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大綱

紀大綱,又名紀偉山,湖北省均縣東鄉烏頭村(今丹江口市涼水河鎮檀山管理區觀溝村)人,1885年生。192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區委書記、均縣農民軍副總指揮、聯隊司令等職。1931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賀龍任命其為均縣游擊隊團長。1933年12月31日,在均縣紅廟溝與敵作戰中被奸細槍殺,時年4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大綱
  • 別名:紀偉山
  • 出生地:湖北省均縣東鄉烏頭村
  • 出生日期:1885年
  • 逝世日期:1933年12月31日
  • 職業: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等
  • 信仰:中國共產黨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紀大綱的家鄉烏頭村,地處均縣漢江北畔的大橫山,與河南省浙川縣接壤。這裡崗巒起伏,土地貧瘠,交通閉塞,文化落後。紀大綱出生於一個富農家庭,父親開明仗義,母親勤勞善良。家有土地36畝,房屋21間。因其父開明,除自種20畝土地外,其餘16畝低租佃給貧苦農民耕種。
紀大綱秉性剛毅豪爽,不畏強暴,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自幼曾上過私塾,讀過《百家姓》、《三字經》。他學而不進,但對習武有趣,尤愛耍刀舞棍。曾請河南藝人到家教練刀槍棍棒之術。大綱虛心求教苦練,功夫日增,遂和武藝結下不解之緣。久而久之,在鄉鄰四周出了名氣。這無意之舉,為他以後組織紅槍會當其頭領,奠定了基礎。
紹大綱兄弟兩人,早年父兄相繼去世,他擔負著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擔,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均縣政局混亂,悍匪騷猶,兵匪交禍,民無寧日,加之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貪官污吏的橫徵暴斂,致使廣大農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紀大綱目睹此景,在家鄉組織起了紅槍會,以抵禦官匪的欺壓和搶劫。
1927年春,紀大綱在中共均縣地下黨組織的影響下,曾帶領紅槍會眾人,手持刀矛棍棒進縣城,參加反帝示威大遊行。他們在城外砸了兩家推銷日貨的商店,衝擊了義大利人辦的天主堂。從此,紀大綱的名字在均縣城響開了。
紀大綱從縣城回去後,在家鄉迅速組織起農民協會,打擊土豪勢力,實行減租減息,深得民心。烏頭村周圍的土地大部分是城裡肖戶的。農民交租時,只要拿著紀大綱的減租條子,肖戶不敢不認帳。
1927年9月初,吳生白(東北瀋陽人,中共黨員)和其妻陳文振(又名陳蒼雪,均縣觀溝人,中共黨員)一同回到均縣觀溝開展黨的活動。是月,紀大綱經吳生白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入黨後,便把自己家中多餘的20畝土地分給窮苦農民耕種。同時,黨組織將他率領的紅槍會納入黨組織領導,使之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均縣最早的一支農民武裝。
烏頭村當時成為均縣最早的武裝革命根據地,鄂北特委、豫南特委和均縣地下黨負責人常到他家進行革命活動,黨的許多重要會議也在他家召開。他的家成了黨的“聯絡站”。
