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村

紀德村

紀德村位於貴州黎平縣平寨鄉西北,距鄉政府15公里,東南接紀迫村,西連尚重鎮,北與烏潮村毗鄰,全村324戶人家,人口1027人,是花衣苗族遷徙至平寨境內最大的一個自然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德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寨
  • 所屬地區貴州黎平
  • 地理位置:貴州黎平縣平寨鄉西北
  • 人口數量:1027人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經濟概況,風俗文化,人為災害,

歷史沿革

村寨落拓具體時間難以考證,相傳此地為楊姓先居,後姜氏、胡氏隨入,楊氏原從何地遷入均無可考(家譜已被回祿)姜氏始祖原居錦屏河口,有兄弟3人,1人留居原地,1人隨清水江上遷,一人沿固本溪南徒,幾經波折,最後定居於斯,胡氏則由劍河遷居至此,後王、吳相繼遷入。眾姓共居一地,和睦相處,互相融通,同以一族而稱,均用苗語交流,至今仍有部分花甲老人不懂漢語。
寨有寨規,民有民約,為廢除舊的婚姻制度,同治5年(1866)年3月,姜吉勝以苗族總理防堵名義,召集黎平、錦屏48苗寨頭首在紀德立約,廢除了姑表親(還娘頭)的陋習,對苗族婚姻進行了重大改革,並立碑以示後人。先前整個村子聚集於虎形中,住房擁擠,一屋多家,地密人稠,極不利於防火,為除隱患,姜吉勝等4人於光緒2年(1876年)5月公同改禁,凡起火之家,給予重罰,並刊碑勒石,以垂不朽。“踩歌堂”是苗、侗人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在紀德,先賢們早有規定,用一丘稻田作踩歌堂專用,不準耕耘栽種、不能建廄作廁。今紀德、烏潮、堂灼三寨族長寨首,尊先敬祖,遵循古道,於一九九八年(歲次戊寅)2月,共同商議,遂立古堂,“封禁里略,不許建造樓房,不容立豎圈廁,違者撤除廢棄”並鐫石而示後人遵照。此三塊石碑排立於紀德學校旁的大路邊。
苗族人憎愛分明,對抵抗外來侵擾英勇無畏,同治7年戊辰(1868年)姜吉勝率領六合團到務弄抗擊了搶劫財物的股匪,保護了一方的安定。民國23年甲戊(1934年)張白川(湖南人)率匪1千餘人從育洞燒殺、擄掠進蓋寶,直逼尚重。務弄寨頭首派人連夜送信至六合,請求授救,姜光國、姜興禮(紀迫人)立即組織六合團85人前往助戰,85人中有35人為“死勇”(敢死隊)打得張部損傷慘重,潰不成軍,保護了尚重一帶的安寧,因六合團文有姜興禮、武有姜光國匪賊聞風喪膽,聽名色變。此後,尚重地區匪患得以平息。
民國33年甲申(1944年)6月,有人告紀德民眾抗糧,曾遭國民貴州省保全團500餘人分三路入境懲治,歷時半月之久。在此期間,搜繳銀元,銀元按每石田5元,每戶10元搜繳。元銀元者即以首飾抵交。宰殺豬羊,除宰殺外其餘牲口一律開欄出圈,任其踐踏青苗,凡寨邊田當年顆粒不收,除保全團外,另有一些匪賊傍勢打劫,趁時擄搶,弄得整個村子雞犬不寧、人心惶惶、家財慘盪,實乃家徒四壁、民不聊生。因屬省保全團、兵多器良,此時姜光國、姜興禮已不在人世,加上人說保全團為“天軍”因而沒有任何反抗之意,任其蹂躪,正當保全團大肆搜刮民財時,天變一時,雷聲大作,一個霹靂把一團士當場擊死,保全團覺得這是不祥之兆方才收斂惡作,遂連髒帶物收兵往錦屏縣固本方向而去。行至敖市路段又被楊標部隊伏擊,弄得人財兩空。
紀德人尊文重教,熱於辦學。早在鹹豐末年就已辦私學,光緒年間石國華先生曾在此任塾師,強烈的求知慾使紀德人對學校日益重視,學校自民國中期開辦以來從未停辦過。1994年,紀德人節衣縮食用木材款46萬餘元修建了一幢建築面積為86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教學樓,並對苗族女孩實行了免費入學。自新教學樓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得政府、教育行政部門、黎平一中等單位的資助,教學設施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也隨之得到了提高。2004年姜引蒂為平寨鄉第一個高中畢業的苗族女子。

地理環境

全寨居住在一個群山環擁的斜嶺上,後面峰巒獨秀,杉茂林蔭,前山疊疊屏障,重重青巒,村頭寨腳的參天古木展示著村寨的古老與神奇。在寨中,有三塊奇石突兀疊立,高約5米,形似三把砍刀,可惜於文化大革命後期被視為“神岩”而敲倒,現僅存石基一墩。
紀德村

經濟概況

隨著時代的進步,苗家人的意識發生了變化,他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1994年民眾集資30餘萬元建了一座水電站和飲水工程住所也有了改進,原來的舊房已拆舊換新,駐地也由原來的聚居點向四周擴散,基、宅變得寬敞有餘,房子的式樣和裝修均與漢族的房子無別。吃穿亦時有改變,男孩喜歡穿時髦服裝,西裝革履,唯有節日才著本裝打扮。女孩則一色短袖青衣,褶裙綁腿,加上各種花紋的邊條,既古樸又漂亮。飲食除了癟、醃魚、醋肉、燒魚等傳統菜外,在烹調蒸炒上也與日俱進了。先前不會作曲釀酒,現在各家都能釀造,而且技術日漸提高。當初不會製作豆腐,油榨酥條,現在同樣會做,把以往待客的那種“一乾一湯一蘸水”變成了現在的“三盤四碟”,但在婚喪嫁娶的酒筵中,不論菜餚多么豐富,仍要擺一盤醃魚以念根本,以祀祖宗。

風俗文化

紀德,在平寨落拓的十五個苗族村寨中是最大的一個自然寨,有著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特別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族政策得到了落實,民風民俗百廢俱興,民族生活豐富多彩,苗家人愛好甚廣,尤以吹蘆笙、踩歌堂、鬥牛、斗鳥為特別,在本寨寨腳溪口設有斗場一個,昔日每年都邀本片牯髒同節者在此鬥牛比賽,現改為隔年或至牯髒年進行,石砌牛屋至令仍完好無損。
紀德人和其它苗族同胞一樣愛唱苗歌。每有客人到家都要引吭而歌,以示歡欣,婚筵酒席更是唱個通宵達旦,歌悠悠,情綿綿,令人樂而忘返。1996年6月,日本東京昭和女子大學助教授田火田久夫先生和日本東京麗澤大學副教授金丸良子女士專程到紀德考查,歷時4天,被當地濃郁的民族風情而醉迷。

人為災害

事有突然,災臨一旦,1989年因精神病人點火燒臭蟲而引發火災。2002年又因點蠟燭被回祿,禍不單行,紀德人富有的財產付之一炬,幸有各級政府的諸多救濟,社會的八方支援,紀德人已走出困境,正以他(她)們的勤勞重建著自己美好的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