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姓

粘姓

粘氏原本是女真族,而其原姓為完顏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與粘氏有親屬關係。金景祖完顏烏古迺有五個孩子,長子“劾者”,後封韓國公,二子金世祖劾里缽,“劾者”生下完顏撒改(曾經是國相),完顏撒改的長子完顏宗翰即為粘氏的祖先,而“劾里缽”長子即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所以粘氏祖先之父與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是堂兄弟的關係,也就是說粘氏祖先完顏宗翰是完顏阿骨打的長侄。

粘姓人主要居住在福建和台灣,吉林,據統計福建晉江市900餘人,石獅市40多人,泉州市500多人 ,南安市1100多人,福州、廈門、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山東萊陽約有1000人,合計3640餘人。河北邢台的孔橋、武家莊有近千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粘姓
  • 分布:福建和台灣、河北邢台市
  • 分布:福建晉江市、河南
  • 拼音:nian
概況,詳細信息,

概況

粘姓演變由來
粘氏的一世祖完顏宗翰,女真名為“粘沒喝”,漢語訛傳為“粘罕”,為其國家重臣、女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完顏宗翰善於用兵,曾伐遼國(契丹)、討伐宋朝,並立第三代金熙宗完顏亶。金熙宗在位晚期時殘暴不仁、喜怒無常、侮辱大臣、屢殺宗室,宗翰之長子“真珠”與次子“割韓奴”為了躲避災禍,以二人之父“粘沒喝”之名冠為姓,以避禍端(其實二人目的是想表明無爭奪皇位之意)。
追本溯源話粘姓
---河北邢台孔橋粘氏源遠
粘字粘字
粘領印 粘英豹
粘(nian)姓,一個在大漢民族傳統百家姓上找不到的姓氏,一個幾乎被社會遺忘的姓氏, 因2015年7月2日在河北邢台孔橋社區出土了“粘氏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追本溯源,發現粘姓是一個源自我國北方女真民族,與大金朝皇族完顏姓氏一脈相承的姓氏。
“粘氏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落成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與之相佐的還有一幢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粘氏祠堂重修碑、和清同治二年(1863年)“源遠流長”族譜碑,記載的粘氏始祖為粘宗翰。現存於福建晉江粘氏祠堂的“粘始祖序”上首記載粘氏始祖也是宗翰。始祖粘宗翰是九百多年前,大金國開國功臣,原姓完顏,完顏宗翰的爺爺與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父親是同胞兄弟,
