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毛山芝麻(學名:Helicteres viscida Blume)為灌木,高達2米。具藥用價值。葉卵形或近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葉柄長3-10毫米。花單生於葉腋或排成腋生的聚傘花序;花梗有關節;花瓣5片,白色,不等大,匙形;雄蕊10枚;子房有很多乳頭狀突起。蒴果圓筒形;種子多數,菱形。花期5-6月。該種莖度纖維堅韌,可織布或編繩。產廣東和雲南。生於海拔330-850米的山坡上和丘陵地的灌叢中。越南、寮國等地區也有分布。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簡介,功能及治療,相關知識,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2米;小枝幼時被短柔毛,後脫淨。葉卵形或近圓形,長6-15厘米,寬4.5-8.5厘米,頂端長漸尖,在中部以上常有淺裂,基部心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上面被稀疏的星狀短柔毛,下面密被白色星狀茸毛,基生脈5-7條;葉柄長3-10毫米,被毛。花單生於葉腋或排成腋生的聚傘花序;花梗有關節;萼長15-18毫米,密被白色星狀長柔毛和混生短柔毛,5裂,裂片急尖;花瓣5片,白色,不等大,匙形;雄蕊10枚,退化雄蕊5枚;子房有很多乳頭狀突起。蒴果圓筒形,長2.5-3.5厘米,寬10-12毫米,頂端急尖,密被星狀長柔毛和皺卷的長達4毫米的長絨毛;種子多數,菱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有小縱溝。花期5-6月。
(形態特徵及形態特徵下圖冊參考資料:)
分布範圍
產廣東海南島(陵水、瓊中、保亭、定安)和雲南(金平、元江等地)。生於海拔330-850米的山坡上和丘陵地的灌叢中。越南、寮國、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均有分布。
主要價值
簡介
【藥 名】:粘毛山芝麻
【拼 音】:NIANMAOSHANZHIMA
【來 源】:梧桐科植物粘毛山芝麻的莖、葉。
功能及治療
【功 效】:理氣止痛、清濕熱。
【主 治】:用於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欲不振等證。用於胃腸濕熱瀉痢及痔瘡腫痛所致腹痛、便頻、里急後重、便血、脫肛等症。
【性味歸經】:辛、苦,涼;脾、胃、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2克。
相關知識
【別 名】:牙新淵(傣族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雲南南部。
【拉丁名】:粘毛山芝麻 Helicteres viscidabl.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栽培技術
養殖山芝麻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它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經濟效益好,所以今年種植的比較多,下面就介紹下山芝麻的種植方法。
山芝麻的種植方法
1、選地山芝麻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適應性強,各種土質均可生長。一般選擇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好、砂質壤土為宜。
2、整地施肥在3月下旬土壤化凍一犁深時進行整地起壟。結合施肥,每畝施磷酸二銨10-15公斤一次投入。整地要達到地淨土暄,以利播種。
3、播種人工栽培山芝麻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柔毛品系生育期較長,播種要提早進行,必須在3月下旬至4月5日前播完,最遲不能超過4月5日。播種前將種子浸泡24小時,撈出晾乾後再播。插種方法是先將壟尖用鋤頭推平,再用鐵罐頭盒或易拉罐做播種器,即在盒底扎7-10個小孔,並在報紙或塑膠布上試驗落種的稀密度,播時用木棍敲打播種器的手柄。調好稀密度以後,正式到本田播種,每畝用乾種量500克。播種密度,以每延長米25-30粒為宜。播後用腳踩好上格,將種子踩入土中,然後覆土。覆土的方法是用竹掃帚順壟掃一遍厚度0.5厘米即可。
4、適期收穫山芝麻一般在7月中旬開花,9月中旬成熟,生長期130天左右。當9月中旬全株有3/4的莢成熟,底莢開始裂莢、頂莢變黃時為收穫適期。收割時捆小捆,碼成小碼,以利乾燥。當乾到有1/3莢開裂時即可脫粒。脫粒的方法是將全株根朝上,梢朝下,用木棍敲打。如此敲打2-3次,即可脫淨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