1928年1月,中共均縣青山港吳家灣特別區委員會(原中共均縣特支組織,於1927年5月被破壞)在烏頭村成立。紀大綱任吳家灣黨支部書記。2月,特別區委以其領導下的紀大綱農民游擊軍為主,聯合全縣各地的紅槍會、帶子會等組織,在全縣範圍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煙苗地畝捐的鬥爭。特別區委宣傳委員劉鼎三任農民軍總指揮,紀大綱任農民軍副總指揮兼聯隊司令。經過四個多月的鬥爭,將均縣反動駐軍吳心田部的一個團(團長戴廣俊)打垮,斃傷敵人300餘人,其中班以上官長30餘人。農民軍把敵人圍困於縣城,用土炮將敵人團部房頂打垮,迫使國民黨縣政府答應不再收煙苗地畝捐稅了。北鄉的小柏營村有一個惡霸叫紫洛麻子,平時勾結軍隊,欺壓百姓,民憤極大,紀大綱將他抓住帶到習家店的鐘離廟,交給民眾鬥爭,然後處決了。
這次抗煙苗地畝捐的鬥爭勝利,不僅打擊了反動駐軍,懲處了惡霸,而且提高了民眾鬥爭的積極性。
是年夏初,青山港的副區董兼烏頭鄉聯保主任、團總的袁星齋(又名袁金魁)和石鼓鄉的匪首范心田結為兒女親家,狼狽為奸。范心田帶領匪眾到烏頭村一帶任意搶劫、姦淫,無惡不作,激起民眾憤恨。紀大綱組織農民游擊軍和千餘農民民眾奮起反擊,范心田嚇得逃到袁星齋家中躲避。數日後,范心田欲逃回石鼓鄉范灣,紀大綱得知,遂派部下張兆有和李毛爺(李文正)等人設伏,在莊子溝陳二貢家將其逮住,槍斃了。同時繳獲了袁星齋借給的一支馬槍。袁星齋聽說范心田被打死,馬槍被奪走,心中十分惱火,便找紀大綱要槍。紀大綱反問袁星齋:“這槍是我們從土匪那裡奪來的,你的槍為啥子跑到土匪那裡?”問得袁星齋啞口無言。袁星齋對紀大綱恨之入骨,便帶領匪徒將紀大綱家的房屋全部燒毀。紀大綱為應付複雜的鬥爭,把妻子、兒女分別送到外縣居住,自己領導農民游擊軍在大橫山和青山港一帶與袁星齋等反動勢力開展游擊鬥爭。不久,紀大綱帶領農民游擊軍打到柳河口,趕跑了袁星齋,並把袁星齋的房屋也全部燒掉了。袁星齋無法,跑到縣城居住,多次向縣政府告狀,說“紀大綱是土匪,殺人放火,逼得他無家可歸。”縣政府派保全團長毛虎文和均縣駐軍營長張恆金以及沙陀營民團團長陳別三等率部共500餘人,由毛虎文指揮,袁星齋帶路,到觀溝一帶清剿紀大綱。紀大綱遭受挫折後,遂將隊伍帶到大橫山樹林之中與敵周旋。[Page]
夏末,紀大綱為擴充農民游擊軍的力量,自設槍廠,指定農民出身的共產黨員何修林負責造槍。何修林從河南請來二十餘名造槍師傅,在烏頭村的龍泉辦起造槍廠,修造紅爐五盤,造出的槍枝名叫“木桿”,俗稱“本地造”。另外,紀大綱還帶頭買槍,上戶槍。不久,紀大綱踏了范心田的弟弟范三少的“局子”(團防局),活捉了范三少。迫使范三少交出1 2支長槍、兩把台子槍後將他釋放了。接著,又踏了袁星齋、曹大狗、餘明忠等人的“局子”,奪得30餘支槍。於是,紀大綱的隊伍迅速壯大,發展到200餘人,100多條槍。
秋季,中共鄂北特委宣傳部長謝遠定采均縣烏頭村視察均縣黨的工作,住在紀大綱家中。召集特別區委成員劉鼎三、張志新、紀大綱、李龍、孫聯輝、吳生白等人開會,並把均縣青山港吳家灣特別區委擴為均縣縣委,指定吳生白代理縣委書記。鑒於烏頭村新發展的貧苦農民黨員較多,又以吳家灣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這一特殊情況,會議還決定在吳家灣建立一個黨總支,烏頭村的五個黨支部受黨總支領導,指定紀大綱為吳家灣黨總支書記兼吳家灣黨支部書記。不久,紀大綱擔任了烏頭區委書記。
1929年夏,均縣城關區區長王夫之帶領團丁下鄉徵收煙苗地畝捐。稅收苛刻,農民叫苦不迭。紀大綱帶領農民游擊軍在距縣城10華里的黃沙河一帶,趕跑了王夫之的隊伍。至此,紀大綱帶領的農民游擊軍的影響越來越大,自願加入游擊軍的人越來越多,使游擊軍隊伍迅速發展到六七百人。
紀大綱為了便於開展游擊鬥爭,將游擊軍按軍事建制,編為一個團。大家共舉紀大綱為團長。團部下轄三個營:第一營營長紀洪恩(系紀大綱長子),副營長田明起;第二營營長李興發;第三營營長紀大林。團部設觀溝。紀大綱十分重視宣傳教育工作,聘請陳文振到團部當教員。向游擊軍戰士教唱革命歌曲,並教識字。同時,派人到河南省鎮平縣將艾才全(均縣城關人,1929年上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公開職業教書。因常寫革命標語被敵人察覺,潛入鎮平縣教書)請回來,擔任游擊軍團部的文書兼參謀。
