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油52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的非模式菌株新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油52
- 審定編號:粵審菜2012002
-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品種來源:DR05-2-6/S11-3-8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雜交一代品種。從播種至始收春季69天、秋季38天,延續採收期春季47天、秋季43天,全生育期春季116天、秋季81天。植株生勢和分枝性強,葉片綠至深綠色。第一朵雌花著生節位春季7.7節、秋季18.9節,第一個瓜座瓜節位春季10.9節、秋季20.2節。瓜呈棍棒形,瓜色綠白。瓜較小,長42.6~49厘米,橫徑4.64~4.95厘米,單瓜重316.2~379.84克,商品率91.27%~95.70%。瓜外皮花斑少,棱溝較淺,棱色綠。肉質脆,風味微甜,感觀品質現場鑑定結果為良,品質分78.8分。理化品質檢測結果:粗蛋白含量0.38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180毫克/公斤,可溶性固形物3.9克/100克,粗纖維0.30克/100克。抗病性鑑定結果:中抗枯萎病。田間表現耐熱性、耐澇性和耐旱性強,耐寒性中等。
產量表現
2009年秋季初試,平均畝總產量2920.83公斤,比對照種雅綠二號絲瓜增產39.31%,增產達極顯著標準;前期平均畝產量749.63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7.07%,增產達極顯著標準。2010年春季複試,平均畝總產量2333.16公斤,比對照種雅綠二號絲瓜增產45.98%,增產達極顯著標準;前期平均畝產量451.54公斤,比對照種增產53.04%,增產達極顯著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⑴廣州地區適播期春植2~3月,秋植7~8月;⑵每畝播種量150~200克左右,株距40~60厘米,行距150~180厘米,每畝種1000~1500株。
審定意見
粵優2號絲瓜為雜交一代品種。從播種至始收春季69天、秋季38天。豐產性好,品質良,中抗枯萎病。田間表現耐熱性、耐澇性和耐旱性強,耐寒性中等。適宜我省絲瓜產區春、秋季種植。
親本來源:粵油193//粵油426/粵油256(♀) 魯花14號(♂)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類型:疏枝直立珍珠豆型
·2012年廣東審定,編號:粵審油2012005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油193//粵油426/粵油256///魯花14
特徵特性:珍珠豆型花生常規品種。春植全生育期120~130天,與對照種汕油523相當。株高中等、生勢強。主莖高52.0~55.6厘米,分枝長54.8~58.2厘米,總分枝數7.2~7.4條,有效分枝5.5~5.6條。主莖葉數18.2~18.4片,收穫時主莖青葉數8.18~9.7片,葉片中等稍大,葉色綠。單株果數14.4~15.4個,飽果率78.45%~82.96%,雙仁果率77.45%~83.16%,百果重187~189克,斤果數303個,出仁率為64.2%~67.0%。品質鑑定含油率為47.2%~49.2%,蛋白質含量26.36%~26.66%。青枯病接種鑑定表現中抗。田間種植表現高抗葉斑病(2.2~2.3級),高抗鏽病(2.2~2.5級),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澇性均強。
產量表現:2009年春季參加省區試,乾莢果平均畝產253.16公斤,比對照種汕油523增產7.8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畝仁產量為162.52公斤,增產0.79%,增產不顯著。2010年春季複試,乾莢果平均畝產265.62公斤,比對照種汕油523增產8.36%,增產達極顯著水平;畝仁產量為178.29公斤,增產3.93%,增產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秋植適時早播,株行距20×23厘米,每畦種5行,每畝種植1.8~2.0萬株。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油52為珍珠豆型花生常規品種。春植全生育期120~130天。豐產性好。出仁率為64.2%~67.0%,含油率為47.2%~49.2%,蛋白質含量26.36%~26.66%。中抗青枯病,田間種植表現高抗葉斑病和鏽病,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澇性強。適宜我省春、秋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