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UG NX 5 + LMAGEWARE逆向工程設計

精通UG NX 5 + LMAGEWARE逆向工程設計

《精通UG NX 5 + LMAGEWARE逆向工程設計》是一本吳永強編制,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精通UG NX 5 + LMAGEWARE逆向工程設計
  • 作者:吳永強
  • ISBN:9787121053610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容簡介,目錄,

容簡介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實際項目為背景,從工程實用的角度出發,以基本技術與實例精講的形式,詳細深入地介紹了UGNX+Imageware在逆向工程中的理論、方法、技巧及工程實踐。本書共分4篇17章,分別為基礎入門篇、UGNX5.0逆向設計功能精解、Imageware12功能精解及UG+Imageware綜合套用。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本書以實際項目為背景,從工程實用的角度出發,以基本技術與實例精講的形式,詳細深入地介紹了UGNX5.0+Imageware12逆向工程設計的方法、技巧與工程實踐。本書包括4篇,分別為基礎入門篇、UGNX5.0逆向設計功能精解、Imageware12功能精解和UG+Imageware綜合套用。首先對逆向工程的理論知識進行了簡單的論述,然後通過工程小實例和命令解析的形式,對UGNX5.0和Imageware12在逆向工程中的功能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講解;同時介紹了幾個綜合的典型實例,便於讀者能夠快速掌握UGNX5.0、Imageware12的實際套用。最後,對UG+Imageware逆向設計的各種方法進行了綜合性套用,讀者通過學習後舉一反三,將能夠快速提升UG+Imageware的綜合設計能力。
本書語言簡潔,圖例豐富,講解直觀,操作步驟詳細。精選經典實例,涵蓋了轎車、機車、家電等多個套用領域,全部來自一線工程實踐,操作性和指導性強。光碟里包括書中所有範例的素材源檔案和部分視頻演示,方便讀者學習時使用。
本書適合UG逆向工程晌初、中級讀者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及社會相關培訓班學員的教材。

