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那羌姆

米那羌姆,流傳在西藏林芝一帶的民間舞蹈。“米那”,指民眾、俗人。“米那羌姆”,意為俗民宗教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那羌姆
  • 類目:民間舞蹈
  • 流傳地區:西藏
它不同於—!般的寺院的“羌姆舞”,其內容、程式、形式、鼓點,舞步等都獨具特點。既保留了占代“羌姆”的特點,又吸收工布地區民間舞蹈“恰巴舞”的基本步伐和動作。由於“米那羌姆”是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表演的一種舞蹈,所以並不普及。林芝“米那羌姆”的舞蹈形式是圓圈舞或兩排交叉舞;服飾、道具為頭戴高尖帽,上身穿“堆呢”四角肩披。男藝人下身穿用布或綢緞做成的虎皮裙,女藝人下身穿“達爾江”裙子,手持小鼓。男女藝人所戴面具表情凶怒。“米那羌姆”開頭的引子叫“薩賈”,意為壓倒一切邪惡。眾藝人手持大刀,從廣場兩側出場,形成大的圓圈,其後的表演程式是:①“恰巴波舞”。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幼共50多人,舞者成兩排,中有一老藝人領舞,手執彩箭,眾人邊唱邊舞,到了廣場中間變成扁圓隊形。跳幾段慢板後,領舞藝人說白,之後,再跳幾段快板。唱詞、說白的主要內容是祈禱吉祥和簡介“米那羌姆”。②“波梗羌姆舞”,共分10段,包括:“薩賈團羌姆”、男子出場羌姆舞、男子對跳羌姆舞、七鼓駿馬對跳舞等。③“莫梗羌姆舞”,共分9段,包括:女子出場羌姆舞、女子對跳羌姆舞、七鼓跳跪舞、五鼓對跳羌姆舞等。④“恰巴波舞”,男女老少藝人均可參加,人數不限,主要表現團結友愛,吉祥幸福。最後所有羌姆藝人和“恰巴波”演員上場,圍成巨大圓圈,敬獻哈達、青稞酒。此時,觀眾、演員暢飲,通宵歡歌狂舞。最後帶著幸福和滿足邊跳邊歌離去。每逢藏曆一個繞迥馬年(即十二年)的八月九日至十一日,在林藝嘎吉邦卡廣場和協果赤來廣場兩地演出“米那羌姆”。每六年小演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