士,他們不畏艱險、報效祖國;有致富不忘家鄉的創業者,他們吃苦耐勞、思想進步,走在引導、教育、組織民眾的最前方;有身殘志堅的創業者,她們從精神和物質上站立起來後,自強不息,帶領更多的殘疾人找到生活和生命的尊嚴;有“做的要比說的好”的企業,在杜爾伯特草原,神州飛船回家的地方,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進;有新時代依然忠誠的察哈爾人,承繼著傳統,為一個村莊的發展奉獻一生。當然,更有千千萬萬普通的生活者、奮鬥者和夢想者。他們吃苦耐勞,務實擔當,就像乾枝梅,迎風綻放,傲雪凌霜,勤勤懇懇謀發展,紅紅火火奔小康。這就是烏蘭察布的精神底色,這些精神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會推動著烏蘭察布人為更美好的生活依然奮鬥不息。
該作品書寫時代重大而統一主題,其創作的素材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都來自這個主題之下。如何在這個重大主題、重大事件的創作中,突出文學性?如何在眾多同類題材的創作中,突出“我”的獨創性?這些問題,是作者採訪、構思、創作中的立意、構思所在,也是這部報告文學向讀者打開的方式。作者從故土記憶、大地細節、生活現場的角度切入,以自己所聽、所看、所感、所思,書寫這個地域的歷史、現實和未來。作者書寫故鄉記憶,書寫那些精微的、地方性的、小視角的、生機勃勃的經驗和記憶,這些記憶和生活就是敕勒川草原、阿貴廟傳奇、火山風骨和察哈爾忠誠;作者挖掘地方風物,讓風物長存,讓歷史和現實、信仰和夢想緊緊相連,讓這部報告文學不僅僅是一部烏蘭察布脫貧攻堅的歷史,更是一部地區的風俗史。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6月,《紅山口迴響:烏蘭察布走出貧困紀實》獲第十五屆內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紅山口迴響:烏蘭察布走出貧困紀實》
2021年12月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978-7-204-16977-1

作者簡介

溫欣華,長期從事宣傳文化工作,主持編輯出版《輝煌七十年——烏蘭察布獲獎文學叢書》23部,畫冊《走進涼城》《印象涼城》,黨史文集《走出涼城——紀念老一輩革命家鄭天翔誕辰100周年》等。現任烏蘭察布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兼任《敕勒川》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