《金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十二》載:宗翰(1080——1137),本名粘沒喝,漢語訛(e)稱粘罕,國相撒改之子也。中國東北史研究中心王禹浪、王宏北發表在哈爾濱學院報的文章《論完顏宗翰》記,完顏宗翰生於1080(遼道宗太康六年,宋神宗元豐三年),卒於1137(金熙宗天會十五年,宋高宗紹興七年),出生於金源內地的淶流水河畔(今黑龍江省五常縣拉林河流域)宗翰“是金初女真族完顏姓氏中最傑出的軍事統帥。無論是輔佐阿骨打滅遼建國,還是協助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滅亡北宋,而雄踞中原,以及扶持金熙宗以登大位,宗翰作為金朝的三朝元老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大金國志》將其列為開國功臣第一人,並盛譽為女真建國罕功最巨”
《金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十二》史,“贊曰:宗翰內能謀國,外能謀敵,決策制勝,有古名將之風。臨潢既捷,諸將皆有怠忽之心,而請伐不已。越千里以襲遼主,諸將皆有畏顧之心,而請期不已。觀其欲置江、淮,專事陝服,當時無有能識其意者。甫釋干戈,斂衽歸朝,以定熙宗之位,精誠之發,孰可掩哉”。
《 金史.卷四.本紀四》,記:十五年(1137年)“七月辛巳,太保,領三省事,晉國王宗翰薨”(hong,死的意思)。 據學者關伯陽、李玉琦撰寫的《千萬里我追尋著你——閩台粘氏尋根問祖始末》(見2002年7月1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五版)載:“粘罕卒後,其子真珠、割韓奴,商決以父親粘沒喝之名冠粘為姓氏,表明無爭奪帝位之意,以避猜忌生變。” 由此,完顏宗翰後人就將完顏姓變更為了粘姓。
中國東北史研究中心王禹浪、王宏北發表在哈爾濱學院報的文章《論完顏宗翰》載:宗翰的本名,即女真名字為“粘罕”,又寫成粘沒喝。由於漢人對其名字的標音有時不夠準確,故出現粘罕、“粘沒喝或“粘漢等不同的漢字寫法,就漢字本身來說實為表音文字而沒有實際意義有趣的在《三朝北盟彙編》中清人為粘罕的名下皆批註為尼堪而宋人筆記小說《林泉野記》中則記為尼瑪《遼史》記尼雅滿粘哥等。 據此,用漢字表述女真人姓名,不同於漢人名字字義內涵,漢字用在女真人的名字上,只代表讀音,沒有字義,粘合氏即粘割氏,又作粘葛氏、粘哥氏
金史對宗翰世系的記載不像對完顏阿骨打家系記載那樣詳細,儘管是皇姓,與皇室同宗,但畢竟不是大金皇太祖的嫡系,且史書乃後朝史學家撰寫,主要用於記載皇室及國家大事,對於朝臣,也僅限於有影響的人有列傳記載。故金史不是宗翰的家譜,對宗翰的家系脈絡沒有系統的記載,通過史記可以找到宗翰孫子為秉德、斜哥。《金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十二》記(宗翰)孫秉德、斜哥
《金史.卷四.本紀第四》載:皇統七年“十二月戊午,參知政事韓昉罷,兵部尚書秉德為參政知事”。皇統八年“十一月辛丑,秉德為平章政事”。皇統九年“六月戊戌,平章政事秉德為尚書左丞相兼中書令”。《金史 卷七十四 列傳第十二 完顏斜哥傳》“斜哥,累官同知曷蘇館節度使事”。政治鬥爭殘酷無情,尤其權貴之間的爭鬥腥風血雨。《金史.卷五.本紀第五》, 載:天德二年(1150年)秉德與烏帶以口語致怨,“四月戊午,殺太傅,領三省事宗本,尚書左丞相唐括辯,判大宗正府事宗美。遣史殺領行台尚書省事秉德(宗翰之孫),東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及太宗子孫七十餘人,周宋國王宗翰子孫三十餘人,諸宗室五十餘人。”粘姓蒙難,宗翰之孫秉德被“廢帝”完顏亮殺害,並累及宗翰子孫三十餘人。但畢竟宗翰家族非等閒之輩,秉德被殺並未株連九族,史料對此有翔實記載。