目錄

前言
第1篇基礎入門篇
第1章逆向工程概述
1.1逆向工程的定義
1.2逆向工程軟體介紹
1.2.1Imageware
1.2.2GeomagicStudio
1.2.3CopyCAD
1.2.4RapidForm
1.2.5ICEMSurf
1.3逆向工程的硬體系統
1.3.1硬體系統概述
1.3.2接觸式測量三坐標機系統
1.4逆向工程設計流程與步驟
1.4.1逆向工程流程
1.4.2逆向工程設計步驟
1.5逆向工程的套用領域
1.6本章小結
第2章UG逆向工程設計概論
2.1UG軟體模組簡介
2.2UGNX5.0的用戶界面
2.2.1UGNX5.0的基本界面
2.2.2UGNX5.0功能模組的進入
2.3UG逆向設計的一般流程
2.4UG逆向設計原則及重要概念
2.5本章小結
第3章Imageware逆向工程設計概論
3.1Imageware12軟體界面
3.2Imageware建模過程
3.3Imageware中曲線和曲面的概念
3.3.1Imageware中曲線的概念
3.3.2Imageware中曲面的概念
3.3.3逆向工程中的Imageware曲面概念
3.4本章小結
第2篇UGNX5.0逆向設計功能精解
第4章UG的基本操作
4.1滑鼠的套用
4.2定製工具條
4.3對象的選擇
4.4對象的隱藏
4.5層操作
4.6坐標系操作
4.7變換操作
4.8格式轉換
4.9檔案操作
4.10本章小結
第5章曲線構造
5.1基本曲線
5.1.1繪製直線
5.1.2圓弧
5.1.3圓
5.1.4倒圓
5.2樣條曲線
5.2.1樣條曲線的生成方式
5.2.2創建樣條曲線
5.2.3藝術樣條
5.3橋接曲線
5.4連線曲線
5.5投影
5.6相交曲線
5.7截面曲線
5.8在面上偏置曲線
5.9抽取曲線
5.10偏置曲線
5.10.1[偏置曲線]對話框
5.10.2偏置偏置曲線操作步驟
5.11本章小結
第6章UG曲線編輯與分析
6.1編輯曲線參數
6.1.1[編輯曲線參數]對話框
6.1.2常用對象的參數編輯方法
6.1.3編輯樣條曲線的方式
6.2編輯曲線長度
6.2.1[曲線長度]對話框功能選項
6.2.2操作步驟
6.3修剪曲線
6.3.1要修剪的曲線與邊界對象
6.3.2其他選項
6.3.3修剪步驟
6.4修剪角
6.5分割曲線
6.6曲線分析
6.6.1曲率梳分析
6.6.2拐點分析
6.6.3峰值點分析
6.7本章小結
第7章UG曲面構造
7.1通過曲線組
7.1.1[通過曲線組]對話框
7.1.2操作步驟
7.1.3訓練實例
7.2通過曲線格線
7.2.1[通過曲線格線]對話框
7.2.2操作步驟
7.2.3訓練實例
7.3掃掠
7.3.1[掃掠]對話框
7.3.2操作步驟
7.3.3訓練實例
7.4修剪的片體
7.5橋接
7.5.1[橋接]對話框
7.5.2訓練實例
7.6延伸
7.6.1[延伸]對話框
7.6.2操作步驟
7.7擴大
7.7.1[擴大]對話框
7.7.2操作步驟
7.8規律延伸
7.9偏置曲面
7.10大致偏置
7.10.1[大致偏置]對話框
7.10.2操作步驟
7.11N邊曲面
7.11.1[N邊曲面]對話框主要選項
7.11.2操作步驟
7.12倒圓角
7.12.1邊倒圓
7.12.2面倒圓
7.12.3軟倒圓
7.12.4倒圓角的原則及技巧
7.13樣式圓角
7.13.1[樣式圓角]對話框
7.13.2操作步驟及方法
7.14本章小結
第8章曲面編輯及曲面分析
8.1移動定義點
8.1.1移動定義點功能講解
8.1.2移動定義點的操作步驟
8.2移動極點
8.3等參數修剪/分割
8.4法向反向
8.5曲面分析概述
8.6偏差測量
8.7截面分析
8.8高亮線分析
8.9面分析-半徑
8.10面分析-反射
8.11曲面連續性分析
8.12面分析-斜率
8.13本章小結
第9章設計特徵及特徵操作
9.1二維草圖
9.1.1草圖工作模式
9.1.2創建草圖
9.1.3建立草圖對象
9.1.4草圖約束
9.1.5草圖定位約束
9.1.6約束操作
9.1.7草圖操作
9.1.8草圖實例
9.2拉伸
9.2.1[拉伸]對話框
9.2.2操作步驟
9.2.3訓練實例
9.3迴轉特徵
9.3.1[迴轉]對話框
9.3.2操作步驟
9.4縫合
9.4.1[縫合]對話框
9.4.2操作步驟
9.5偏置面
9.6抽取幾何體
9.7曲線成片體
9.7.1由選擇的曲線決定曲面
9.7.2操作步驟
9.8加厚特徵
9.9基準平面
9.9.1類型(生成基準平面的主要類型)
9.9.2建立基準平面的步驟
9.10有界平面
9.10.1生成有界平面的方法
9.10.2操作步驟
9.11本章小結
第10章UG逆向設計典型實例
10.1汽車車身零件設計
10.1.1實例說明
10.1.2設計思路與方法
10.1.3數據數的處理
10.1.4曲面構造過程
10.1.5倒圓角操作
10.1.6修剪邊界
10.1.7實例總結與提示
10.2機車前面板的逆向造型
10.2.1實例說明
10.2.2設計思路與方法
10.2.3數據數的處理
10.2.4創建曲面A
10.2.5創建曲面B
10.2.6倒圓角
