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系外彗星
- 外文名:Extrasolar comet
系外彗星或太陽系外彗星是在太陽系之外,環繞著其它恆星的彗星。第一個系外彗星系是在1987年發現的,它環繞著繪架座β (老人增四),一顆非常年輕的A型主序星。迄2013年1月7日,總共已經發現了10個這樣的系統。天文學家使...
彗云:在彗發外由氫原子組成的雲,人們又稱為氫雲。直徑可達100萬~1000萬公里,但是有的彗星就沒有彗雲。根據彗頭的形狀和組成特點,可分為“無發彗頭”、球莖形彗頭、錨狀彗頭等等。彗尾是在彗星接近太陽大約3億公里(2個天文單位)開始出現,逐漸由小變大變長。當彗星過近日點(即彗星走到距太陽最近的一點...
彗星成因(cause of imformation of comet)是天體地學術語,屬於天體地學。定義 彗星形成於太陽系最邊遠的區域。在吸積形成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過程中,少數殘存的星子受大行星攝動作用,可以把這些區域的小物體拋到3×(104~105)天文單位的奧爾特雲甚至太陽系外,拋出的總質量大於地球質量,這些小物體長期...
非周期彗星,軌道為拋物線或雙曲線的彗星,因終生只能接近太陽一次,而一旦離去,就會永不復返,稱為非周期彗星。這類彗星不是太陽系成員,它們只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過客,無意中闖進了太陽系,而後又義無反顧地回到茫茫的宇宙深處。定義 非周期彗星定義為彗星的軌道周期在200年或以上,包括只會單次返回的彗星,它們...
PANSTARRS彗星,距離太陽約為12億公里,這一距離稍稍位於木星軌道外側,彗星C/2011 L4 (PANSTARRS)最有可能的誕生地是在奧爾特雲,這是一個包圍著太陽系的巨大空間區域。概述 1、當時Pan-STARRS 1望遠鏡正在進行例行巡天,搜尋任何可能對地球產生潛在威脅的小天體。發現這顆彗星純粹是無心之作,因為這顆彗星的軌道對...
2021年6月22日,南非拉斯坎布雷斯天文台的Tim Lister和納米比亞SkyGems望遠鏡的Luca Buzzi首次報告了該彗星 ,該彗星比預測的要亮,SkyGems報告了一個視大小大約15角秒寬的微長彗星。當時天體距離太陽為20.18 AU(30億公里)。 來自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的存檔圖像顯示,當該彗星位於23.8 AU(36億公里)...
與此相似,恩克也曾提出過一種方法:先以中間軌道作為參考,然後在直角坐標系內計算彗星對於中間軌道的偏離。這種方法用來研究短周期彗星非常方便,特別適用於研究彗星在近日點前後的運動。這兩種方法基本上奠定了天體力學數值方法的基礎。除太陽引力外,影響彗星運動的因素還有來自各大行星的引力。對於那些周期為幾年到幾...
星際彗星是位於星際空間中,並且不受恆星引力約束的彗星。雖然尚未查明這種天體是否存在,但確實有一些是存在的:行星的引力和經過的恆星會將歐特雲中的許多彗星從太陽系散射出去,相似的過程也可能在系外行星的系統中進行,因此可以期望有眾多不受恆星引力約束的彗星體。對星際彗星的檢測只能從它經過太陽系時是否呈現...
這顆彗星每437年才能繞太陽運行一周,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太陽系的冰冷空間中度過。它之所以呈現綠色,是因為包裹著彗核的氣體層,即彗發中有一種相對罕見的含碳氣體,裡面含有雙原子碳。而雙原子碳中的電子受激輻射出綠光,為彗星披上“一頭綠髮”。西村彗星正在逐漸靠近太陽,據預測,9月17日時它離太陽...
懷爾德二號彗星誕生的地方處於海王星軌道之外,之後在木星引力作用下軌道發生變化,逐漸靠近地球。天體介紹 彗星是太陽系中最原始、最古老的天體之一,也是天文學界探測的熱門天體之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把“星塵”號探測器送上天,試圖近距離窺探遙遠的“懷爾德-2”號彗星的面目。探測器發回的彗星照片讓科學家...
