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沙蜥

紅尾沙蜥

紅尾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theobaldi)是鬣蜥科、沙蜥屬的爬行動物。體形粗壯,四肢短細。被鱗光滑無棱。無腋斑。全身顯示紅棕色,雄蜥尾部腹面深黑色,雌蜥則為黃白色而尾梢呈現橘紅色。是適於高寒地區生活的寒漠型蜥蜴種,棲息在西藏北部海拔高4500m-5300m的羌塘高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垂直分布最高的蜥蜴。食植物種子及昆蟲。胎生或卵胎生繁殖。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概述圖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態習性,分布範圍,繁殖生長,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形似青海沙蜥而較粗壯,尾也短小。頭體長49-63mm,尾長38-62mm,頭長與寬度約略相等,眼間深凹,吻部鈍圓,下頜略為前突,鼻鱗3枚,棄孔朝向前側方,鼻間鱗3-4枚。頭背之鱗較大,其中以鼻間至頂眼周圍者尤為明顯,枕鱗及眶上鱗最小。鼻鱗與眼前鱗之間有頰鱗3-4枚。上睫鱗8-9枚,排列平齊而不呈覆瓦狀,上、下瞼緣鱗均具微弱鋸緣。上唇鱗13-14枚,鱗間下緣有窄隙,下唇鱗12-13枚。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鼓膜部略凹,被細鱗。喉褶明顯,頦鱗至喉褶-縱列鱗40-45(47)枚。體鱗光滑,無棱或突起之鱗叢。四肢短,前肢貼體前伸僅中間3指略為超過吻端,指爪細小,後肢貼體前伸不達腋部,但幼蜥的第3趾、第4趾可達肩部,指、趾長度順序均為4-3-2-5-1。尾鱗平滑,僅尾梢前之鱗中央微隆。整個蜥體背面暗灰色而綴有淺色圓斑,沿背脊正中有兩縱列黑斑,並常因彼此緊靠或向體側延伸成橫紋狀。四肢背面連同指、趾均有黑斑或由此連成的橫紋,爪白色。無腋斑。尾背有10-11個黑色半環。由於頜緣、吻端、眼瞼、四肢和背、尾的斑紋間呈現棕紅色,致使蜥體顯示出特殊的華麗色彩。下頜及頰部布有暗紋,胸腹部淡紅色,可隨生長發育逐漸出現黑斑,並不斷擴大。雄蜥成體尾較粗大,自肛孔至尾梢深黑色,雌蜥尾較纖短,腹面不呈黑色,僅於尾梢部有橘紅色。

棲息環境

棲息在西藏北部海拔高4500m-5300m的羌塘高原,既能棲居南羌塘大湖區,又能生活在北羌塘高原兩大自然區。棲息地的自然環境嚴酷,無真正的夏季,寒冷季節漫長,植被的覆蓋度僅30%-50%,高山草原的主要群種為紫花針茅、沙生針茅,伴生植物有固沙草、三角草或青藏苔草等。無論在何種生境中,均無任何爬行動物與該蜥混居一地。

生態習性

該蜥反應敏捷,行動靈活,賓士迅速。在運動過程中停歇時,有甩尾到背部上下卷繞的習性,似有可能以此向同類展示不同尾色的性別標誌。不需飲水,可直接從捕食的大量蟻類和昆蟲中獲得生理所需的水分。
主要以捕捉昆蟲為食,經剖檢5尾那曲地區的標本發現,胃內全系昆蟲碎片和草籽。

分布範圍

世界:印度。
中國:新疆,青海,西藏(安多、那曲、巾扎、雙湖、杭錯、羊八井等地)。中國尚在青海的沱沱河採集到標木。2004年進行的西藏兩棲爬行動考察,在那曲和拉薩的羊八井分別採到紅尾沙蜥,表明它的地理分布並不局限於唐古拉山以西,而是越過唐古拉山脈,進入該山脈以北地區,羊八井地處念青唐古拉山南緣,在此發現紅尾沙蜥,表明該物種的分布區越過念青唐古拉山,進人到藏南地區。由此可知,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占拉山並不是紅尾沙蜥的地理分布的極限。
紅尾沙蜥

繁殖生長

胎生卵胎生繁殖,Zugmayer於6月末捕得的2尾雌蜥體內,均有明顯發育的幼胚,而趙肯堂於9月2日(已初降小雪)在那曲不但捕到即將臨產的母蜥,同時還抓獲與臨產仔蜥量度完全相同的幼蜥。頭體長25mm,尾長22mm。由此可知,該蜥的繁殖期當是5-9月,懷仔數2-3隻。初產幼蜥腹面黃白色,但生長到頭體長40mm時,胸部開始出現黑色縱斑,待頭體長增長到48mm左右時,雄蜥即達到性成熟而呈現出尾部腹面的深黑色。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紅尾沙蜥在棲息地數量密度低。 由於農業擴張和採礦可能導致一些棲息地喪失,這不會對該蜥產生重大的威脅。在西藏那曲申扎縣甲崗雪山下的洛波錯湖畔棲息的紅尾沙蜥,常被在此度夏、繁殖的黑頸鶴大量啄食。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