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關舊址(Mansion of the Canton Customs)是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一處清末民初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建築樓,俗稱大鐘樓,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嶺南街道聯慶社區沿江西路29號,瀕臨珠江河道。1914年3月28日奠基,由海關總稅務司署英籍總工程師大衛·迪克(David C Dick)規劃,英國建築師阿諾特·查爾斯·達德利(C. D Arnott)設計,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至今已100年,鐘樓里有目前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英制全機械傳動式立鐘。
大鐘音樂採用了英國威斯敏斯特宮(Westminster Palace)報時鐘聲,所鳴鐘聲響徹四方,1公里範圍內均可聽到,鐘樓為穹隆頂,高13米,四面各砌雙柱塔司乾雙柱。鐘樓建築面積62平方米,分為兩層:下為鐘室,內有不同口徑的銅製吊鐘5座;上為鐘機房,四面各有直徑2.5米的外向圓鐘面,晝夜通明,可24小時奏樂報時,傳聲甚遠。曾作為往時廣州人的標準時間參考,也是很多廣州老街坊的城市記憶。
鐘樓由華昌工程公司承建,於公元1916年6月建成,大樓坐北向南,四層,連鐘樓總高31.85米,建築面積404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耗資21萬銀兩。
該海關創立於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與江海關、津海關合稱清朝三大海關。該大樓見證中國海關從清朝到建國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價值。199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