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揭曉了“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 本次論壇由中國生產力學會、羅湖區人民政府和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當日,“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企業創新研究中心(內地)”應勢成立,中心未來將積極推動區域合作創新、科技引領創新和企業驅動創新,引領企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聚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企業創新研究中心
- 機構地址:粵港澳大灣區
2021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揭曉了“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 本次論壇由中國生產力學會、羅湖區人民政府和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當日,“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企業創新研究中心(內地)”應勢成立,中心未來將積極推動區域合作創新、科技引領創新和企業驅動創新,引領企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聚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2021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揭曉了“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 本次論壇由中國生產力學會、羅湖區人民政府和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當日,“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大灣區國創中心”)是根據國家戰略部署打造的跨區域、跨領域、跨學科、跨產業的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是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布局的戰略科技力量、國家區域創新體系的“四梁八柱”。2021年4月22日...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產業協同的灰色關聯分析與協調機制創新 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協調機制研究 人才培養 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以校內、研究院內相關學科學術骨幹為基礎,聯合校外相關領域專家,以科學研究為主組建科研團...
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是廣東財經大學下屬研究機構。機構領導 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於2019年5月被廣東省教育廳批准為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分為:產業創新競爭力、制度創新...
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粵港澳創新中心是一個研究機構。1、創新中心簡介 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廣州市、廣州開發區聯合共建了粵港澳創新中心,致力於推動港澳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大灣區建設。2、支持...
廣州市大型企業創新體系建設研究中心強調,廣州市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是作為核心增加級、超級中心城市充分發揮地區創新輻射作用以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廣州。具體而言,基地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自我定位。自我定位一:廣東省大型企業...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 股份有限公司在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廣州市科技局的指導下,由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廣東省創投協會等各相關機構共同組建成立。大灣區中心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站式科技創新服務平台”,...
為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於“支持內地與港澳智庫加強合作,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目標要求,早在2021年4月,依託鄭永年教授工作團隊,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由廣汽集團、廣藥集團、越秀集團等6家穗港澳知名企業...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將聯合粵港澳地區及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團隊,以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投資者、研究機構等為主要服務對象,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高端智庫,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政府決策諮詢服務;打造權威指數和數據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規劃與科技創新中心主要職責包括:加強與粵港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合作,集聚國際創新資源,推動能源領域協同創新;充分發揮核心智庫作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行業一體化發展;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能源...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於2018年08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楊雲飛。經營範圍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一般經營項目是:企業管理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除外);社會經濟諮詢;資產管理(不含許可審批項目);科技信息諮詢服務;信息技術...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 (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Academy 簡稱“IDEA研究院”)是註冊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的一所面向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產業及前沿科技的國際化創新型研究機構。研究院旨在結合大灣區數字經濟領域發展需要,...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於2019年9月發起成立,為廣東省屬事業單位,定位於國際一流的納米技術成果轉化基地,旨在創建完整的1-9級科技創新鏈,圍繞戰略技術、前沿技術和...
灣區創新力榜單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審定發布活動是由深圳工業總會聯合廣東省灣區新經濟研究院、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力合科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商報、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機構共同舉辦的一項公益性活動,旨在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港深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意兩地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實現“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促進政策研究》是2021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子丹、袁永。內容簡介 本書以創新集聚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相關理論和科學學、創新經濟學等科技政策研究相關理論為基礎,深入研究國際科技創新...
廣東鴻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裁 學術研究 研究院依託中央財經大學獨特學科優勢,緊密結合地方發展需求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及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將在以下領域開展一系列創新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貿易、稅收、...
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後科技創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目前有會員102名,其中港澳地區會員31名,珠三角地區會員71名,會員的覆蓋領域包括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等近20個學科領域。三維掃瞄器、精密塗布器、功率感測器……在粵港澳大灣區...
2021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揭曉了“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 本次論壇由中國生產力學會、羅湖區人民政府和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粵港澳大灣區(黃埔)醫療科技創新基地項目由中建國際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建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通過引入港澳及國際醫藥、醫療器械、數字醫療等高質量大健康產業資源,在黃埔區建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
2019年落戶前海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中心,採用“港人服務港人”模式。公司規模 港澳青年非常看重內地市場,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已入駐了56家港澳創業團隊,覆蓋人工智慧、文化創意、教育和設計領域,趨於飽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