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蘆島引水工程

粗蘆島位於縣境南部閩江入海處,全島有1萬多人口,7000多畝耕地,歷史上僅靠平塘蓄水灌溉,水源奇缺,生產生活用水極為困難,小旱損收,大旱絕收。新中國成立初,雖新建小山塘水庫或打井汲水,但未能根本解決問題。1958年曾提出引敖江水南調琯頭。1961年制訂全縣水利規劃時提出引水過江至粗蘆島。1964年開始動工興建穿越琯頭嶺的敖峰隧洞,1965年7月竣工,洞長1210米,斷面寬高均2米餘。1971年開始興建跨江引水工程。1973年9月24日竣工通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粗蘆島引水工程
  • 渠道全長:28.3公里
  • 庫容:107萬立方米
  • 地址:縣境南部閩江入海處
引水渠道從敖江鄉己古村的崩溪攔溪截流,引水入南宮水庫,再由南宮水庫環繞南塘、東邊、上坪、長門到官岐,在官岐跨江過島達逢岐村,江底敷設直徑52厘米的鑄鐵“倒虹管”1148米和直徑80厘米的水泥管480米,渠道全長28.3公里,通過8條隧道,總長2164米,渡槽、涵洞等101座。總投資77萬元,投工7.4萬工,完成土石方2.6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農田7000畝。後由於南宮水庫的人飲供水量增加,水源不足,僅能灌溉5000餘畝。1977~1979年又投資88.6萬元,在琯頭長門興建龍楻水庫,庫容107萬立方米,因集雨面積不大,仍無法滿足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