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精》是明末清初科學家宋應星所寫的作品,是《天工開物》其中一篇。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粹精①
宋子曰:天生五穀以育民,美在其中,有“黃裳”之意焉②。稻以糠為甲,麥以麩為衣,粟、粱、黍、稷毛羽隱然③。播精而擇粹,其道寧終秘也④。飲食而知味者,食不厭精⑤。杵臼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⑥。為此者豈非人貌而天者⑦哉?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粹精:《易·乾》:“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此處言糧食之加工,使其更加純粹。
②有“黃裳”之意焉:《易·坤》:“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美在中也。”在此借喻糧食顆粒外有黃衣包裹,而其精華則在其中。
③毛羽隱然:毛羽,與前之“甲”、“衣”均指糧食顆粒的外殼。毛羽隱然,指粟粱等為羽片狀外殼所包裹。
④播精而擇粹,其道寧終秘也:播:此即簸揚之簸字。簸取其精而擇其粹,其中的道理終究是會為人所揭開的。
⑤食不厭精:《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⑥杵臼(chǔ jiù)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小過”為《易》之卦名,其象“艮下震上”。艮為山,震為木,正是木杵搗石臼之形。
⑦人貌而天者:雖然是人的行為,卻能合於天道
作品譯文
宋先生講過:自然界中生長的各種穀物養活了人,五穀中精華和美好的部分,都包藏在如同金黃外衣的穀殼下,帶有《易經》中所說的“黃裳”,有美在其中的意味。稻穀以糠皮作為甲殼,麥子用麩皮當做外衣,粟、粱、黍、稷都如同隱藏在毛羽之中。通過揚簸和碾磨等工序將穀物去殼、加工成米和面,這些方法對於人們難道永遠是一種秘密嗎?講究飲食滋味的人們,都希望糧食加工得越精美越好。靠著杵臼的使用,人們解決穀物加工的問題而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這大概是受到了《易經》中“小過”一卦的卦意的啟示吧。發明這一系列方法的人,難道不是憑藉人類的超凡才智而只是憑神秘的天意嗎?
創作背景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
作者簡介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舉人。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說:“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絝子弟”與“經士之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1638~1654)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
他在《序》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說:“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只得“炊燈具(備)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縣學教官)。期間,他將其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刊行。稍後,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後作為明遺民,約在清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去世。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