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系裙腰
朦朧影、畫勾闌。
人情縱似長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幾番圓。
欲寄西江題葉字,流不到、五亭前。
問何日藕、幾時蓮。
白話譯文
夜霜滿地,明月懸天,月破雲影,月影朦朧,欄桿影子縱橫如畫。人情縱然如月一樣長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幾次月圓,情圓。想寫點書信隨風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東池裡荷葉剛剛泛新綠,小如銅錢。問問幾時才能結藕,何時才能開花?
作品鑑賞
人情縱然如月一樣長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幾次月圓,情圓。想寫點書信隨風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東池裡荷葉剛剛泛新綠,小如銅錢。問問幾時才能結藕,何時才能開花?
上片一個“縱似”由月圓月缺聯想到情無長久,不禁令人悲從中來。小荷才新綠,要到結藕開花,尚待時日,也許那就是相見之期。“藕”“蓮”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以“藕”和“蓮”分別諧音“偶”和“戀”(一說為“憐”,如《採蓮曲》;亦有作“聯”講的),從而委婉含蓄地表達愛情的主題及對愛人的思念。
楊慎《詞品》謂張先的《系裙腰》“詞穠薄而意優柔,亦柳永之流也”。詞人見到東池中的荷葉才剛剛泛綠,小如銅錢;便想到荷花生長的過程最終要“結藕開花”的,於是心中便有些許安慰,與心上人的見面,尚待時日,還沒有到真正“結藕開花”的時候,但終究有“結藕開花”之日。(“藕”、“蓮”運用象徵手法,“藕斷絲連”,“蓮”諧音“憐”,古詩詞中常用蓮來表示愛情。)
這是張先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以景起筆,月影朦朧,如詩如畫。一個“縱似”由月圓月缺聯想到情無長久,悲從中來!
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傷感!小荷才新綠,要到結藕開花,尚待時日,也許那就是相見之期。“藕”“蓮”運用象徵手法,“藕斷絲連”“蓮”諧音“憐”,古詩詞中常用蓮來表示愛情,例如《採蓮曲》
賞析
這是張先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楊慎《詞品》卷四謂張先的《系裙腰》“詞穠薄而意優柔,亦柳永之流也”。
上片以景起筆。月影朦朧,如詩如畫。一個“縱似”由月圓月缺聯想到情無長久,不禁令人悲從中來。下片由情及景。時值暮春,吟詠情思,想向心上人傳遞心意。便想到寫封書信,交付西江,可惜流不到五亭前。五亭,在浙江的湖州,西江的水是永遠也流不到這裡的,可見詞人慾解心事而不可得,悲更進一層。詞人見到東池中的荷葉才剛剛泛綠,小如銅錢;便想到荷花生長的過程最終要“結藕開花”的,於是心中便有些許安慰,與心上人的見面,尚待時日,還沒有到真正“結藕開花”的時候,但終究有“結藕開花”之日。
明月,欄桿,雲影。夜霜滿地,明月懸天,月破雲影,月影朦朧,欄桿影子縱橫如畫。 作者渲染了一種淒冷的氛圍,透著作者淡淡的傷感。
“人情縱似長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幾番圓。 ”運用比喻的手法,將人的感情比喻成月。即使是一年之中,又能有幾次月圓,又能有幾次團圓呢?比喻十分傳神,巧妙表達作者內心相思之苦。
“藕”、“蓮”運用象徵手法。“藕斷絲連”,“蓮”諧音“憐”,古詩詞中常用蓮來表示愛情。
詞的下闋蘊含了一個典故,運用了紅葉題詩的典故。唐代宮女良緣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緣的巧合。
——宣宗時宮女
流水何太急,
深宮盡日閒。
殷勤謝紅葉,
好去到人間。
紅葉題詩用來比喻男女之間奇特的姻緣。
藝術鑑賞
1、“藕”“蓮”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以“藕”和“蓮”分別諧音“偶”和“戀”(一說為“憐”,如《採蓮曲》;亦有作“聯”講的),從而委婉含蓄地表達愛情的主題。
2、寄情於景
“東池始有荷新綠,尚小如錢”預寄心事而不得,傷感之餘又充滿了愁思。小荷才綠,要到結藕開花,尚待時日,也許那就是相見之期。
主題歸納
這首詞借詠荷抒發了詞人對愛情長久的期盼和對愛人的思念之情。
詞牌格律
調見張先詞集。宋媛魏氏詞名《芳草渡》。
系裙腰 雙調六十一字,前段六句四平韻,後段六句三平韻 張先
清霜蟾照夜雲天 朦朧影 畫勾闌 人情縱似長情月 算一年年 又能得 幾番圓
平平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讀仄平平韻平平中仄中平中句仄中中平韻仄中仄句仄平平韻
欲寄西江題葉字 流不到 五亭前 東池始有荷新綠 尚小如錢 問何日藕 幾時蓮
仄中中中中中中句平中仄讀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平中句仄仄中平韻仄中中仄句仄平平韻
此詞前後段第三句及換頭句,俱用仄聲字住,不押韻。其第四句俱作四字句,各用一襯字,不獨後段第五句多一“問”字為襯字也。 按此調宋詞甚少,故此詞平仄即參劉、魏二詞。
作者簡介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
湖州)人。天聖八年(1030)
進士。歷任宿州掾、
吳江知縣、
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
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後以
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
張先「能詩及
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
詞內容大多反映
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他以
登山臨水、創作
詩詞自娛。詞與
柳永齊名,擅長
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
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
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
士大夫的閒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
情韻。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人稱為「
張三中」。後又自舉平生所得意之三詞:雲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歸朝歡》);「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世稱「
張三影」。《
一叢花令》中有「沉思細想,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生動。
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
詩歌在當代也享有盛名。
其詞含蓄項正,
意象繁富,內在凝練,於兩宋
婉約詞史里影響巨大,在詞由
小令向
慢詞的過渡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清末詞學理論家
陳廷焯評張子野詞云:“才不大而情有餘,別於秦、柳、晏、歐諸家,獨開妙境,詞壇中不可無此一家。”(《詞壇叢話》)
陳廷焯又稱:“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前此則為晏、歐、為溫、韋,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後此則為秦、柳,為蘇、辛,為美成、
白石,
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有含蓄處,亦有發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越亦不似豪蘇膩柳。規模雖隘,氣格卻近古。自子野後一千年來、溫、韋之風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
白雨齋詞話》)恰當地指出了
張先在詞史上的地位。
張先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頗多佳話。好友蘇軾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為其生活寫照。據傳
張先在八十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宴上,蘇軾再度賦詩調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
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
一樹梨花壓海棠。”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