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穗大節竹

粗穗大節竹(學名:Indosasa ingens)為禾本科大節竹屬下的一個種。竹稈作棚架、圍籬等用。筍味苦,但漂洗後可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粗穗大節竹
  • 拉丁學名:I.ingens Hsueh et Y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倭竹族
特徵描述,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特徵描述

竿高6米,直徑3-5厘米,新竿深綠色或紫綠色,表面貼生黃褐色刺毛,粗糙,節下方有白粉;中部節間長30-40 (65)厘米,中空,壁厚5-8毫米,竿髓微呈屑狀;竿環隆起乃至甚隆起;籜環無毛;節內長1-1.3厘米;竿每節通常分3枝,惟下部有時為1枝,上部有時為5枝,枝斜展,枝環甚隆起,呈曲膝狀。籜鞘脫落性,革質,背面黃褐色,疏被黃褐色刺毛;籜耳和繸毛不發達;籜舌近截形或微隆起,高1-1.5毫米,先端具短纖毛或近無毛;籜片外翻,或竿下部者直立,卵狀三角形,基部寬度窄於籜鞘口部。末級小枝通常具5-9葉;葉鞘除邊緣外均無毛;葉耳不發達,繸毛2-3條,易落;葉片較大,呈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4-27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綠色,無毛,次脈6-8對,小橫脈明顯。假小穗粗壯,略扁平,1-3個生於有葉小枝下部的節或生於無葉小枝的節上,長4.5-13厘米,寬5-8毫米,無柄;苞片4-7片,僅最下方1或2片腋內無芽,向上漸大,上部者長5-10毫米,薄革質,先端具小突尖,微被白粉,無毛;小穗含小花5-15朵,小穗軸節間長約1厘米,有關節,被白粉,無毛;外稃薄革質,寬卵形,長1.4-1.8厘米,寬1-1.4厘米,先端鈍尖或具小尖頭,無毛,被白粉,有光澤,具多脈,背面小橫脈不明顯,腹面小橫脈則很明顯;內稃與其外稃等長或稍短,較窄、長圓狀,先端鈍,具纖毛,背部具2脊,脊上有短纖毛;鱗被長約3.5毫米,無毛,上部邊緣有纖毛,多脈;花葯黃色,長約5-10毫米,成熟前帶紫色;子房紡錘狀,無毛,柱頭3裂,紫色,羽毛狀。筍期、花期10-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1600m的山溪溝地。

分布範圍

雲南馬關,生於海拔900~1600m的山溪溝地。

本種提示

本種十分接近大節竹I. crassiflora McClure,但本種竿的中空較大,新竿被黃褐色刺毛,籜鞘對稱形,背面疏被小刺毛,假小穗和小穗軸被明顯的白粉,小花大,長稃1.4-1.8厘米,內稃略短於外稃,容易與之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