10.2.7創建曲面C
10.2.8創建曲面D、E、F和G
10.2.9創建曲面H
10.2.10構造輪廓線
10.2.11鏡像曲面
10.2.12橋接曲面
10.2.13創建曲面I
10.2.14創建曲面J
10.2.15產品的壁厚生成
10.2.16實例總結
10.3機車尾箱下蓋的逆向造型
10.3.1實例說明
10.3.2設計思路與方法
10.3.3創建曲面A
10.3.4實例總結
第3篇Imageware12功能精解
第11章Imageware12基本操作
11.1模式條
11.2滑鼠及快捷鍵
11.2.1滑鼠的套用
11.2.2快捷鍵的套用
11.3功能設定
11.4層的使用
11.5本章小結
第12章Imageware點雲處理
12.1點雲顯示
12.2點雲的創建
12.2.1創建點
12.2.2構建點
12.2.3特徵提取
12.2.4CrossSection(剖斷面構造)
12.3編輯點雲
12.3.1析出點雲
12.3.2PickDeletePoints(噪點刪除)
12.3.3DataReduction(數據精減)
12.3.4多邊形化點雲
12.4本章小結
第13章Imageware12曲線生成
13.1基本曲線
13.1.1基本曲線構造
13.1.2基本曲線擬合
13.23D樣條線創建
13.2.13DB-Spline
13.2.2ControlPoints
13.33D樣條線構造
13.3.1曲面上曲線
13.3.23DCurvefromSurface(基於曲面構造曲線)
13.3.3基於點雲構造曲線
13.4本章小結
第14章Imageware曲面生成
14.1基本曲面創建及構造
14.1.1平面的創建
14.1.2基本曲面形體的創建
14.1.3基本曲面的構造
14.2通過點雲擬合曲面
14.3通過曲線構造曲面
14.3.1Bi-DirectionalLoft(雙向放樣面)
14.3.2Lon(放樣面)
14.3.3SurfacebyBoundary(通過邊界曲面)
14.3.4Fitw/CloudandCurves(通過點雲、曲線擬合曲面)
14.3.5BlendUVCurveNetwork
14.3.5(UV格線線曲面)
14.3.6SurfaceofRevolution(旋轉曲面)
14.3.7PlaneTrimmedw/Curves(修剪曲線構造平面)
14.4通過曲線掃掠曲面
14.5曲面混合
14.6曲面倒角
14.7本章小結
第15章Imageware曲線曲面編輯
15.1控制點調整
15.1.1調整控制點的方式
15.1.2控制點的移動控制
15.1.3其他控制選項
15.2連續性操作
15.2.1曲線約束
15.2.2SnapCurvestoCurves
15.2.3Match2Curves
15.2.4MatchSurface
15.2.5MakeEdgeCurvatureSymmetric
15.3Parameterization(參數調整)
15.3.1ConvertOrder
15.3.2Reparameterize
15.3.3Insert/RemoveKnots
15.3.4Redistribute
15.3.5Insert/RemoveCurveControlPoint(s)
15.3.6InsertSurfaceKnot(s)
15.3.7RedistributeSurfaceControlPoints
15.3.8ConvertSurfacetoBezier
15.4Extend(延伸)
15.5控制點及結點的移除
15.6光順操作
15.7剪斷操作
15.7.1曲線剪斷操作
15.7.2曲面剪斷操作
15.8修剪操作
15.8.1TrimSurface(修剪曲面)
15.8.2Trimw/Curves(利用曲線修剪曲面)
15.9本章小結
第16章Imageware逆向設計典型實例
16.1鈑金件逆向實例
16.1.1實例內容說明
16.1.2設計思路與方法
16.1.3點雲分析及處理
16.1.4曲面surfA、SurfB和SurfC的構造
16.1.5曲面SurfD、SurfE、SurfF和SurfG的構造
16.1.6實例總結
16.2汽車車門逆向實例
16.2.1實例內容說明
16.2.2設計思路與方法
16.2.3曲面SrfA的構造
16.2.4實例總結
第4篇UG+Imageware綜合套用實例
第17章UGNX5.0+Imageware12的綜合套用
17.1UGNX5.0+Imageware12的集成
17.1.1UGNX5.0+Imageware12的集成
17.1.2UGNX5.0+Imageware12的集成功能
17.2UGNX5.0+Imageware12綜合套用的流程
17.2.1從UGNX5.0啟動Imageware12
17.2.2導入Imageware12檔案到UG_NX5.0
17.3UG+Imageware綜合實例典型汽車內飾塑件的逆向設計
17.3.1實例分析
17.3.2設計流程
17.3.3設計步驟
17.4本章總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