由於人類長期的天象觀測,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繞太陽運行。紛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們遐想萬千。彗星究竟誕生何處,一直是天文學家們探索的課題。近年,美國“哈勃”天文望遠鏡發現太陽系邊緣有一個龐大的彗星“搖籃”。“搖籃”呈環狀,內環位於天王星軌道之外,外環則超出了冥王星軌道。這個“搖籃”中約有2億個彗星...
對多數人來說,不管怎樣,大彗星很單純的就是一種美麗的景象。觀測資料 1996年的百武彗星。大多數的彗星都不能亮到肉眼可以直接看見的程度,它們在進入內太陽系後,除了天文學家之外,也沒有人看過它們。然而,偶爾的,有些彗星能達到肉眼可以直接看見的亮度,但能亮到比最亮的恆星還要亮的則真的很罕見。影響...
和歷史上多次出現過的謠言滿天飛一樣,這一次網際網路上再次出現了末日論甚囂塵上的場面,很多人瘋狂地傳遞著這樣一個訊息,說這顆埃里寧彗星就是傳說中的死亡之星“尼比魯”(Nibiru),而美國宇航局明知人類即將毀滅卻故意隱瞞真相。末日論者還提出,這顆彗星會和太陽系中其它大行星形成連珠,從而在地球上造成巨大災難。
天體生物學家錢德拉·威克拉馬辛哈和馬克斯·沃利斯說,探測到的一些物理特徵“羅塞塔”和“菲萊”在彗星表面,例如富含有機物的地殼,可以用外星微生物的存在來解釋。羅塞塔項目的科學家們認為這種說法是“純粹的推測”。富含碳的化合物在太陽系中很常見。羅塞塔和菲萊都不具備搜尋生物直接證據的能力。迄今為止唯一...
C/2012 S1被發現時的視星等為18.8等,對裸眼而言是太暗淡而不可能見到,但對大型望遠鏡和以攝影觀測的業餘天文學家來說,亮度已經足夠了。依照大多數彗星的模式,我們預期它會在接近太陽時亮度會逐漸增加,而掉頭返回外太陽系時亮度下降。在2013年6月5日至8月29日之間,C/2012 S1被預測離日度將會小於30度。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Shoemaker-Levy 9,簡稱:SL9,臨時編號:D/1993 F2)是一顆在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與木星撞擊的彗星。這次撞擊事件是人類第一次觀測到的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開始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陸續墜入木星大氣層,撞向木星的南...
由於從太陽鄰近區域路過的恆星對原始彗星的擾動,質量小的彗星離開彗星雲,扭過頭來,或往太陽系外跑去,或朝太陽系內部飛奔。多數彗星在向太陽進發時是沿著雙曲線或拋物線軌道的,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長途跋涉,當它們離太陽越來越近時被人們用望遠鏡捕獲。一些彗星與大行星相遇時軌道受到攝動,變成橢圓形軌道,由非...
奧特雲也被稱為原彗星雲區,簡·奧特教授估計該區域至少有兩百萬顆以上的原始彗星,但其總質量比地球質量還要小,繞太陽一周需幾百萬年,由於它們處於太陽與其他恆星之間,可能會受到其他恆星引力的影響,會使一些彗星改變原先運行的軌道,所以會出現部分彗星進入太陽系內周期運行,另一部分則出現拋入太陽系外的周期...
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彗尾一般...
除了離太陽很遠時以外,彗星的長長的明亮稀疏的彗尾,在給人們這樣的印象,即認為彗星很靠近地球,甚至就在我們的大氣範圍之內。1577年第谷指出當從地球上不同地點觀察時,彗星並沒有顯出方位不同:因此他正確地得出它們必定很遠的結論。彗星屬於太陽系小天體。基本簡介 當彗星逐漸接近太陽時,冷凍的表面開始蒸發,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