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關舊址

粵海關舊址

粵海關舊址(Mansion of the Canton Customs)是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一處清末民初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建築樓,俗稱大鐘樓,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嶺南街道聯慶社區沿江西路29號,瀕臨珠江河道。1914年3月28日奠基,由海關總稅務司署英籍總工程師大衛·迪克(David C Dick)規劃,英國建築師阿諾特·查爾斯·達德利(C. D Arnott)設計,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至今已100年,鐘樓里有目前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英制全機械傳動式立鐘。

大鐘音樂採用了英國威斯敏斯特宮(Westminster Palace)報時鐘聲,所鳴鐘聲響徹四方,1公里範圍內均可聽到,鐘樓為穹隆頂,高13米,四面各砌雙柱塔司乾雙柱。鐘樓建築面積62平方米,分為兩層:下為鐘室,內有不同口徑的銅製吊鐘5座;上為鐘機房,四面各有直徑2.5米的外向圓鐘面,晝夜通明,可24小時奏樂報時,傳聲甚遠。曾作為往時廣州人的標準時間參考,也是很多廣州老街坊的城市記憶。

鐘樓由華昌工程公司承建,於公元1916年6月建成,大樓坐北向南,四層,連樓總高31.85米,建築面積404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耗資21萬銀兩。

該海關創立於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與江海關、津海關合稱清朝三大海關。該大樓見證中國海關從清朝到建國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價值。199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粵海關舊址
  • 開放時間:周三:9:00-16:00,其他時間不對外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屬城市廣東省廣州市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建築特點,歷史背景,近代之最,歷史沿革,開放情況,相關信息,

建築特點

該建築白色古羅馬風格,是近代流傳到中國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典型建築。1914年奠基,由海關總稅務司署英籍總工程師大衛·迪克(David C Dick)規劃,英國皇家建築師阿諾特·查爾斯·達德利(C. D Arnott)設計,華昌工程公司承建,於公元1916年6月建成。大樓坐北向南,四層,連鐘樓總高31.85米,建築面積404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南立面用花崗石砌築,西北立面砌紅磚牆,整體鋼筋水泥結構,以大塊麻石作基礎。首層為基座形式,用大理條石砌築,使上層光滑的圓柱和飾以花餅的欄桿形成對比。正面外牆以花崗岩圓柱與條石鑲砌,正面和東側柱廊全部雙柱,仿羅馬愛奧尼式巨柱通貫二三層,四層為羅馬塔司乾柱式。各室高大寬敞,光線柔和並配有壁爐,門窗頂部略呈平緩的拱形,高大黑色柚木窗、木門,木門中間還有兩扇小門。走廊鋪設著細緻講究的花階磚地板、彩瓷磚牆裙。頂築巴洛克風格穹隆頂的鐘樓,四面各砌塔司桿雙柱,高13米,建築面積62平方米。分為兩層:下為鐘室,內有不同口徑的銅製吊鐘5座,為1915年英國製造;上為鐘機房,裡面安放有目前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英制全機械傳動式立鐘。鐘樓四面各有直徑2.5米的外向圓鐘面,晝夜通明,可24小時奏樂報時,傳聲甚遠。整個建築建成共花了21萬銀兩。門頂原刻“粵海關”三字,1949年後曾為“廣州海關”4個金字代替,2007年恢復原狀。
粵海關正面粵海關正面

歷史背景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開放海禁,設粵(在廣州)、閩(在廈門)、江(在雲台山,今連雲港附近)、浙(在寧波)四個海關。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關閉廈門、雲台山、寧波三個海關,僅留廣州一口對外貿易,粵海關遂居重要地位。清朝皇帝派遣“監督”管理粵海關事務,以滿族親貴充任,具有與總督、巡撫平行而班次略後的官階。
鴉片戰爭前,粵海關並不直接管理來粵貿易的外國商人,而是通過特許商行——十三行進行管理。鴉片戰爭後,十三行壟斷對外貿易的制度被廢除,粵海關開始直接插手外貿管理。
粵海關舊址保護碑粵海關舊址保護碑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國攫取了中國海關管理權。1859年(鹹豐九年)10月,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攫奪粵海關行政權,從此粵海關一直為帝國主義所把持,直到廣州解放。
1931年6月1日,粵海五十里外常關改轄于海關機構,稱分卡或分關,統歸粵海關稅務司署(簡稱粵海關)管理,至此原來由粵海關監督管理的常關退出歷史舞台。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950年1月31日,粵海關稅務司署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海關”,直屬於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
2016年是“大鐘樓”建成100周年,粵海關舊址是繼北京中國海關博物館後第二個,也是直屬海關第一個國有博物館-粵海關博物館,於2015年12月28日通過廣東省文物局備案登記。主要進行與粵海關相關文物藏品的徵集收藏、文物建築保護、陳列展示以及開展學術研究、社會教育、文化交流、文創產品開發等,深入挖掘粵海關歷史文化內涵,彰顯海關工作對於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的重要作用。

近代之最

“大鐘樓”在廣州近代建築史上擁有許多之最:最早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築物之一;最早採用垂直電梯的辦公大樓之一;最早採用進口瓷片、馬賽克進行室內裝飾的建築物之一;最早設立走火梯及逃生通道的辦公建築之一,至今仍然滿足消防需要。建築照片還曾於1925年4月送“美國建築技術賽會”陳列展出。

歷史沿革

粵海關設立於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是中國最早設立的海關之一,公元1860年(鹹豐十年)粵海關稅務司在該建築關址正式建立公署。原樓於1913年拆除,公元1914年(民國三年)粵海關大樓工程在現址奠基,由英國建築師戴衛德·迪克(David Dick)設計,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設計,華昌工程公司承建,於1916年5月竣工。1925年4月建築照片送“美國建築技術賽會”陳列展出。2006年9月12日,廣州海關辦公地點正式撤出已經使用了91年的粵海關大樓,遷往天河修復前的粵海關大門上方的“廣州海關”四字區珠江新城。海關總署於2007年2月批覆,原廣州海關的“大鐘樓”將建設為中國海關博物館分館。2007年8月完成恢復其舊貌,保養維護工程。海關博物館則在同年12月28日布置完成並適時對公眾開放。

開放情況

粵海關舊址是中國內地唯一的海關博物館。粵海關舊址於2007年12月28日完成館內布置,每逢周一、三、五,接受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團體的預約參觀。2009年9月20日和28日,曾對社會公眾試行開放2天;從2010年1月13日起,改為每逢周三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9:30至下午4:00,市民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可領票免費進場,參觀1至4層的博物館展室,屋頂及其上面的鐘樓則不開放,每日參觀人數限於800人;從2011年1月開始,博物館再次縮減開放時間,只限在每個月第三周的周三向個人開放參觀,維持憑證件免費領票的安排,開放時間為上午9:30至下午4:00,社會團體憑單位公函仍可在每周一、三、五預約集體參觀。

相關信息

粵海關舊址的大鐘曾每隔15分鐘響一次音樂,上世紀80年代後期,考慮到大鐘報時聲和鐘聲會影響周圍居民休息,海關應市民要求最終還是停止了鐘聲和音樂報時。樓頂機械大鐘近年,由於大鐘運行時間太長及零部件磨損嚴重,導致大鐘時間出現較大誤差,為此曾對大鐘進行過兩次維修以恢復大鐘走時的準確性。2016年1月1日起,大鐘樓早晚8點恢復敲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