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展歷史,檢測原理,糞便分析工作站功能,分類與結構,操作步驟,要求和注意事項,參考文獻,
發展歷史
糞便檢驗起源於20世紀初期,由於腸道寄生病的大肆流行,引起對寄生蟲卵檢查的重視。而後對糞便中其他成分的檢驗也逐步展開。糞便檢測包括一般性狀檢查、顯微鏡檢查、潛血試驗是最常用檢查項目。糞便檢驗的自動化進程開展較晚,美國公司於1998年推出的DiaSys FE-2糞便分析工作站,主要用於糞便中腸道寄生蟲的篩查。
檢測原理
採用專用的糞便標本採集管,其結構有標本採集匙、過濾環、殘渣收集、生物安全防護、殘渣收集錐形部分等特殊結構。
標本採集匙採集糞便標本後,在標本室中加入甲醛鹽水和乙酸乙酯處理後與離心管連線,離心管自動封閉。振搖後,經過濾環過濾,大顆粒物質隔於殘渣收集器,而蟲卵、幼蟲、包囊、細胞則通過濾孔進入離心管,經離心沉澱於底部呈濃積液。
系統在微電腦控制下自動吸樣,在蠕動泵作用下,吸入沉澱物、染色、混勻、重懸浮,在光學流動管標準流動計數池內計數。系統每次吸入量和時間恆定,並對高濃度樣本自動稀釋,觀察分析後自動沖洗。
糞便分析工作站功能
多功能糞便分析工作站有四大標準功能:標本處理技術、形態學檢測技術、免疫學檢測技術、生物安全技術。
1. 全過濾分離法標本處理技術
步驟:取樣、加液、浸泡、混勻、均相全過濾分離
取樣 | 獲得規範的標本,可定量取樣 |
加液 | 不影響糞便的檢測,由儀器自主完成,使用生理鹽水稀釋,默認加液量設定,只對標本量太少的標本進行調整。 |
浸泡 | 改變糞便的硬度,使生理鹽水進入粘液裡面,更易打散、混勻,將蟲卵、細胞等有形成分釋放出來。 |
混勻 | 能夠選擇混勻強度,控制套用液濃度 |
均相全過濾分離 | 確保細小顆粒都可以保留在套用液中;套用液單獨保管在試管中。 |
2. 形態學檢測技術
流動計數池中全自動檢測,可以自定義圖片數量。圖片倍數有100、200、400可選。
3. 免疫學檢測技術
套用膠體金快速檢測,多項目的自動化檢測,每個標本任選檢測項目。常配備的膠體金試劑:隱血檢測試劑、輪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腺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試劑、轉鐵蛋白檢測試劑。
4. 生物安全技術
在抽氣泵作用下,通過低效、中效、高效過濾網輸送到排氣管道和戶外。廢物、廢液收集到廢液瓶和垃圾袋中。
分類與結構
1. 直接塗片式糞便分析工作站
基本構成:樣本前處理、紙片、鏡檢、耗材處理和計算機系統構成。
技術特點:1)模擬人工直接塗片技術,糞便不需要過濾,確保生物樣本的代表性;2)使用一次性載玻片,沒有交叉污染;3)可以獲得高清的檢查圖像;4)儀器可自動操作,通過三維機械手將玻片送到顯微鏡下;5)可與醫學實驗室平台連線;6)可同期進行潛血試驗等特檢指標的膠體金法檢查。
2. 過濾懸浮式糞便分析工作站
基本構成:一般有定量泵、蠕動泵、攝像頭、成像系統組成。
技術特點:1)避免交叉污染,整個過程都在封閉環境中進行;2)儀器內置高精度顯微攝像系統;3)快捷的自動樣品處理、自動視野轉換,提供的圖像更清晰;4)標準化程度高;5)自動自檢。儀器故障自動報警;6)充分考慮臨床需求,結構合理。
3. 離心濃縮式糞便分析工作站
基本構成:包括標本濃縮收集管、自動加樣裝置、流動計數室、顯微鏡、電腦控制部分。可自動吸樣、染色、混勻、重懸浮、傳動裝置,通過觀察判斷糞便殘渣各種成分做出定量計數。
技術特點:1)提高蟲卵檢出陽性率;2)視野清晰;3)自動染色;4)操作簡易、快速;5)安全環保;6)減輕勞動程度。
操作步驟
以DiaSys FE-2糞便分析工作站為例,1)正確安裝工作站(流動計數室安裝在顯微鏡載物台,固定好連線管),檢查試劑,接通電源。2)按未染色沖洗鍵,啟動電源,儀器完成自檢。3)將吸樣針插入糞便濃縮物離心管中。4)按“進樣”鍵,濃縮物自動吸入到流動計數室。5)在顯微鏡下讀取結果。6)觀察完畢後,按“未染色沖洗鍵”,沖洗後,再按“染色沖洗鍵”,沖洗液均返回離心管中。7)沖洗完成後,指示燈閃亮,表示可以進行下一次檢測。
要求和注意事項
1. 標本採集容器
1)樣品採集容器應潔淨乾燥,不含消毒劑和化學藥物,應一次性使用,同時應有足夠容量。2)應有標籤和可貼上檢驗申請單,最好以條碼的方式區分檢驗個體。3)應囑咐患者注意收集含膿血粘液等異常部分的送檢。
塗片要求
1)選取有膿血及異常部分及時製作生理鹽水塗片。2)自動化儀器塗片樣本分布應均勻,同時保持管路潔淨。3)所用生理鹽水應新鮮,避免有雜菌生長。
2. 鏡檢要求
1)先用低倍鏡檢視全片,然後轉換高倍鏡仔細觀察、鑑別。2)寄生蟲蟲卵的檢查:原蟲檢查的標本必須在低倍鏡檢查的基礎上再換高倍鏡。3)自動檢查法尚有不足,應對拍攝的圖片進行人工審核,審核後方可發檢驗報告。
參考文獻
[1]許建邦,鄺桂星,林育華.DiaSys FE-2糞便分析工作站的臨床套用[J].醫學研究通訊,2004(0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