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粗棘印尼豪豬體長18-43.厘米,背部
羽簇棘可以生長到17.78厘米,體重達1.5-3千克左右。體型肥大,相比身體顯得頭小、眼小,具玫瑰花瓣狀的蒼白的耳朵。四肢短粗;頭骨較細小,顴弓不外擴,而
鼻腔卻甚膨大;有20枚齒根很淺的牙齒。以身上有棘刺而著稱,直生而向後彎曲,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色相間紡捶形棘刺,此系防禦天敵的重要器官;
棘刺比較容易脫落,抵禦敵害的典型姿勢就是將身體背向對方。這些刺可以發出簌簌、嘶嘶聲或嘎嘎作響的噪音。
它們的短毛皮是棕色或灰色,腹部、頸部和腿的內側顏色淺淡。有一些身體或面部有小的白色斑塊。
棲息環境
生活在森林,草原和婆羅洲島的種植園。它可以在丘陵地區可達1200米的海拔生存。甚至可以生活在人類的花園和後院。與許多其他本土
齧齒動物一樣,在農田蔓延和啃食莊稼。
生活習性
粗棘印尼豪豬是
食草動物,以各種各樣植物的根、
鱗莖、水果和漿果為食。最喜食瓜果、蔬菜、
芭蕉苗和其他農作物。豪豬在塑造地方性職務的多樣化和擴散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
印度豪豬挖洞可促使許多植物的種子發芽。在農業區,它們吃花生、土豆、南瓜等農作物。非洲的豪豬還能吃對家畜來說有毒的植物。有些
掃尾豪豬能夠爬樹,吃各種樹上的果子。
豪豬能很熟練地用前爪處理食物,使勁把食物“釘”在地上,用力把它咬碎吃掉。通常情況下,豪豬單獨覓食,儘管有時它們也三三兩兩地一起吃東西。它們偶爾也吃骨頭,會將骨頭帶到洞裡,用以磨牙或吸收裡面的磷酸鹽。
分布範圍
分布於汶萊達魯薩蘭國、印尼和馬來西亞。
繁殖方式
交配行為通常由雌性首先發起,雌性會主動接近雄性,將尾巴和臀部抬起,剛毛指向雄性。然後雄性會從後面爬到雌性的背上進行交配。幼崽出生在底下洞穴系統中由草隔開的巢室里,出生時它們非常早熟;全身毛髮覆蓋良好,眼睛能夠睜開,不久之後覆蓋的硬毛能夠變成硬刺——對母豪豬來說這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出生之後幼崽的毛才會變硬。
新出生的小豪豬體重在300-330克之間,9-14天后可以吃固體食物。儘管它們還要由母豪豬照顧13-19周,但是出生4-6周后它們開始自己覓食。豪豬每窩產崽數量比較少,一窩生1-3隻,野生豪豬每個夏天只生1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數量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