紀大綱曾在班長以上的幹部會議上說:我們的隊伍名義上是農民游擊軍,實際上我們是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自己的隊伍。為了保證我們隊伍的興旺發達,受老百姓的歡迎和擁護,我向大家講幾點規矩:第一、不準燒老百姓的房屋;第二、不準殺老百姓;第三、不準調戲婦女;第四、不準糟踏農民的莊稼;第五、愛護老百姓,借人家的東西,當天借,當天還,不準過夜;第六、派飯吃時,人家端啥吃啥,不準議論人家飯的好壞。以上幾點作為我們的紀律,不論誰違犯,輕者挨扁擔、坐班房,重者槍斃。
紀大綱的軍事策略是避實擊虛,瞅空子打擊敵人,打得贏就惡狠狠地打,打不贏就跑進山林中,與敵開展游擊鬥爭。
1930年5月,鄂北特委決定均、谷等地以石花街為中心組織暴動。紀大綱、宋良田、李子賓是這次暴動的領導者。
1931年3月,中共鄂豫邊特委正式將紀大綱領導的農民游擊軍改建為均縣游擊隊,編為均縣紅九軍第二縱隊,在均縣東北部建立了許多蘇維埃機關。紀大綱曾兩次帶領游擊隊開赴馬家崗,聲援當地農民反抗煙苗地畝捐的鬥爭,打敗了敵人,取得了勝利,因此,游擊隊深受廣大農民民眾的擁護,威震四鄉,使敵人聞風喪膽,恐惶不安。5月,賀龍軍長率領的紅三軍攻打均縣城途經浪河店時,紀大綱帶領游擊隊趕赴浪河店接應,並配合紅三軍勝利攻克了均縣城。紅三軍破城後,紀大綱帶領艾才全、紀洪恩、紀大林,柯大林、柯大元、李才舉、柯大旺等到城內“書院”面見賀龍。賀龍十分熱情地接見了紀大綱等人,並派人將紀大綱帶領的300餘名精幹游擊隊員安排在城外山西館食宿。賀龍問紀大綱:“大綱同志,你有好多人馬?”紀答:“二三百人槍。”賀龍笑著說:“二三百人馬,哪裡夠一個團囉!我給你撥五百,補夠一個團,任命你為團長。”接著,紀大綱帶領游擊隊,跟隨賀龍攻鄖陽、越武當、上房縣,開闢均房蘇區,投入了創建以武當山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Page]
1932年2月,負責保衛均房蘇區的紅二十五師接到湘鄂西中央分局的指示:速返洪湖蘇區歸建。紅二十五師走後,均房蘇區武裝力量減弱,形勢進一步惡化,“只有紀大綱武裝在均、房山地堅持鬥爭。”駐老河口的國民黨五十一師,派幾船軍隊逆水開往均縣城。紀大綱游擊隊在大房溝以上,沿灘河地方設伏攔截,繳獲其中三船人的武器,計機槍、步槍50餘支,彈藥一批。
是年9月,中共鄂豫邊省委代理書記宋良由到均縣檢查紀大綱的工作,從紀大綱那裡得知鄖陽地下黨組織負責人燕若痴、趙麻子(智)曾到均縣紀大綱處,要求紀大綱撥一部分人和槍到鄖陽作為基幹武裝力量,領導馬述理(鄖陽游擊隊團長,有變節行為)的武裝,以便創建均鄖赤區。當時,紀大綱同意了這個意見,並讓長子紀洪恩帶領100人槍去了鄖陽。宋良由到紀大綱家的第三天,紀洪恩部下從鄖陽南化逃跑回來,向他和紀大綱報告了他們在鄖陽受馬述理欺騙,人被扣、槍被繳的情況。宋良由到陝西商南縣的趙川,向紅四方面軍首長張國燾、陳昌浩、周純全、徐向前等報告了鄖陽馬達理背叛革命騙繳均縣紀大綱部隊槍枝的經過。紅四方面軍遂派兵到鄖陽,在大柳將馬述理部隊打垮,並把馬述理處決了。
10月,紀大綱因母親病故,十分悲傷,在家料理喪事。鄖陽專署保全副司令廖安邦、均縣縣長鬍森、縣保全總隊副郭歐五三人密謀乘機消滅紀大綱。26日,由廖安邦帶領均縣八個保全中隊,共1000餘人,於涼水河觀溝一帶對紀大綱進行圍剿。紀大綱得知後,身披孝服,率部突圍還擊,斃敵100餘人。此次突圍,艾才全因腳上長瘡,腿部中彈,不幸被敵人俘獲,槍斃了。
後廖安邦不斷調集重兵對紀大綱游擊隊進行圍剿,紀大綱之長子紀洪恩又被警衛員張老么擦槍走火致死。紀大綱游擊隊在多次受挫的情況下,其活動範圍逐漸縮小,鬥爭形式遂轉向隱蔽。
此時,均縣縣委遭敵破壞而塌台,紀大綱失去了黨的領導,四面受敵包圍,處於孤軍無援之境地。然而,紀大綱並不氣餒,決心與敵鬥爭到底。
均縣保全總隊隊副郭歐五乘紀大綱處於困境時,採取拉攏收買策略,規勸紀大綱不必再“鬧事”,並與之合作,編入總隊。紀大綱嚴詞拒絕,於是雙方又開始了衝突。
1933年夏,國民黨鄖陽專署專員李國鈞、保全副司令廖安邦由省開會歸來乘船返鄖經老河口時,唯恐水路不安全,請求駐老河口的國民黨五十一師副旅長陳太運率一個排武裝護送。船行至青山港,又調均縣袁星齋的第六中隊參加護送。一日,船行至均縣浪河口,天色已晚,停泊休息。紀大綱聞訊,連夜集合300餘人,潛渡漢江,包圍了浪河口。次晨拂曉,紀大綱游擊隊向李國鈞、廖安邦等宿營地施以猛攻。是役,隨船護送的敵五十一師一個步兵排及縣第六中隊的武裝全部被擊潰,陳太運一度失蹤,廖安邦被迫退回青山港,李國鈞險些被俘,袁星齋腿部中彈受傷,斃傷敵20餘人,繳獲長短槍30餘支。
