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樂和家園”對一個村進行整體而系統的全面建設,提供包括農業、建築、環保、生活、就業、道德倫理、教育與組織管理等一攬子完整的生態文明村建設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十字樂和家園項目
- 屬性: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
- 性質:建築、環保、生活、就業
- 特徵:創造了集體自強
合作機構,項目簡介,創新,榮譽,
合作機構
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
項目簡介
該項目把災後民居的重建視為讓鄉村建築走上生態文明之路的契機,組成了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綠色建築研究中心劉加平教授牽頭的生態民居專家義工隊伍,完成了生態民居設計圖,新民居符合抗震和節地、節材、節能以及節錢的原則,既體現了川西民居的傳統風格,又納入現代科技元素改進通風、飽暖,採光。牆體圍護用竹膠板和五層板夾5公分厚的聚苯板,相當於45公分厚的土牆的冬暖夏涼的節能效果,同時節省了大量的木材或磚。
項目組通過村民協商,創造了集體自強和個人自主相結合的建房方案,包括集體管理社會補貼資金、限定人均35平米的建築面積、多出的宅基地以股份形式用於未來的集體旅遊業發展、形成利於交流和經濟發展的小聚落等;創建了第一個以農戶為主體的、由專業總工程師督導的“鄉土工程師自建家園”實施機制,召開了“鄉土工程師自建家園誓師大會”,設定了綜合性評估指標和參與式評估方式,開展了以系統教學、現場督導、信息諮詢和工程評估為內容的培訓。
用這種方式設計和建造的生態民居,房屋造價總額不超過每平方米600元人民幣,村民自己出工不超過每平米500元人民幣,高質量、低成本、快速度,項目一期90%以上的村民將於12月底住進自己親手建造的新居,為災後民居重建探索了一條有別於工程外包、也有別於非專業單幹的可行之路。
2、樂和生計——發展鄉村生態經濟
生計恢復是所有災後重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該項目則把生計恢復走上生態文明的軌道作為中心,組織專家和村民商討,形成了鄉村生態經濟的初步產業規劃,確立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和創意手工業作為大坪村的三大支柱。完成了未來生態旅遊的景觀設計和從三星堆到五行堆的旅遊專線的設計;邀請了生態養殖和生態種植專家的實地考察,組織了項目組與成都幾個大型社區業主委員會的座談,初步形成訂單農業的合作意向和實施計畫;還建立了由婦女為主體的“手絹作坊”,手繡隊伍和繡花機技能培訓同時進行,市場購買初見成效。項目組發起的綠手絹行動創造了一個平台,不僅讓城裡人通過購買手絹幫村里人重建,緩解災後婦女參與以工代賑的難題,而且讓村里人通過製作手絹幫城裡人搞環保,減少餐巾紙的使用以減少森林砍伐。手絹上面繡字也開拓了新的創意產業和禮品時尚,綠色中國消費聯盟成為該項目的綠色時尚的訂購者之一,大坪山的手絹已作為特別的禮物走進了一些重要會議,還作為載著漢字和英文的交流載體被送到一些國際政要如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聯合國官員手中。
3、樂和倫理——修復鄉村精神家園
該項目的特別重要的特色是要通過建造物質家園來修復精神家園,在集體建房的過程中,村民的互助、自立、公益精神都得到了很大的彰顯。比如說為了節省木材,選擇小廂房,甚至於已經修好的地基讓房,還有協商解決聚落型建房發生的土地置換,為了運送材料的艱苦的修路,也是大家的公益精神的孕育。村民們通過協定和協商化解矛盾、理性化程式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相應的提高。項目還完成了鄉村文化活動站的設計圖和破土儀式,協商形成了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隨”為主要內容的“樂和鄉約”,並通過組織幾十次的村民會議和與村民的中秋節聯誼活動、鄉土工程師承諾活動等,進行了“集體自強、個人自主、生存自然、道德自律、鄉村自豪”的樂和倫理滲透教育及氛圍營造,增強了村民的文化自覺和建設樂和家園的士氣。