《金史.卷六.本紀第六》,世宗(上):大定二年(1162年)“正月,都統斜哥(宗翰之孫),副都統完顏布輝坐擅易置中都官吏,斜哥除名,布輝削兩級,罷之。”秉德被害後,直到1162年十二年間 ,其弟斜哥仍在朝廷做事。《金史 卷七十四 列傳第十二 完顏斜哥傳》斜哥,累官同知曷蘇館節度使事。大定初(1161年),除刑部侍郎,充都統,與副統完顏布輝自東京先赴中都,輒署置官吏,私用官中財物。世宗至中都,事覺,斜哥當死,布輝當除名。詔寬減,斜哥除名,布輝削兩階,解職。 二年(1162年),起為大宗正丞,除祁州(今河北安國)刺史。坐贓枉法,當死,詔杖一百五十,除名。遣左衛將軍夾谷查刺諭斜哥曰:“卿何面目至鄉中與宗族相見。今徙鄜州(今陝西富縣),以家人自隨,俟汝身死,聽家人從便。”久之,起同知興中(興中府今遼寧朝陽)尹,遷唐括部(分布在黑龍江五嶽河附近)族節度使,歷開遠、順義軍(今山西朔州)。 斜哥前在雲內(雲內州轄境約相當於今內蒙固陽縣、土右旗、土左旗一帶)受贓,御史台劾奏,上謂宰臣曰:“斜哥今三犯矣,蓋其資質鄙惡如此。”令強幹吏鞫之。獄成,法當死。上曰:“斜哥祖父秦王宗翰有大功,特免死,杖一百五十,除名。”久之,復起為勸農副使。顯然宗翰之孫斜哥,也是秉德之弟的斜哥,沒有在宗翰及秉德事件上受株連,儘管犯錯曾被革職、詔杖,但最終還是被提攜為勸農副使。《金史.卷六.本紀第六》大定“十五年(1175年)七月丙午,粘拔恩與所部康里孛古等內附。”
金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五十九》,記:是歲(1175年),粘拔恩君長撒里雅寅特斯率康里部長孛古及戶三萬餘求內附,乞納前大石所降牌印,受朝廷牌印。詔西南招討司遣人慰問,且觀其意。禿里余睹、通事阿魯帶至其國見撒里雅,具言願歸朝廷,乞降牌印,無他意也。因曰:往年大國嘗遣粘割韓奴自和州往使大石,既入其境,大石方適野,與韓奴相遇,問韓奴何人敢不下馬,韓奴曰:我上國使也,奉天子之命來招汝降,汝當下馬聽詔。大石曰:汝單使來,欲事口舌耶?使人捽下,使韓奴跪,韓奴罵曰:反賊,天子不忍於爾加兵,遣招汝。爾縱不能面縛請罪闕下,亦當盡敬天子之使,乃敢反加辱乎!大石怒,乃殺之。此時大石林牙已死,子孫相繼,西方諸部仍以大石呼之。’”余睹、阿魯帶還奏,並奏韓奴事。世宗嘉韓奴忠節,贈昭毅大將軍,召其子永和縣商酒都監詳古、汝州巡檢婁室諭之曰:汝父奉使萬里,不辱君命,能盡死節,朕甚閔之。詳古為尚輦局直長,遷武義將軍,婁室為武器署直長。
粘割韓奴1146年受朝廷派遣(去)招(降)耶律大石,因被耶律大石害死,訊息未傳至大金朝廷,時韓奴杳無音訊。時隔二十九年,到1175年粘拔恩與所部康里孛古來投靠大金朝廷,向朝廷講述了粘割韓奴1146年奉命招降耶律大石被害的事,皇上聽後,嘉獎粘割韓奴忠節,贈昭毅大將軍。粘割韓奴的後人未受秉德事件牽連,其子詳古和婁室因韓奴的事跡受到皇上重用(時間1175年)。有限的史料,無法查明始祖宗翰有多少兒孫,但宗翰作為貴族大家庭,子孫絕非三十餘人,秉德妻、子及其追隨秉德較親近的粘氏族人受株連的可能性較大,但畢竟秉德親弟弟斜哥、親侄子詳古及婁室未被株連,這是事實,而《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列傳七十》記載“秉德與烏帶以口語致怨,既死遂並殺其弟特里、颭里,及宗翰子孫,死者三十餘人,宗翰之後遂絕。世宗即位,追復秉德官爵,贈儀同三司。初,撒改薨,宗翰襲其猛安親管謀克。秉德死,海陵以賞烏帶,傳其子兀答補,大定六年,世宗憫宗翰無後,詔以猛安謀克還撒改曾孫盆買,遣使改葬撒改、宗翰於山陵西南二十里,百官致奠,其家產給近親以奉祭祀。”這其中“宗翰之後遂絕”,“世宗憫宗翰無後”的記載與事實是不吻合的。秉德事件後,斜哥不僅未被株連,十幾年後被委任勸農副使,割韓奴兒子詳古及婁室,被世宗委任為尚輦局直長,遷武義將軍,婁室為武器署直長。更何況世宗還詔以猛安謀克還撒改曾孫盆買。 也正是因為宗翰一族血脈未斷,故而始祖宗翰一脈的族人得以延續傳承至 今。
