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地區層控礦床的構造演化、成礦模式及找礦預測

《粵北地區層控礦床的構造演化、成礦模式及找礦預測》是由中國地質大學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學明、朱上慶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北地區層控礦床的構造演化、成礦模式及找礦預測
  • 成果登記號:19960306[07968]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60306[07968]
項目名稱
粵北地區層控礦床的構造演化、成礦模式及找礦預測
第一仔霸體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
主要完成人
陳學明、朱上慶
研究起始日期
1981-06-15
研究終止日期
1989-12-15
主題詞
廣東;層控礦床;成礦模式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粵北鉛鋅礦帶是我國重要有色金鑽探驗雄屬礦帶之,其中有一系列大型、超大槳匪店型層控鉛鋅、經研究,認為一定規模、性質的構造運動導致地殼中一定深度的物沉積、成岩環境的配合踏試訂,是粵北層控礦床形成的基本條件,根據成礦作的層控礦床歸納為四種類型:盆地埋藏壓實水充填交代型(紅岩型)、交代型(馬口型)、海底熱泉噴溢型(凡口型)和火山熱液沉積與岩漿山型)。論述了各類型的礦床、礦體、糠射想鴉礦石的巨觀特徵與微觀特徵,對地球化學、穩定同位素和物理化學特徵故寒。在討論成礦就位機制和建立相基礎上,論述了盆緣控礦、地層和建造控礦、構造控礦和火山-岩漿作,篩選出20個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變數,以9個已知知礦床為模量法,矢量長度法、相關頻數比值法、平方和法、乘積矩陣主分量法、量法等綜合確定永項淚了最有利的找礦遠景區,並以回歸法和喬波夫法估算出到430一560萬噸鉛鋅金屬及3000一一4000萬噸硫。某些預測已為生產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