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首馬口鱲

粗首馬口鱲

體型延長而側扁,腹部微圓,無肉稜。頭較大。吻略突。眼睛稍大大,位置稍上。口斜裂,上頜骨末端可遠眼中部下方,雌魚口裂稍大於雄魚。無須。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而向下彎曲,側線鱗數48-55;背鰭前鱗24-27。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腹鰭 1(不分枝軟條)+7(分枝軟條);成熟雄魚的臀鰭末端游離呈條狀。體背側灰綠色,體側及腹側銀白。雄魚體側的有10條具藍綠色光澤之橫帶,幼魚及雌魚不顯。繁殖期時,雄魚有追星出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粗首馬口鱲
  • 拉丁學名: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
  • 別稱: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等
  • : 鯉科
基本信息,棲所生態,世界分布,地理分布,魚業利用,

基本信息

粗首馬口鱲粗首馬口鱲
俗名: 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苦槽仔、闊嘴郎、粗首鱲
命名者: Günther, 1868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有毒魚類: 否
經濟性: 否
食用魚類: 是
觀賞魚類: 是
模式種產地: 台灣
最大體長: 25 cm
棲息環境: 淡水
同種異名: Zacco pachycephalus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沈等, 1993);台灣淡水及河口魚類志(陳&方, 1999);台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Wang, H.Y. etc. 1999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陳義雄, 張詠青, 邵廣昭 2005
典藏標本: ASIZP0054186. ASIZP0057061. ASIZP0057109. ASIZP0057110. ASIZP0057992. ASIZP0058000. ASIZP0058064. ASIZP0058066. ASIZP0058067. ASIZP0058127. ASIZP0058456. ASIZP0058546. ASIZP0058551. ASIZP0062066. ASIZP0062068. ASIZP0062073. ASIZP0062075. ASIZP0062086. ASIZP0062089. ASIZP0062930. ASIZP0064641. ASIZP0064642. ASIZP0065744. ASIZP0065749. ASIZP0065752. ASIZP0801321. ASIZP0801322. ASIZP0801323. ASIZP0911321. ASIZP0911322. ASIZP0911323. BMNH1865.5.2.31-34Paralectotype. BMNH1865.5.2.60Lectotype. BMNH1909.4.28.27-29. FRIP01278. FRIP03142. FRIP03194. ...列出全部191筆...
英文俗名: Freshwater minnow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於水流較緩的潭區或淺灘。幼魚為雜食性,以藻類、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為食;成魚為偏肉食性,以水生昆蟲、小魚及小蝦等為食。

世界分布

台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

地理分布

台灣的特有種,原產於除花東兩地外之河川及溪流中,近來因被放流而普遍分布於花東各大河中。

魚業利用

台灣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食用魚,油炸或紅燒皆宜
粗首馬口鱲粗首馬口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