粘合達,金史稱完顏合達,被粘氏後人尊為五世祖,在河北邢台孔橋粘氏祠堂族譜碑記,和南方晉江一代《粘姓祖序》有記載。五世合打是金朝末年大將,善治軍能與下同甘苦,遇敵則身先士卒,多得人心,有良將之稱。金史對五世合打記載:金史《卷一百十二 列傳第五十》:完顏合達,名瞻,字景山。少長兵間,習弓馬,能得人死力。合達熟知敵情,習於行陣,且重義輕財,與下同甘苦,有俘獲即分給,遇敵則身先之而不避,眾亦樂為之用,其為人亦可知矣。左丞張行信嘗薦之曰:完顏合達,今之良將也。白話金史.《完顏合打傳 》載:貞祐初(1213年),充護衛。轉臨潢府推官,權元帥右監軍,固守平州。元軍圍平州,合達因孤立無援降元。貞祐四年(1216),率部內遷歸金,授鎮南軍節度使,駐益都。興定間,轉知延安府,連敗宋軍於梅林關、馬嶺堡、麻城,又擊敗夏人於安塞堡,隆州。元光初,授參知政事,行省於京兆,世襲謀克。平定鄜州張子政叛亂,全鳳翔,克復河中。正大四年(1227),進平章政事,封芮國公。不久奉詔援衛州,解元軍圍衛州;轉行省事於閺鄉,防禦潼關。八年(1231),棄關中退入河南。九年(1232年),與元軍戰三峰山,敗走鈞州。同年戰死鈞州
據晉江粘氏祠堂存“粘氏祖序”記,合達之子為粘合重山。關於粘合重山《元史.本紀第二》有記載,太宗三年(1231年)粘合重山為左丞相,鎮海為右丞相《元史.列傳第三十三》,《新元史.列傳第三十》:粘合重山,一名鈞,金女奚烈氏。初為質子,知金亡,遂委質於太祖。受必闍赤,直宿衛,賜馬四百匹。從攻西夏,執大旗指麾將士,手中流矢不動。太宗即位,數侍內宴,因諫曰:“臣聞天子以天下為憂,憂之則治,忘優則亂。今置酒為樂,此忘優之術也。”帝深納之,以重山與史大澤、劉黑馬為三萬戶,統漢軍。三年(1231年),立中書省,拜重山為左丞相。時耶律楚材為中書令,帝委以國事,而以重山佐之。七年(1235年),從皇子闊出伐宋,詔軍前行中書省事,許便宜從事。重山收降民三十餘萬。師還,復入中書視事,賜中廄馬十匹、貫珠袍一襲。卒(記年不詳),贈太尉,追封巍目公。謚忠武。子南合。
南合,初為江淮安撫使。十年,詔嗣其父行軍前中書省事。時大將察罕圍壽春,七日城始下,欲屠其域。南合曰:“不降者,獨守將耳,其民可罪?”由是城人獲免。
初,世祖伐宋,南合進曰:“李璮受國厚恩,專制一方,然其人多詐,叛無曰矣。”帝然之。中統元年(1260年),遷西京等處安撫使。己而,立宣撫司,改西京路宣撫使。明 年,拜中書左丞、中興等路行中書省事。三年,遷秦蜀五路行中書省事。是年,李璮反,帝使諭甫合曰:“卿言猶在吾耳,璮果反矣。卿宜嚴防西邊。“南合奏曰:“臣謹受詔,不敢以西事累陛下。”至元元年,進中書平章政事。五年,卒。追封魏國公,謚宣昭。
元史本紀第四:中統元年(1260年),“任粘合南合、張啟元為西京(大同)等地方的宣使。”“五月二十八,任命粘合南合為西京路(西京為山西大同)宣撫使。”《元史.本紀六》:“二年(1261年)九月詔以粘合南合行中興府(現銀川)中書省。左丞。”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三.列傳三十“子博溫察兒,河中(河中府即現 在山西永濟蒲州鎮)知府。