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鸚嘴魚

紅尾鸚嘴魚

紅尾鸚嘴魚(學名:Scarus pyrrhurus)為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魚類,俗名紅尾鸚哥魚。分布於台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薩摩亞。主要棲息於臨海的珊瑚礁與岩礁區,通常活動於珊瑚豐富的岩礁內側。以底藻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尾鸚嘴魚
  • 拉丁學名:Scarus pyrrhur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鱸形目
  • :鸚嘴魚科 
  • :  鸚嘴魚屬 
  • 分布區域:薩摩亞、台灣島
  • 國內分布:台灣
  • 食物:底藻
基本信息,科學分類,特點,

基本信息

物種代碼 056810030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拉丁科名 Scaridae
中文科名 鸚嘴魚科
拉丁屬名 Scarus
中文屬名 鸚嘴魚屬
拉丁種名 pyrrhurus
中文名 紅尾鸚嘴魚
命名人 (Jordan et Seale, 1906)
原始屬 Callyodon
原始文獻 Bull. Bur. Fish. v.25 (for 1905):314
模式產地 Pago Pago, Samoa
俗名 紅尾鸚哥魚
國內分布台灣
備註
資料來源 台灣魚類志:476.
同物異名 Callyodon pyrrhurus Jordan et Seale, 1906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科: 鸚嘴魚科 Scaridae

屬: 鸚嘴魚屬 Scarus

種: 紅尾鸚嘴魚 S. pyrrhurus


二名法
Scarus pyrrhurus
(Jordan et Seale, 1906)

特點

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不完全被上唇所覆蓋;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4;頰鱗2列,上列為4鱗;下列為4-5鱗。胸鰭具15軟條;尾鰭於幼魚時圓形,成體為稍圓形到截形。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頭部、體側、背鰭、臀鰭及胸鰭皆一致為褐色,無任何顯著之斑紋;尾鰭則為一致之橘紅至深紅色。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體色,頰部及體側後大半部為黃色,除頰部外之頭部、尾柄部、背鰭、臀鰭及尾鰭為藍綠色,後頸部向下延伸至臀鰭基底前方之腹面為暗色;眼部具藍色輻射紋,前向之輻射紋延伸至嘴角;鱗片具橘黃色短橫紋或斑點;背及臀鰭另具一寬的橘黃縱帶;胸鰭暗色而具藍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