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空間敘事》是2023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錄片的空間敘事
-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 出版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2967934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紀錄片的空間敘事》是2023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紀錄片的空間敘事》是2023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紀錄片的空間敘事》不再局限於電影、電視紀錄片等傳統話語範疇,本書通過對紀錄片空間敘事的討論,進一步反思紀錄片本體美學的當代性意義。紀錄片的影像空間作...
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詩意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代表作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強調敘事,不注重特定時空的營造,不強調連貫剪輯。它著力於節奏的創造,不同空間的並置,目的在於情緒...
結構就是電視紀錄片的生命。電視紀錄片的結構從形式上可以分為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從內容上又分為敘事式結構、抒情式結構、傳統式結構、非傳統式結構、戲劇式結構、小說式結構等等。我們經常運用的幾種結構方式有:繪圓法、設定中心線法...
《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空間建構及審美研究(1988-2012)》是一本202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曉蓉。內容簡介 在一個以速度和遺忘為標記的時代,記憶顯得尤為重要。紀錄片因其非虛構性而成為重要的記憶媒介。《中國獨立紀錄片...
在敘事空間上,該片的攝影師綜合運用鏡頭來展現敘事空間,既有廣角鏡頭拍攝的突出縱深感的遠景鏡頭,也有長焦鏡頭拍攝的突出細節的特寫鏡頭推、拉、搖、移等移動攝影的運用,凸顯了一種意義空間或價值空間。(《電影文學》桂強、邵曉慧評...
3. 為了劇情效果,對於次要的歷史事實,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創作空間。以“場景”為影視構成單元。好的紀錄劇情片不濫用戲劇效果,並應避免加入創作者自己的明顯評論性和敘述性的觀點。紀錄劇情片與歷史小說不同之處:歷史小說僅僅將歷史作為...
《真實的光影:百年經典紀錄片敘事研究》是一本2022年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詠鴻。內容簡介 本書從比較論、審美論、本體論、修辭論角度對中外紀錄片敘事進行深入淺出的探析,共分為六個章節,約25萬字。引用的紀錄片...
由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系列紀錄片《城市24小時》(第一季)將於5月20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首季《城市24小時》聚焦鄭州、武漢、深圳、成都、廈門五座城市,以一天24小時為觀察軸線,以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場景作為記錄空間,通過不同時間節點...
第七章 當代生活紀錄片的話語體系 第一節 當代生活紀錄片的文本 第二節 當代生活紀錄片的事實建構 第八章 當代生活紀錄片創作的敘事策略 第一節 敘事視角和敘事人稱 第二節 敘事時空 第三節 故事化敘事 第九章 當代生活紀錄片創作...
三 紀錄片敘事策略的類別 四 實現紀錄片真實的闡釋學途徑與敘事學途徑 第二節 紀錄片創作的闡釋學意義 一 歷史——現實世界:紀錄片記錄對象與闡釋學闡釋對象 二 闡釋學視野下的紀錄片本文 三 語言性 四 效果歷史 五 對話、...
“後視角”的敘述,給人無窮的誘惑力,並給人極大的想像的空間,韻味十足。各種視角都有其優勢和劣勢,我們不能把某種視角定於一尊,而又無條件排斥另一視角。因為判斷一部作品的價值並不是根據它的敘述視角決定的,實際上,一種敘述...
影片的精彩之處,在於並非單純地採用了一般紀錄片的時間或空間化的敘事方式,而是借鑑了劇情片的敘事技巧,以黃家正的內心變化為主線,加上不斷形成對比性的細節,綜合性地將看似片段式的人生片刻串聯起來,形成一部“山重水複疑無路,...
紀錄片的敘事,其實就是敘述者發起的身份與角色之間的主體對話。《紀錄片敘述者的主體性研究》基於主體性哲學的觀照視野,融匯經典敘事學的框架理論和後現代主義敘事的主體分析方法,從紀錄片的敘述者切入,對紀錄片的影像敘事語言及其背後...
該片導演充分運用敘事技巧,打破時空的整體性,將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畫面組接在一起,統一於一個主題之下。跳躍的時空敘事,讓該片具有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廣角視野”與“上溯兩千年的歷史景深”,同時擴大了紀錄片結構的內在張力,即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