孫世臣,同知京畿(國都和國都周圍的地方)都漕(利用水道(河道、運河和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和貨物的一種專業運輸)運使。”粘合南合孫名世臣,而《潯江粘氏族譜》《粘氏祖序》記,粘合南合孫,博溫察爾子分別為,長子子壽、次子子祿、三子子正。那么世臣也許是粘博溫察爾之子,也許是粘博溫察爾侄子。粘合南合為粘氏第七世祖, 粘博溫察爾則為粘氏第八世祖,世臣則與子壽、子祿、子正以及河北邢台孔橋粘氏祠堂族譜碑記上世威、世利、世?、世臣為第九世祖。元末明初,八世博溫察爾任河中知府,隨著元王朝崩潰,元朝王親貴胄(zhou)也都隱姓埋名流落各地,博溫察爾先遷居陝西,後又從陝西遷徙至晉江的永寧、衙口一帶,繁衍了閩南晉江一帶的粘氏。九世世臣未隨博溫察爾南遷晉江,元史記載世臣在明初任同知京畿都漕,在北京附近任職。由此確認河北邢台粘姓與南方粘姓同祖,並分支延續。
粘姓源於大金皇姓完顏,自始祖粘宗翰一世,迄今八百多年了。金史史料、《潯江粘氏族譜》、《粘氏祖序》、以及粘氏始祖宗翰之墓墓碑、《建修粘氏祠堂序》、孔橋粘氏“源遠流長”族譜碑,為粘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粘氏始祖宗翰,二世真珠、韓奴,三世秉德、斜哥、四世盆買、割斡,五世合打,六世重山,前六世南北粘氏史料一致,此後粘氏南北分布,史料記載,南方始祖為六世重山孫博溫察爾,博溫察爾的父親為粘合南合。北方邢台粘姓自六世重山之後,七世為木達、木可,八世重義、重禮、重寬,九世世威、世利、舉、臣,十世孟春、孟夏繼道、繼先、繼友、萬庫、萬倉,十一世景玉、景山、景石、景方、守安、守城、守佩、守己、守文、守登、守魁……,迄今已發展至二十七世。歷史的日曆可以翻去,但歷史的足跡不會沒滅,不管歷史怎么變化,我們的宗祖不能變,我們的根不能變,我們的血脈不能斷。
嘗謂木之根深者枝茂,水之源裕者流長。物且有然,而況人可無返始報本,聿肇維之思乎?”祖籍福建晉江的粘本盛, 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年舉人,累官河南推官、吏、戶、禮、兵、刑五部給事中、京堂。宦遊北直,尋得粘氏始祖之墓在河北邢台的粘姓聚居地孔橋,“切念祖功宗德,無可酬報,遂自南向北捐銀以為建廟之資。”收到粘本盛捐資,河北邢台孔橋的粘氏族人“九崇、九良率族人各輸財力建修祠堂三間,不逾數月,而工程已就。又有東亮、東興,更將正是門樓,照壁牆垣洗盡煥然。”(見康熙十八年歲次己未十一月丙子之吉,奉部鬮撥與(吏)楊開和王枝甫撰《建修粘氏祠堂序》)。
在上世紀破四舊的年代,粘氏祠堂被拆毀了,粘氏始祖完顏宗翰之墓被剷平了,墓碑被當做橋石使用了。歷史應當銘記,2015年7月2日這個非凡的日子,埋藏了多年的粘氏始祖完顏宗翰之墓墓碑有幸重見天日。我們追本溯源,是為了不忘歷史,銘記宗族先賢,再續歷史新篇章,尤其,始祖墓碑的出現,讓粘姓文化豁然陽光,粘氏族人以曾經出現偉大的完顏宗翰以及忠義將軍粘割韓奴、有良將之稱的粘合達以及被譽為“粘清天”的明弘曆十四年舉人粘燦等 豪傑而驕傲和自豪。粘姓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粘性族人自信不會有辱先祖,粘姓族人會在興邦強國的同時續寫和榮耀粘姓民族文化。

詳細信息