4樂和治理——完善村民參與機制
該模式的另一個重大的亮點,就是在通濟鎮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註冊成立了當地第一個農民環保社團——大坪山生態協會,該協會有自己的章程和崗位分工,成員來自每一戶村民的自願申請,與政府正在推進的村民議事制度相呼應,成為大坪村災後重建的骨幹力量;大坪模式還探索出了充分調動外來資源,把調動村民力量結合外來資源以及和政府形成良好合作的共建模式,這就是由生態協會、村支兩委和地球村組成的樂和家園聯席會,三方各盡其責。彭州市委書記和市長以及相關領導來此考察並與項目組成員和村民對話交流之後,給予了高度讚揚,並加大了對於該項目的支持力度。目前項目組已經形成了與村、鎮、市政府的有效溝通與密切協作機制,為民間組織與政府的協同共建模式積累了成功的經驗。
5、樂和養生——建立鄉村保健診所
該項目不光是蓋生態民居,也不光是搞生態經濟、生態倫理,還要考慮養生救生。紅基會在這個項目里資助了一個鄉村診所。項目已經完成了當地第一個鄉村診所的設計圖和施工圖,進行了當地中藥材種植和潛力的基本調查,完成了未來養生文化和養生產業相結合的規劃,尋訪了當年的赤腳醫生。考慮中醫的預防為主,“治未病”的方針,項目組在一些村民、特別是手絹作坊的繡工中間教授由地球村和中醫師創編的“易行養生操”。它由一分鐘伸展操、一分鐘呼吸法、一分鐘冥想術、一分鐘拍打功,一分鐘五禽拳組成。是以導引按蹺、呼吸吐納、存思觀想等古老養生法為基礎,配合古典音樂,並融合了現代的健身理念的簡便醫學的養生操。從此開始的養生文化教育將使大坪村的診所不僅成為村里人的醫療站,也成為城裡人的養生館。
6、樂和環保——實施鄉村環境管理
初步建立了以生態協會為骨幹的環境保護的村民參與機制。生態協會在環保方面各負其責,分管管山體、水源、道路等。通過理性的調解緩解了礦山與村民的衝突問題,並通過地球村推動的專業地質評估、山體監測以及和市政府的有效溝通,促成了了石灰礦的產業置換方案的提前實施,並由於村民的舉報及時地叫停了另一個頁岩礦對於山體的破壞;糞尿分離的旱廁樣板已經建成,其避免耗水和水污染以及提供農家肥的好處,通過項目的宣導已經得到村民的廣泛接受;村民對水源地的保護政府也敏感,對水源地的監測問題通過新的協會來統一協調,運到村裡的節柴灶樣品正在實驗和改進之中、沼氣專家來此作了全面考察、其他的關於垃圾分類也正在準備過程當中。地球村和生態協會將繼續從四個方面推動村民的環境意識和環保責任:關心環境質量,監督環境執法,參與政策建議,選擇綠色生活。我們相信這種村民參與的環保能夠給中國廣大的農村提供了積累可行的環保經驗。
紅十字樂和家園建設,雖然還在不斷探索中完善,但它涉及生態文明系統從生產、生活、生命、生態、到文化和社會的六大領域,體現了五個方面的創新:集體自強、個人自主、生存自然、道德自律、鄉村自豪,已經為災區和非災區的鄉村建設提供了可供分享的思路與實踐。
創新
集體自強—合作經濟基礎上的鄉村共同體機制;個人自主—以股東和公民權利基礎的個人責權利規則;生存自然—崇尚天然、順應自然的產業和文化以及生活方式;道德自律—敬天惜物、尊道尚德的素質和修養;鄉村自豪—兼顧環境、社會和經濟的鄉村建設基礎上的城鄉統籌。
榮譽
“紅十字樂和家園”項目曾獲評2008年度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2008年12月5日項目負責人廖曉義作為獲獎代表之一在人民大會堂受到胡錦濤總書記親切接見。“紅十字樂和家園”也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央視經濟頻道的改革開發三十年紀念大型節目《中國故事》欄目,跟蹤拍攝了一個多月;央視七套的《鄉約》欄目做了五十分鐘的大坪專輯;《東方衛視》在那裡做鄉村建設模式的訪談;江西電視台也在拍攝大坪專輯;彭州市電視台做了持續報導;同時新浪、搜狐網等網站也做了專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