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家壇
- 別名:字澤蒲,號文苑,別號頑石、不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青島
- 出生日期:1868年
- 逝世日期:1945.4.18
- 職業:官員
簡介,生平,重點事件,評價,
簡介
1917年-1922年任汾城縣長期間,敬業樂群,振興實業,黎明即起,巡視店鋪,敦促清掃門面,按時營業。在鄉村,常徒步視察,指導耕作。汾城縣種穀,多沿舊習遍地撒種,苗多谷穗小,產量低,紀家壇親手傳授用耬條播、間苗、定苗等技術,產量大幅度提高。20年代的汾城縣政府,官僚作風甚濃,大小官員或飽食終日,怠於公務;或尸位素餐,貪贓枉法。紀家壇時常去各局視察,整飭風紀。
1933年春,在出任河北省淶源縣縣長時,土匪向紀家壇索要糧餉。紀家壇意欲率眾守城,與土匪決戰,然城中紳商苦勸。為避傷亡,民眾將紀家壇藏於鄉下,土匪進城搗毀縣衙,搶奪錢糧逃竄,事後,紀家壇被削職為民,回鄉教書,直至病故。
生平
從清末到民國,紀家壇為政20餘年,身居縣長、局長、省行政監察委員等要職,然視不義之財如糞土,不以權謀私。1926年,年近六旬的紀家壇被委以晉綏察禁菸善後總局局長,到職視事一年,秉公執法,兩袖清風。1922年在汾城離職時,僅採集野生植物白蒿(藥名茵陳)一批,以絲線綑紮成束,準備返鄉後饋贈親友。啟程返鄉之日,自汾城至古城(地名)20華里的官道上,各村民眾置酒設案送行者,多達數十處,民眾悲泣流涕牽衣相送者,絡繹於途。 紀家壇十分注重興辦學校,革除蓄辮、纏足、賭博等流弊,倡導新風,在汾城縣城由各國小創辦黑板報廣泛宣傳,且規勸全縣各級官員的女眷帶頭放足示範,而後廣及民眾。此舉,早於鄰近各縣10多年。禁賭一項,尤為嚴厲,責成警政人員常年抓賭,教育賭徒。紀家壇不遺餘力地興辦近代學校,在汾城縣城先後創辦女子國小及第二、三、四等國小,選拔品學兼優者充任教師。
重點事件
一、禁賭
紀家壇禁賭,尤為嚴厲,責成警政人員常年抓賭,教育賭徒。西薛農民陳如鏡嗜賭成癖,曾一年被提審7次。第7次被帶到縣衙,紀家壇對陳如鏡曉之以利害,說得陳心悅誠服,悔恨不已,發誓決不再賭。因此,在當地流行著“大蓋心肚,搖小蒲扇的人(賭棍)最怕紀老漢”的俗語。
二、治學
紀家壇不遺餘力地興辦近代學校,在汾城縣城先後創辦女子國小及第二、三、四等國小,選拔品學兼優者充任教師。
三、興農
紀家壇學識淵博,為官清廉,到任後積極發展當地工商業,扶助農桑,經常下鄉實地考察,為百姓解決實際困難。他還組織馬幫把山西的煤炭運到城陽,又把城陽的海產品運到山西,既促進城鎮間商品流通,又解決了地方農民“吃魚難”的問題。
評價
一、不以權謀私,勤勞為政 紀家壇為政20餘年,雖身居要職,然不以權謀私,勤勞為政,贏得了聲譽,1922年4月8日,《山西公報》載有頌揚紀家壇德政的七律一首:“學優則仕蒞汾城,五載賢勞起政聲。何幕歌興廉叔度,不其道衍鄭康成。村皆植樹堂留蔭,戶免賠糧水比清。今日循良膺上考,佇看顯秩疊遷鶯。”
二、敬業樂群,以民為重,赤膽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