粘姓人主要居住在福建和台灣,據統計福建晉江市900餘人,石獅市40多人,泉州市500多人 ,南安市(霞美鎮,梧坑村,少數民族村,粘氏後裔,有清朝碑文記載)1100多人,福州、廈門、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合計2640餘人。在台灣粘姓人 主要集居在彰化縣的鹿港鎮和福興鄉,約有380多戶、6000餘人。此外,在台中、台北、高 雄、屏東、花蓮、台東、南投、嘉義、台南、基隆等地也有粘姓人居住。據說台灣粘姓多達 10000餘人。此外,在美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以及香港、澳門也有 粘姓人定居。全世界各地的粘姓人,總計大約在15000人左右。台灣的粘姓來自福建,是在 清乾隆年間越海去台灣謀生的。國外的粘姓,一部分來自福建,一部分來自台灣。
粘姓人比較少,然而內聚力很強。在福建和台灣均設有粘氏宗親會、粘氏宗祠,定期地舉行 祭祖活動,並編纂家譜、族譜。粘姓人大多務農、務漁、務商,其中有少數人成為實業家, 在台灣有一部分粘姓人進入政界,充當下級公務員,還有的人從事教育和文化工作。在福建 的粘姓人,在戶口上均填為滿族(以前由於歷史原因曾報為漢族),在台灣的粘姓人則自稱是 女真族。
由於多次赴台,我曾與台灣的粘姓人有所接觸,又曾到福建實地調察了解粘姓人的情況,因 而 看到了粘姓的家譜和族譜達8種之多。這只是粘姓家譜族譜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有些粘姓 人不肯向外人出示其家譜族譜,尋找工作相當困難,沒有粘姓名人的協助是難以進行的。
這些家族譜編修的時間有早有晚,最早的族譜始修於明代後期,其後又不斷增修。有的家譜 修纂於清代和民國年間,個別的家譜是近年所修。家譜族譜的篇幅不同,有的長達10餘萬字 ,有的只有1萬多字。這些譜書主要是記載粘姓的世系、居住地、祖塋所在,同時也對某些 人的事跡作了記述。
這些家族譜均記載,福建粘姓的祖先名叫博溫察兒,元代時曾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於 元朝末年浮海南遊,到達了福建晉江的潯江潯海居住。這裡在元代產海鹽,設有潯渼場。因此,粘姓家譜族譜多題有潯江、潯海、潯渼字樣。博溫察兒的墳墓尚存,在今石獅市永寧鎮楊丹村(石獅市原屬晉江,1987年從晉江 市析出)。博溫察兒是福建、台灣粘氏的共同始祖。
博溫察兒的事跡,史書無傳。家譜稱:“博溫察兒,南合公之子也。知河中府,舊譜遭倭亂 散失,政績事跡莫考,聞之故老,謂公因世亂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晉江永寧楊丹。” 南合,《元史》卷一六四有傳,附於粘合重山之後,傳稱南合“子博溫察兒,知河中府”(中華 校點本3467頁)。南合之父為粘合重山,原為金朝貴族,金末為質於蒙古。金亡以後,協助 成 吉思汗略地有功,後為中書左丞相,協助右丞相耶律楚材“建官立法,任賢使能,與夫分郡 邑,定課賦,通漕運,足國用”(校點本3466頁),死於太宗窩闊台在位期間,贈太尉,封魏 國公,謚忠武。
粘合氏即粘割氏,又作粘葛氏、粘哥氏。在《金史》中,有粘哥荊山、粘葛奴申、粘割韓奴 、粘割貞、粘割斡特剌等十餘人,說明粘割氏是女真人中的重要姓氏。女真人的姓氏有白號 之姓與黑號之姓的區別,據《金史·百官志》,粘割氏屬於黑號之姓。清人何桂撰《金史姓 氏考》,遺漏了此姓。陳述先生撰《金史拾補五種》,於《金史氏族表》內指出:“《遼史 》 三六屬國軍有粘八葛,又卷七0屬國表壽昌三年二月,粘八葛酋長 請復舊地。此粘割氏,或即其後裔也。”若此,則粘割氏是女真人中出現比較早的一個姓氏。
