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紅葉病俗稱紅纓病,是由大麥黃矮病毒的一個株系引起的、發生在粟的病害。粟品種可分紫稈及青稈兩類,紫稈品種感染粟紅葉病後,葉片、葉鞘和穗的向陽面穎芒變紅變紫,十分醒目,由此得名;但青稈品種則葉片不變紅而黃化。
粟紅葉病在中國發生普遍,以山東、山西、河北、海南等主要產區受害最重,一般病株率為20-30%,嚴重地塊可達80%以上;所致減產程度因發病早晚而異,發病早的減產可達50%,是粟高產、穩產的一大障礙。
粟紅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增施氫磷肥,提高地力,尤其在出穗前追施,可顯著減輕發病;合理灌溉,及時排水;及時防治蚜蟲、玉米螟、粟灰螟等害蟲,清除田邊雜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粟紅葉病
- 別名:穀子紅葉病、紅纓病、紫葉、熱病、糠谷、紅溜病、不稔病等
- 病原:大麥黃矮病毒
- 為害作物:粟
- 為害部位:葉片、葉鞘、穗部
病原特徵,危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粟紅葉病是由大麥黃矮病毒的一個株系引致,名稱:Millet (Foxtail) (setaria italica) red leaf Virus (China).Yu et a1. 1957(37:233),1958(38:82).。
該種病毒的寄主範圍很廣,包括多種栽培的和野生的禾本科植物。其寄主可分為兩類:感病寄主,受侵後表現症狀的和帶毒寄主受侵後並不顯症但組織內有病毒潛存繁殖。感病寄主類:一年內的有玉米、大畫眉草、六月禾、馬唐、毛馬唐、金狗尾草、狗尾草、黍;多年生的有柳枝稷、虉草、垂穗草、狼尾草、大油芒。帶毒寄主種類:一年生的有蟋蟀草、雀麥;多年生的有燕麥草、鴨茅、垂穗披鹼草。
危害症狀
通常全株受害。病株矮縮,根系發育不良,易引起倒伏。嚴重時不能出穗,發病輕的雖可出穗,但結實不飽滿。植株發病癒早,受害減產愈重,如0.5米高以前就發病的,平均單株減產50%,而生育後期才發病的,僅上部幾片葉變紅或黃化,減產較小。
粟品種可分紫稈及青稈兩類,紫稈品種發病時,全株變紅色。苗期紅葉症狀首先在基部葉片出現,出穗前後則多自上部葉片開始發生;後期葉片自頂端向下逐漸乾枯。粟灌漿期症狀最明顯,一般從嫩葉頂端開始變紅,逐漸向下擴展,引起整個葉片紅化,最後葉片、葉鞘、穗部和籽粒穎片、芒等全變紅色,很象一簇“紅纓”。也有少數葉片並不紅化,僅在葉片中央或邊緣形成紅色條紋。青稈品種發病時不變紅色,表現為葉片黃化,最後乾枯死亡,其症狀發展過程和紫稈品種相同。
侵染循環
粟紅葉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該種病毒不能借土壤和種子傳播,也很難由摩擦傳播,主要是借玉米蚜、高梁蚜、麥二叉蚜傳毒,其中尤以玉米蚜傳毒能力最強。無毒蚜在病株上吸食10分鐘就可得毒,帶毒蚜在健株為害5分鐘就可傳毒。玉米蚜得毒後可繼續傳毒或保持毒力達8小時以上。田間傳毒,有翅蚜的作用遠遠大於無翅蚜。病害潛育期一般3-15天。
此外,由於該病病原寄主範圍很廣,那些多年生寄主也可能是粟紅葉病毒的越冬寄主和初浸染來源。
流行規律
防治方法
- 選種抗病品種:根據田間觀察,不同品種對粟紅葉病的抗性有顯著的差異。種植抗、耐病的粟品種可以減輕粟紅葉病的危害。已推廣的抗、耐病品種有P86、P117、P14A、P354、NP-157、磨里谷、華農2號、大紅谷、黑夾腿、大黃毛、金線子、豫谷1號、柳條青、大同黃谷1號、衡研百號、魯谷2號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用。
- 清除田邊雜草,消滅野生越冬寄主:雜草,特別是二年生和多年生雜草是粟紅葉病初侵染的主要來源,及時地除掉粟田及其周圍這些雜草是防治粟紅葉病不可少的措施。除草必須及時,愈早愈好,除草的範圍儘可能擴大,以減少遠距離有翅蚜的傳播。
- 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氮、磷肥,合理排灌,加強栽培管理,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發育,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