紀大綱奇襲浪河口的勝利,震驚了國民黨五十一師及鄖陽專署。廖安邦指示均縣縣長鬍森,令賈家寨團總賈緝五限期除掉紀大綱,否則滿門犯抄。賈緝五雖有幾百條槍,但十分懼怕紀大綱。他曾說過:“紀大綱神出鬼沒,行蹤不定,連國軍和廖副司令就奈何不了他,我一個地方團總能把他咋樣?”賈緝五無可奈何,策劃讓自己的護兵王光德假叛變,帶一連人槍,打入紀大綱部隊,等待時機,裡應外合,並許願事成之後,封王光德為副官。王光德遵從,帶了幾十個人、幾十條槍投奔到紀大綱處,對紀大綱說:“紀二爺,賈緝五這小子太不仗義,是個小人。只因我和他鬥了點氣,他竟血口噴人,說我跟共匪有牽連,要幹掉我。我一氣之下,攬了他幾十條槍,帶了幾十個弟兄來投奔你,請你收下我們。”紀大綱不知是計,只考慮要擴大力量,便暫時收留了王光德等人。然後,紀大綱又召開了一個連級以上領導人會議,為是否收留王光德等人,徵求大家意見。會上有的說,王光德是賈緝五的忠實護兵,土匪出身,謹防上當受騙;有的說,善者不來,來者不善,乾脆把他的槍掐了,人敲了,免得有後患。紀大綱最後說,現在我們正需用人,需要槍,只要我們提高警惕,量他翻不了天。此後,紀大綱始終不和王光德單獨接觸,安寨紮營或打仗都和王光德保持一定距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紀大綱把王光德帶去的人馬編成一個連,叫王光德當連長。同時,又派了一部分游擊隊員充實到這個連里,以監視王光德的行動。 [Page]
國民黨五十一師也通牒賈家寨團總賈緝五:迅速消滅紀大綱,把槍全部追回,不然,血洗賈家寨。
是年秋天,鄖陽專署保全司令部在漢口購買了100支槍,從水路運回鄖陽,紀大綱探知後,布置在青山港大孤山河面上攔截。後因敵人布置了疑陣,將大船換成小船行駛,結果只繳獲了敵人三支槍。不久,廖安邦調集了均鄖兩縣的保全隊,邀請國民黨五十一師工兵營配合,實施圍剿紀大綱。廖安邦在均縣石鼓鄉召開幹部研討會,研究確定了從內部分化瓦解紀大綱游擊隊的方針,要賈緝五加緊做王光德的工作,叫王光德殺紀大綱立功受獎。接著,在廖安邦指揮下,胡森、郭歐五等頭目在縣保全總隊部策劃了圍剿紀大綱方案。他們糾集了丹江民團團長曹文甫的1200餘人,五十一師工兵營賴營長的800餘人,均鄖保全隊400餘人,總計2400餘人。曹團從河南和湖北交界的地方由北向南,工兵營、保全團由南向北對紀大綱游擊隊實行兩面夾擊合圍。紀大綱部隊處於絕對弱勢。
冬月,圍剿紀大綱游擊隊的行動已長達20餘天,包圍圈逐漸縮小,最後在紅廟溝處將紀大綱部隊團團圍住。紀大綱決心殺出一條血路,衝破包圍圈,向河南淅川縣境轉移。在這十分嚴峻的時刻,奸細王光德找到了下手的機會。他於一天晚上潛入團部,乘混亂之隙,將紀大綱、李興喜、吳金娃槍殺了。紀大綱游擊隊從此被打散。事後,殘酷的敵人將紀大綱等三人首級懸掛南城門樓上示眾三天,人民民眾無不含悲飲淚。
1985年7月4日,經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批准,承認紀大綱1927年9月入黨的黨籍;1985年10月3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紀大綱為革命烈士,並向其家屬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

人物評價

紀大綱同志在艱難困苦的戰鬥歲月中,出生入死與敵周旋,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至死不渝。每次戰鬥,他都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英勇頑強,他在殘酷的革命鬥爭考驗中,由一個自發的革命者轉變為一位自覺革命的無產階級戰士。他是均縣傑出的農民革命武裝鬥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的革命活動深受廣大民眾敬仰,被譽為“均縣農民領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