粘氏族譜之修纂,始於明代。有粘燦者,字懋昭,又字中美,號滌樓,生於成化八年(1472) ,卒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官南京山西道監察御史,晚年辭官後修纂粘氏族譜。“方成而 未傳布,洪潦泛溢,書齋遭陷,譜稿亦被溺,因有一二遺失。”明隆慶二年(1568),粘锺德 將遺失的部分補全。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粘锺星、粘洪楠叔侄 又加以補修。其後,粘本盛、粘士麟於清初又加以增廣。粘本盛於順治八年(1651),“宦遊 北直,訪得武邑、邢台、臨汾、洪洞諸派宗支”。康熙四年(1665),命其子士麟“輯修武邑 世系,合一冊”。上述族譜皆已佚失(包括武邑粘氏在內),據後來粘瓊林在《潯海粘氏家譜 》所言:“晉江之博溫察兒,武邑之春童,邢台之木達木可,三派以三公為分居啟祖可也。”
武邑、邢台在河北省,臨汾、洪洞在山西省,這是北方粘氏所居住的地方,可稱北方粘氏; 福建、台灣之粘氏,可稱南方粘氏。北方粘氏不限於冀、晉二省,在山東省也有粘氏族人。據定居哈爾濱的粘領弟(女)告訴我,她原籍是山東省萊陽縣高格莊公社東大策村。山東省的 粘氏,是由河北遷移而來,還是獨立的一個族支由於缺乏研究,尚不明瞭。不過它說明粘氏在北方的分布範圍也很大,不次於南方粘氏。
粘氏 始祖為完顏宗翰,學者關伯陽和李玉琦撰寫的《千萬里我追尋著你——閩台粘氏尋根問祖始末》載:“粘罕卒後,其子真珠、割韓奴商決,以父親粘沒喝之名冠粘為姓,表明無爭奪帝位之意,以避猜忌生變。”(見2002年7月1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五版)。“宗翰,本命粘沒喝,漢語訛稱粘罕,國相撒改之子也。”(見金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十二)。完顏宗翰的兒子割韓奴在其父死後取名粘割韓奴,據金史.卷四.本世紀第四記載:皇統六年”是歲,遣粘割韓奴招耶律大石,被害。”粘割韓奴的出現,是我們有理由相信粘姓與與完顏姓及宗翰割捨不斷的淵源。河北邢台孔橋社區保存的,大清康熙年間“粘氏祠堂重修碑,記載粘氏家族譜上首為”始祖粘宗翰“。2015年7月2日,在河北邢台孔橋社區又意外出土了清光緒十三年石刻墓碑,赫然記載”粘氏始祖宗翰之墓“。足可見,把遠祖追溯到金代宗室貴族粘罕(完顏宗翰),把粘罕列為粘氏的一世祖,是有據可尋的 。粘割氏屬於黑號之姓,完顏氏屬於白號之姓的說法是不可靠的,因為粘割韓奴的父姓完顏氏為白號,粘割韓奴就理所當然屬白號,粘割韓奴的後人也相當然屬白號。故,把粘割氏列為黑號,從而懷疑其與始祖宗翰的關係理由太過牽強。
儘管如此,粘姓15000人的存在,卻向我們透露一個重要信息:女真人的後裔至 今仍然存在。金朝的皇族完顏氏,在北京有許多後裔,現 在均改為王氏。清代的麟慶(著有《鴻雪因緣 圖記》)和崇實、崇厚,都是皇族完顏氏,屬於金世宗旁支之後,有確鑿的證據(詳拙著《皇 裔沉浮》,學苑出版社2002年)。非皇族的完顏氏,在安徽、甘肅、河南也存在,採取聚居 方式以自衛。粘氏的存在,使我們對女真人後裔又增加了新的信息,這是耐人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2015年7月2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孔橋社區出土了“粘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轟動了上級文物界,孔橋的粘氏後人們想妥善保管供奉始祖之墓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