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原沙蜥

紅原沙蜥

紅原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hongyuanensis)是鬣蜥科、沙蜥屬的爬行動物,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紅原縣。外形酷似青海沙蜥,上頜齒為12枚,下頜齒為13枚,第4趾的趾下瓣12-18枚。而青海沙蜥則兩頜之齒均為11枚,第4趾的趾下瓣18-25枚。

分布於中國大陸四川紅原縣,多生活於亞高山草甸草原中的沙丘間,海拔高約3500m且植被稀疏而低矮,繁殖方式是卵胎生,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概述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原沙蜥
  • 拉丁學名: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hongyuan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亞目蜥蜴亞目
  • :鬣蜥科 
  • 沙蜥屬
  • :青海沙蜥 
  • 亞種:青海沙蜥紅原亞種
  • 分布區域:四川紅原縣
  • 命名者及年代:EM Zhao,YM Jiang,1980
  • 同義學名:Phrynocephalus hongyuanensis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體肥短寬,頭體長47-58mm,尾長50-61mm,等於或略長於頭體長。吻部鈍圓,吻鱗梯形,鼻孔前側位,鼻間鱗4-6枚。頂眼明顯,頂眼鱗單枚,中央呈膜狀,四周圍有2列輻射狀排列的大鱗片。上瞼緣鱗13-15枚,鱗緣呈小刺狀,下瞼緣鱗11-12枚,鱗的游離緣鋸齒形,中央6枚鱗片較大。上唇鱗11-19枚,下唇鱗12-18枚,上唇鱗與下瞼鱗之間有縱列鱗2-3行。順鱗較大,略呈五角形,有喉褶。自頸部沿背脊中線至後肢連線的一縱列背鱗97-106枚。從喉褶沿腹中線到肛孔前緣的一縱列腹鱗93-99枚。環體中段一周之鱗126-139枚。頭、背、腹部的鱗片平滑,但肛孔兩側及尾部具強棱鱗。四肢發達,鱗被間偶雜棱鱗,蹌踱及指、趾之鱗具棱。指、趾長的順序為4-3-2-5-1。第4趾的趾下瓣12-18枚。
頭背和軀幹背部灰褐色。眶上鱗雜有灰白色斑點。上、下唇鱗具數條褐色和灰白色相間的縱帶。由頸沿背脊兩側至後膠連線中央有9對略為對稱排列的深褐色斑塊,其間散有灰白色圓斑。下頜腹面土黃紅色,飾有棕色網狀蟲紋。喉部中央有略呈橢圓形的褐色斑塊,兩側灰白色而雜有褐色網狀斑紋。軀千腹面從喉褶後緣至胸部有一黑線,與腹部中央橢圓形黑斑相連,兩側灰白色。前、後肢的背面灰褐色,布有灰白色斑點,此外後肢尚具數條不規則的灰褐色和灰白色橫斑。尾的腹面白色,無黑色半環,雄蜥尾梢黑褐色,雌蜥呈淡橘黃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鑲嵌在亞高山草甸草原中的沙丘間,海拔高約3500m,植被稀疏而低矮。

生活習性

平時極少到大片明沙或植物繁密處活動。洞口位於沙土的斜坡上,但無固定朝向。洞口及洞道的切面均呈半月形,寬35-45mm,高13-25mm,其洞徑與洞內所棲的沙蜥個體大小相應,洞道斜向下方,全長400-900mm,洞底距地面的垂直高度為350 -530mm。
在洞外的活動規律與氣溫有密切關係,當氣溫14℃時開始出洞活動,並隨同氣溫不斷上升而活動強度明顯增高,尤以30℃時的活動最為頻繁。陰雨之日常深居簡出,幾乎絕跡於地表,洞內300mm深處的洞溫在白天經常保持在15℃左右,夜間則不低於5℃,是該蜥適於高寒地區棲居的小生境。仔蜥常聚集成群,並爭相攀爬於其它個體的背上,疊壘成堆。
主要以小型昆蟲為食,胃內還發現有沙粒,在室內飼養情況下,攝食螞蟻、鼠婦、瓢蟲、豌豆象等,但拒食蛾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甘肅、青海、新疆、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自治州的紅原縣,國外迄今尚無分布記錄。
紅原沙蜥

繁殖方式

卵胎生,8月上旬產仔,通常產3-4仔,偶為2仔。初產仔蜥的體外常包有殘餘胎膜。腹部連著“臍帶”.待仔蜥撐破胎膜和體表枯液乾燥後經過稍事歇息,便可開始活動並進行攝食,仔蜥全長49-54mm,腹部留有的臍孔於產後3日即自行封閉。

種群現狀

紅原沙蜥在棲息地數量密度低,較常見, 由於農業擴張和採礦可能導致一些棲息地喪失,這不會對該蜥產生重大的威脅。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