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

《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討論稿)》,2018年10月,由廣東省林業系統首次向社會公布。

至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水鳥生態廊道,改善水鳥生境,提供更多的棲息地給珍稀野生水鳥“安家入戶”,增加種群數量。同時,廣東的街坊將有更多觀鳥路線,親近自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
  • 公布時間:2018年10月
  • 發布單位:廣東省林業系統
發展背景,主要內容,

發展背景

粵港澳大灣區有豐富的濱海濕地和水網濕地,又位於國際東亞候鳥重要遷徙路線的中端位置,每年成千上萬的遷徙性水鳥在此南來北往或繁衍後代。環境的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安家入戶”,如海珠國家濕地、南沙濕地、花都湖濕地等,也給市民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在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中,廣東一共增加了70個白雲山的森林面積。諮詢會上,專家肯定了綠色廣東近年來的成果。
據介紹,目前,全省已列入國際重要濕地4處、濕地自然保護區94處,濕地公園190個,濕地保護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主要內容

《規劃》提出,至2025年粵港澳建成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實現大灣區珍稀野生水鳥的種群數量增長,分布範圍擴大,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的總體目標。
實現這個目標分3步走,第一是全面推進期(2018~2020年),摸清粵港澳大灣區濱海濕地、水鳥及其生境現狀,對水鳥生態廊道進行合理規劃。基本消除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上的阻隔,最佳化大灣區生態安全螢幕障體系,初步構建水鳥生態廊道。第二是完善提升期(2020~2022年),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第三是鞏固完整期(2022~2025年),大灣區的水鳥生境得到大幅改善,顯著提高水鳥物種多樣性,擴大珍稀野生水鳥的種群規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範圍是灣區內沿海灘涂、主要的濕地公園、河流入海口以及直接入海的河流及其支流灘涂。據初步規劃,擬劃分“主、次、支”廊道3級結構,其中,一級廊道為主廊道,以沿海灘涂及河流入海口為主;二級廊道為次廊道,以直接入海的河流及其灘涂為主;三級廊道為支廊道,以主要河流的支流及其灘涂為主。
其中主廊道平均寬度1000米,分布在從惠州到香港再到江門的沿海區域,將發揮廊道骨架結構作用、水鳥遷移、鹹淡水循環的重要通道。
次廊道平均寬度200米,主要沿著東西北江主幹流分布,作為水鳥遷移、水系循環的重要廊道、限制快速城市化進程的生態隔離。
支廊道平均寬度30米,是水鳥遷移的重要廊道,提供營養物質循環、人居小氣候營造、居民教育遊憩等。
在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的建設過程中,黑臉琵鷺有望成為首個“明星鳥種”。作為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水禽,黑臉琵鷺每年有超200多只在香港棲息,而廣東全省從2010年的100多隻增至2016年的250多隻,總數占到全球的十分之一左右。
目前,廣東調查記錄到的404種鳥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物種45種,占總數的11.14%。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物種5種,分別為白腹軍艦鳥、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白肩雕。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曹洪麟則建議,像黑臉琵鷺這類的重要鳥類還可以再增加1-2個物種。例如中華秋沙鴨,按照此前的規律,這種鳥僅遷徙到惠州白盆珠,通過努力,也可以吸引其到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安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