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聯盟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個人才培養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聯盟
- 成立時間:2023年10月11日
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聯盟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個人才培養組織。
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聯盟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個人才培養組織。發展歷史2023年10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聯盟成立大會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行。1組織體系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聯盟是由廣州市...
2017年12月19日下午,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產教聯盟成立大會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深信院當選理事長單位,孫湧校長當選理事長。首批加入聯盟的成員單位105家。聯盟將積極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紮實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適應新時代、新產業、新技術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8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簡稱“西岸科教聯盟”)成立儀式在澳門大學舉行。共有逾70名來自大灣區西岸的政府部門代表和高校領導參加聯盟成立儀式。“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由澳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五邑大學共同發起,共17所大灣區高校參與...
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分會理事長。一、主要成就 2018年1月,獲批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019年11月,創建“博思雲人才網”產教融合服務平台;2020年12月,發起成立大灣區產教聯盟並先後在雲南大理、甘肅蘭州設立大灣區產教聯盟西南區域中心、西北區域中心;2021年12月,創立大灣區產...
《規劃》提出,到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規模、結構、布局更加協調,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發展特色更加鮮明,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機製取得突破,人才協同培養體制機制基本確立,區域高校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和國際聲譽顯著提升,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能力明顯增強,在若干重要領域產出引領性原創成果...
聯盟學校將全面整合粵港澳大灣區音樂教育的優質資源,建立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教育合作機制,實現區域音樂教育深度融合,推動大灣區藝術教育事業發展。據介紹,聯盟以創新合作、協同發展、共享成果為宗旨,以深化粵港澳中國小音樂、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藝術的人才培養、藝術創作、藝術展演、文化傳承、藝術研究的交流為...
大灣區積體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 12月5日,大灣區積體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廣東工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該校為剛剛成立的微電子學院揭牌,啟動了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積體電路產教融合培育急需人才的序幕。
該聯盟將發揮科協系統的智力、組織和人才優勢,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國家貢獻科協力量。工作目標 一是構建開放型區域科技協同創新共同體。充分發揮聯盟開放型、樞紐型、平台型組織特點,攜手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對粵港澳高端科技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建設一批有利於人才、信息、...
聯盟將致力於打破“大陸缺技術、港澳缺場景”的區塊鏈產業發展困局,建立區塊鏈合作平台和交流機制,推動三地人才和知識的共享與流動,形成創新合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實體經濟”創新融合式發展。聯盟將基於粵港澳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點套用領域和方向,推動區塊鏈通用開發平台、區塊鏈雙創平台、區塊鏈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